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数码之家 首頁 数智时代 查看内容

5D光学晶体实现万年数据保存 科学家攻克基因信息长效存储技术难关 ...

2025-5-8 12:13| 发布者: 香瑶| 查看: 152| 评论: 2|原作者: 土耳鸡烤鸡

科技媒体TOP2 1月29日消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研团队本周二宣布成功研发出具有14亿年保存寿命的5D记忆晶体,其360TB的海量存储容量与近乎永恒的稳定性,为人类文明传承开辟了革命性路径。

有别于传统存储介质随时间降解的缺陷,这项被誉为"超人记忆水晶"的技术采用熔融石英材料制成,凭借其独特的五维编码系统,在纳米尺度上实现了信息的永久封存。科研团队利用超快激光在二氧化硅基底内部刻写纳米结构空隙,通过两个光学维度和三个空间坐标共同构建五维数据存储体系。

在生物遗传信息保存领域,该技术展现出非凡潜力。每块晶体不仅完整存储了包含30亿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数据,还特别标注了氢、氧、碳、氮等基础元素符号,以及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胸腺嘧啶四种DNA碱基的分子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更通过染色体基因排列图谱,为未来文明重建者提供了详尽的遗传信息解码指南。

这项创纪录的存储介质现珍藏于奥地利哈尔施塔特盐矿洞穴内的"人类记忆档案馆"。其卓越的物理特性令人惊叹:可承受1000℃高温、抵御每平方厘米10吨的冲击力,对宇宙射线亦具有完全抗性。2014年,该技术已凭借其超凡的耐久性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目前虽然无法通过基因数据完全复现生物体,但简单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室重建已有成功案例。"项目负责人Peter Kazansky教授表示,"5D记忆晶体为建立永久性基因组数据库提供了可能,当未来科技实现复杂生物重建时,这些封存的遗传密码将成为文明重启的关键。晶体表面刻录的视觉化密钥,将指引发现者解读内部存储的核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项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其数据刻录与读取仍需依赖专业设备和技术团队。人类若想在灭绝事件后重建文明,仍需要结合其他传统技术手段。正如Kazansky教授所言:"我们无法预知这些晶体能否像旅行者号金唱片般远航宇宙,但可以确信每块晶体的存续时间必将远超人类现有文明。"

6XNSBsNkzGx5QWQwKS78ti-650-80.jpg.jpg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three99 2025-1-29 13:58
机械都还远未到分子级
引用 丽水荞麦皮 2025-5-8 18:47
问题是灭绝事件后用什么设备来读取?

查看全部评论(2)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0 23:08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