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最小的开盘磁带机:NAGRA SNST电路和驱动马达细拆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5 22:08
标题: 最小的开盘磁带机:NAGRA SNST电路和驱动马达细拆
更正一下:
1. 最早的SNST是1977年生产的,没有用贴片元件,都是插件,线路板不是绿色PCB,而是镀银的白板,走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弧线的,可能是人工画的。
    我看过一些网上的图片,机器序列号在1000号左右之前的都是这样的。
2. 80年代初,PCB工艺改进,这台机器的制作工艺也跟着改进,于是出了贴片元件版, 序列号2000以后的基本上都是绿色PCB+贴片元件了。但是电路结构完全一样。
3. SNST全世界一共 生产了3500多台,比单声道的SN/SNN/SNS产量要少。
4. 2000年,NAGRA 的60周年庆,出了SNST-R,这个机械结构和SNST一样,但音频部分的电子线路改成HI-FI版了。 一共只生产了20台,被送给了世界上一些有名的经销商,
SNST-R市面上从来没有流通过,在日雅,EBAY等知名网站上也没见过有人卖过, 估计都被玩家收藏了。 在EBAY上和一个NAGRA的德国卖家聊过,他找了20多年也没找到过一台SNST-R,



说是细拆,因为配件太难搞,拆的非常小心,而且有些部件是通过钢丝和滑轮驱动的,钢丝的张力没有专门的工具无法调试,所以并没有分解的很彻底。

主驱动马达是60年代末期的产品,60年前的东西沿用了瑞士钟表的红宝石+单钢珠滚轴,俺从来没见过这种设计的马达。
稳速应该是用了和DD9类似的锁相环技术。在当时应该也算NB的

马达在播放时有时会有机械噪声,是这次拆解的主要原因,Google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任何拆机和拆马达的前例,全是自己琢磨的。

先上几张拆机前的图:

世界上最小的开盘磁带机~NAGRA SNST拆机欣赏
https://www.mydigit.cn/thread-283355-1-1.html

[attach]1706740[/attach]

[attach]1706741[/attach]

[attach]1706742[/attach]

[attach]1706745[/attach]

next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5 22:09
本帖最后由 jerryfbm 于 2023-1-6 00:10 编辑

线路板的拆解。

设计的非常牛,所有的部件模块化+插座化,不用烙铁,几个螺丝就可以拆解掉,50-60年前的超前工业设计。

没有维修手册,各个线路模块得功能是瞎猜的。



主放电路模块。这个机器没法调音量。
[attach]1706748[/attach]

[attach]1706750[/attach]

两块重叠得电路板,猜测是预放音频电路。 为了不飞线,专门做了个小小板子?! 理解不能。
[attach]1706766[/attach]

[attach]1706767[/attach]

[attach]1706768[/attach]

[attach]1706769[/attach]

[attach]1706770[/attach]

[attach]1706783[/attach]

三块电路板拆下,露出底层板和部分机械部分。
底层线路板应该是预放,因为3个磁头得线都接在这块板子上,是直接焊接,没用插头结构。
[attach]1706771[/attach]

接着拆卸最左边得板子和中间得板子。
左边得应该是电机得稳速电路,驱动马达上锁相环得输出就接在这块板子上。
中间的是电机得驱动电路? DC转换器。

[attach]1706807[/attach]

[attach]1706796[/attach]

所有的飞线要不颜色不一样,要不然花纹不一样,都是不一样的。

[attach]1706806[/attach]


[attach]1706821[/attach]


板子上的每个测试点*TEST POINT 都焊有一个沙漏形状的小金属柱子,这样用鳄鱼夹子就可以测试了。不用焊接。
[attach]1706824[/attach]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5 22:09
本帖最后由 jerryfbm 于 2023-1-5 23:54 编辑

电机拆掉后的样子。

[attach]1706811[/attach]



正面倒带用手柄拆掉后的样子。


[attach]1706809[/attach]

马达的样子。
这个马达是故障的原因,拆的也最费劲,因为完全没有配件卖,也没有拆解图,生怕搞坏了,拆的非常小心。
马达的上下盖子是通过磁力咬合的,没有螺丝。 犹豫了很半天是不是该掰开,还是有其它机关。
Ebay上常年有整个二手马达卖的,每个都在500欧元以上,属于有价无市的那种,万一搞坏了,就破大财了。

[attach]1706812[/attach]


有刷电机的电刷,4块磁石。
[attach]1706813[/attach]

[attach]1706814[/attach]

转子。非常大而重。
用胶灌注的,周围的铝圈上有均匀的刻痕,和DD系列的锁相环原理相同。
[attach]1706815[/attach]

[attach]1706816[/attach]

转子的轴。 顶上是一个半圆形凹槽,里面放有有一颗直径1.5毫米的钢珠,上面用一个带红宝石和螺丝扣的轴托压住。轴托的红宝石和机械手表上的那种貌似一样的。
不知道为啥采用这种结构而不用滚珠轴承。这个电机在60年代的SN上就在用,是不是当时的滚珠轴承技术还不成熟?

[attach]1706817[/attach]

[attach]1706818[/attach]

[attach]1706819[/attach]

都拆开了,也没发现旋转噪声那里来的。不过在轴承上上了点油,把电刷清理干净后装回去,噪声就没了。

[attach]1706822[/attach]

[attach]1706823[/attach]








作者: chinaren12    时间: 2023-1-5 22:15
好吧,我看完了,楼主还没拆完
作者: bass    时间: 2023-1-5 22:24
精华帖即将临盆,前排围观祝贺
作者: nokia5320    时间: 2023-1-5 22:25
等待拆解,先加分鼓励
作者: automf    时间: 2023-1-5 22:27
等待拆解,前排围观
作者: mychee    时间: 2023-1-5 22:40
精致!这带子好买吗?
作者: wfzdm    时间: 2023-1-5 23:00
做工真是太精致了
作者: wmshizheng    时间: 2023-1-5 23:15
大开眼界,哪一年出生啊都用上贴片,又一精华诞生了
作者: 拆不停手    时间: 2023-1-5 23:21
迷你型的开盘机 看电路是现代的吗
作者: mhtlov    时间: 2023-1-6 00:04
密密麻麻的
作者: 12297282    时间: 2023-1-6 00:32
感谢拆解,开眼了
作者: aikeo    时间: 2023-1-6 00:58
这样的工艺,当时我们想都不敢想
作者: hunter520522    时间: 2023-1-6 02:46
瑞士南瓜
作者: cjdam2003    时间: 2023-1-6 07:02
记得80年代小学时候看到过这个东西,不过更大个了,长知识了
作者: bg4ifm    时间: 2023-1-6 07:31
工艺品一样的作品。
作者: chyutong    时间: 2023-1-6 07:50
做工真是不错啊
作者: lht7508    时间: 2023-1-6 08:00
除了情怀,其它一无是处。
作者: cj8510    时间: 2023-1-6 08:12
精致,见识了。感谢分享!胆大心细,拆坏了就可惜了。
作者: leafchy    时间: 2023-1-6 08:13
看起来就像个艺术品
作者: hurdy    时间: 2023-1-6 08:19
放在现在,看着也很养眼啊!
作者: fangguo18    时间: 2023-1-6 08:31
这个上次好像说有复刻版出来  也要小1W rmb
作者: momololo    时间: 2023-1-6 08:35
这种机器,看起来就不简单。
作者: 我要看看    时间: 2023-1-6 08:39
赏心悦目的工业艺术品,这样的公司可能早就关门了,被劣币所驱逐
作者: solarshen666    时间: 2023-1-6 08:44
这设计像是近20年的产品,不得不服啊
作者: yogi16888    时间: 2023-1-6 08:45
60年前就有贴片原件了吗
作者: smiless795    时间: 2023-1-6 08:46
多用贴片了,这是怀古机器
作者: baishui0275    时间: 2023-1-6 08:49
工业艺术品!
作者: sccz123    时间: 2023-1-6 08:54
楼主的帖子,我基本挨个看完了,也收藏了好多,因为我曾经也非常喜欢玩随身听,特别羡慕楼主的技术,更羡慕楼主的设备,在成都这边,也认识个修机的师傅,看到那些机器,真的十分眼馋
作者: dzhifeng    时间: 2023-1-6 08:55
高级的磁带机。
作者: liuhaob    时间: 2023-1-6 08:59
这个做工真好

作者: zyc1    时间: 2023-1-6 09:01
贴片元件 那个时期就有了啊。开眼了,头一次见 间谍设备。
作者: 兰陵    时间: 2023-1-6 09:07
颠覆我的认知,以前真的不知道60年代就有这些贴片元件了!
作者: landon    时间: 2023-1-6 09:10
我上次在某音里面看到有个类似的,但是他的是有个透明外壳的,不知道是后期自己弄的还是原装就有的。
作者: muyan    时间: 2023-1-6 09:16
艺术收藏品
作者: zllang123    时间: 2023-1-6 09:37
真是用制作手表的工艺的,收藏品
作者: twetsd    时间: 2023-1-6 09:37
这个电路真是工整,整整齐齐,真是不错
作者: cdxwg    时间: 2023-1-6 10:00
把录音机做成了艺术品。
作者: wh100ta    时间: 2023-1-6 10:08
开盘机3个字就是无数情怀,这个mini版更难得,大量使用贴片元件,完美的设计和工艺,真是开眼!
作者: szthld    时间: 2023-1-6 10:08

这个电路真是工整,整整齐齐,真是不错
作者: alwazy    时间: 2023-1-6 10:09
涨知识了
作者: 9518535qq    时间: 2023-1-6 11:02
这做工真是太赞了
作者: 辉腾8888    时间: 2023-1-6 11:22
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这小家伙太牛B了,大的倒不觉有什么的,小才是难。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作者: sy2008    时间: 2023-1-6 11:32
贴片电阻九十年代才出现, 这个是什么时候的机器?
作者: esp888    时间: 2023-1-6 11:44
yogi16888 发表于 2023-1-6 08:45
60年前就有贴片原件了吗

楼主上一个贴说了,是1999年出的复刻版
作者: xuguangqi08    时间: 2023-1-6 11:45
第一次见这个结构的电机
作者: 吃烧饼喝三鹿    时间: 2023-1-6 12:39
感谢楼主分享
以前的东西设计的真规整
作者: sclsky    时间: 2023-1-6 13:15
有刷电机?看来干不过小日本
作者: 悠咏的小鱼    时间: 2023-1-6 13:33
好高级啊,
作者: IlovePLC    时间: 2023-1-6 13:46
这拆机的手工了得
作者: naja    时间: 2023-1-6 13:52
不要吹做工。其实贴的很一般,只不过是人工贴的罢了。机械部分也很一般,远不如普通磁鼓式录像机精致。具体来说,不过情怀二字罢了
作者: jinbh    时间: 2023-1-6 14:07
密集恐惧症玩不了这个
作者: 33333333    时间: 2023-1-6 14:19
不知道是几几年的产品,已经有了这么小的贴片,但没用一个芯片,全都是分立元件,厉害。
作者: whseen    时间: 2023-1-6 14:25
头次见到外置磁带机,我九几年附近市场见到都是塑料磁带,放进播放器磁带仓里,好磁带机可正反播放切换。
作者: liujun4590    时间: 2023-1-6 14:33
好像这货价格很贵,几年前看到过一个测试贴,还下载了一张图片放电脑上,这种开盘的看着很养眼啊。楼主是个有品味的人。
作者: wangan2020    时间: 2023-1-6 15:03

感谢拆解,开眼了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6 15:05
mychee 发表于 2023-1-5 22:40
精致!这带子好买吗?

这机器的磁带和普通的磁带的宽度是一样的。
自己拆开普通磁带绕上就能用。
而且带速可以调成和普通磁带一样的9.5 cm /S

但是普通录好磁带没法正常播放,因为普通磁带是A-B面,磁带被分成4轨, A面2轨,B面2轨,
而这个机器没有AB面,带子被分成2轨。 所以用这台机器播放普通录音的磁带的话,左声道是A面2轨道合并的声音,右声道是B面2轨合并的反向播放的声音。
俺有个朋友亲自测试过。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6 15:12
sccz123 发表于 2023-1-6 08:54
楼主的帖子,我基本挨个看完了,也收藏了好多,因为我曾经也非常喜欢玩随身听,特别羡慕楼主的技术,更羡慕 ...

多谢支持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6 15:14
zyc1 发表于 2023-1-6 09:01
贴片元件 那个时期就有了啊。开眼了,头一次见 间谍设备。

阿汤哥的碟中谍的第六集的开头有这台机器,给阿汤哥交代任务的。 被导演P了个微型投影配件,可以当放像机用。。。 然后自动销毁了。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6 15:33
本帖最后由 jerryfbm 于 2023-1-6 15:35 编辑
sy2008 发表于 2023-1-6 11:32
贴片电阻九十年代才出现, 这个是什么时候的机器?

看我的首帖,增加了一些信息。 贴片电阻80年代初期就有了。 84年的SONY WM-55我拆修过,已经普遍用贴片元件了。
作者: revery    时间: 2023-1-6 19:04
很精致,还真舍得拆啊。。。。
作者: revery    时间: 2023-1-6 19:06
不用滚珠轴承可能是因为滚珠轴承会引入噪声,这个红宝石轴承差不多等于含油轴承,噪声小
作者: handown    时间: 2023-1-6 19:18
没有橡胶皮带,有没有不用皮带的随身听
作者: fein44    时间: 2023-1-6 19:49
很怀旧。
作者: 家家乐晕了    时间: 2023-1-6 19:54
这做工,赏心悦目啊

肯定不是平民百姓的玩物
作者: fish496    时间: 2023-1-6 20:04
第一次看见这种东西,长见识了,谢谢楼主
作者: 亚历山大    时间: 2023-1-6 20:18
还真是第一次见
作者: yz1980    时间: 2023-1-6 20:29
是个艺术品
作者: xxyzl    时间: 2023-1-6 21:39
金光闪闪,看着真牛叉
作者: moontree    时间: 2023-1-6 22:37
当年高大上的物件,做工看着不错。
作者: songqiemail    时间: 2023-1-6 22:37
好复杂的机器楼主拆完你能装回去吗
作者: lmy2003    时间: 2023-1-6 22:38
看外观就是高级货或专业货,内部电路和结构都好复杂
作者: lwk28    时间: 2023-1-7 00:34
真是个宝贝,开眼了,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xht780208    时间: 2023-1-7 07:49
这玩意按当时工艺来说是非常精细,电机轴承竟然用宝石轴承!
作者: vyvy2001    时间: 2023-1-7 08:29
谢谢分享 ,这做工,放到今天也是一是艺术品
作者: aygcmy    时间: 2023-1-7 09:16
当年顶天的高档货,被现代的电子存储给干掉了
作者: m_mmx    时间: 2023-1-7 09:52
感谢分享,涨知识了。
作者: m_mmx    时间: 2023-1-7 10:03
精彩,心细手巧。
作者: lp99    时间: 2023-1-7 10:13
收藏佳品
作者: 阳光使者    时间: 2023-1-7 11:00
南瓜的品质和价格都不错!
作者: dzztom    时间: 2023-1-7 12:40
虽然是手工贴片有点歪,还是掩盖不住高贵的气质!漂亮!
作者: 微笑的先生    时间: 2023-1-7 12:52
谢谢分享,设计师一定有强迫症,做工非常好!
作者: xiaopang    时间: 2023-1-7 13:37
机械的东西润滑是关键。
作者: zxy19860817    时间: 2023-1-7 16:10
这样的做工还是第一次见,
作者: 白发老头    时间: 2023-1-7 16:48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么小的开盘机,真是见所未见,开眼了。
作者: sxlcsh    时间: 2023-1-7 19:25
谢谢分享不错哦
作者: 568919    时间: 2023-1-7 22:28
做的真精致
作者: 6688    时间: 2023-1-7 22:48
这是南瓜,60年代就有这些小型贴片原件了吗?

作者: wuzp    时间: 2023-1-8 14:34
第一次看见此机的拆解,非常精彩
作者: ytffty    时间: 2023-1-8 15:21
在那个年代, 把工艺做到了极致, 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来看, 不过尔尔
作者: taorama    时间: 2023-1-8 17:35
小鬼子这东西做的精致啊!
估计当年的市场优势明显,有时间慢慢调理,设计,生产,讲究.....
这东西真漂亮,楼主的照片拍得也很漂亮!


作者: whswhs1975    时间: 2023-1-8 19:21
工艺品啊
作者: yangzhuang12    时间: 2023-1-9 03:05
这样的电机从来没见过呀
作者: tang0571    时间: 2023-1-9 10:26
拆解的非常细致,居然完全是分立器件做的,牛x!关键是他分离的器件都是贴片的多,按道理应该有集成ic了!
作者: gamenesea    时间: 2023-1-9 11:38
看拆解就是舒爽
作者: song1207    时间: 2023-1-9 11:50
满满的黑科技啊
作者: bfantasy    时间: 2023-1-9 16:21
这个元器件都是手焊的吗?
作者: 15036188961    时间: 2023-1-10 11:07
做工真是不错啊
作者: jerryfbm    时间: 2023-1-10 12:11
handown 发表于 2023-1-6 19:18
没有橡胶皮带,有没有不用皮带的随身听

SONY的DD系列。齿轮和橡胶圈的摩擦传动。没有皮带
拆修复活索尼1984年和87年的巅峰之作:SONY WM-DC2&DD-100(武道馆)磁带随身听

NATIONAL的RX-S40/S41, 全齿轮驱动,没有皮带和橡胶圈。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1984年松下RX-S40无刷直驱磁带随身听名机图赏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