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315聚焦:在中国,数亿人亲手签下“隐私卖身契”
[打印本页]
作者:
digitliferr
时间:
2019-3-17 18:14
标题:
315聚焦:在中国,数亿人亲手签下“隐私卖身契”
如果人类没有隐私,和
机器人
有什么区别!
大数据
时代,出门有专车司机等,点外卖有推荐餐馆。同时诈骗越来越精准,犯罪团伙手段越来越高明。
你说:“为什么下载APP要读取我的
地理
位置、通讯录、设备信号...我的信息不想过度授权。”对方说:“藏着掖着怎么享受
大数据
时代带来的便利,交易合理合法,《用户协议》你同意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你的个人信息?为什么企业宁愿送米送面送油送现金,也要让你注册APP?为什么账号只能注销,不能删除?因为你的隐私值钱!
3·15期间,《IT时报》记者对百度、支付宝、微信、
微博
、抖音短视频、滴滴出行、饿了么、
携程
,铁路12306、智行火车票-12306高铁抢票、
网易
云音乐、
虾米音乐
、
学而思网校
、淘宝等近20家常用
手机
App的个人隐私协议进行了调查。
(文末附APP权限调查结果)
对照《中国网络安全法》(简称《
网安法
》)和
欧盟
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发现在落实相关法规的过程中,大量平台依然存在打擦边球、钻空子的情况,用户的个人
信息安全
依然无法得到完全保证。
第一问:
听音乐为什么要把通话记录给你?
法规:个人信息收集需遵守最小必要原则
为何音乐播放软件要收集用户的通话记录?为何餐饮订单平台要启用麦克风及录音功能?这些超出范围的权限收集,严格说来,都涉嫌违规违法。
很多用户吐槽,不少App都喜欢收集自己的“
地理
位置”,哪怕它的服务和定位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记者发现,另一个权限,手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IMEI
码)也是“高危”超限授权。
所谓IMEI码,是指设备唯一标识码,App获取这个码用于标识用户设备并推送广告,另外,也结合平台或合作伙伴存储的其他数据综合确定用户身份。
作者:
wc5095928
时间:
2019-3-17 18:41
一直都默认关闭的 安卓原生也是这样 小米的加强了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