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捡到一个满是灰尘的“铁疙瘩”,拆解见识我国第一款手摇计算机 [打印本页]
作者: goodanytime 时间: 2023-2-23 19:16
标题: 捡到一个满是灰尘的“铁疙瘩”,拆解见识我国第一款手摇计算机
本帖最后由 goodanytime 于 2023-2-23 19:35 编辑
公司搬迁新址,老中心实验室有一台满是灰尘的铁疙瘩丢在角落没人管,拿到手里一看,是一台手摇计算机。以前咱们国家工业落后,这可是50~60年代科研单位和国有大企业才有的配置,见证了一个时代。电影里,许多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手中操作的就是这玩意。在“两弹一星”工程中,手摇计算机是立过功的。
1、基本情况
下面是清洁后的外观图片,机器上没有铭牌,有一个变形“文化”字样的标识,查资料得知是文化牌BSL-201型手摇计算机,天津市红星工厂生产。
[attach]1746591[/attach]
称一下,好家伙6.2公斤,好沉啊!
[attach]1746592[/attach]
根据历史资料,我国手摇计算机诞生较晚,最早只有一北一南两个厂家。“一北”是天津市红星工厂,该厂模仿日本虎牌于1957年生产了“文化”牌手摇计算机,是我国生产的第一款手摇计算机;“一南”是上海计算机打字机厂,旗下则有“飞鱼”和“通用”两个品牌,“飞鱼”的产量最大。当年,“文化”、“飞鱼”、“通用”号称我国手摇计算机的三驾马车。
2、工作原理
各部位功能见下图所示:
[attach]1746593[/attach]
机身右上部是10位的置数读数窗;机身中部左边为正摇/反摇(+/-)指针,右边为10位的置数拨杆;机身中部左下边为乘、除拨杆;机身下部左边为转数读数窗,乘除用;右边为20位计算结果即得数读数窗;转数和得数读数窗在可移动滑架上,随滑架移动;粉红色塑料指示箭头是活动小数点,每个读数窗都有2个,这个机器损坏了4个;中央底部黑色捏手是滑架移位钮,控制滑架左右步进或全速移动;底部左边镀铬金属是滑架移位辅助钮。机身最右端为计算旋转摇柄,顺时针转为加/乘,逆时针转为减/除;机身左端分别有置数及转数复位清零摇柄,右端下方有得数复位清零摇柄,3个清零摇柄均为面向使用人方向旋转进行清零。这台手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10×10×20。
计算原理
手摇计算机的原理是通过齿轮系的组合运动,搭配出四则运算关系来完成计算。一般只能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时则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计算方法。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都需要查表配合。手柄正摇几圈、反摇几圈,同时还要用纸笔记录。据报道,以弹道计算为例,从导弹起飞到关机点,人工手摇计算一次弹道轨迹需耗时2个月左右。可见“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科研人员,当年是多么艰辛。
3、机器局部细节
看机器左下角的钢印,机号60 27137,表示是1960年生产的,生产编号27137,迄今有63年历史:
[attach]1746594[/attach]
看机器右下角的钢印,“天津市红星工厂”制造:
[attach]1746595[/attach]
企业logo,变形的“文化”二字,压印在黄铜外壳上:
[attach]1746596[/attach]
从外壳几个数字掉漆处可以看出,黄铜材料做了底漆,然后再上外漆,所以十分耐用。
[attach]1746597[/attach]
机器侧面,有加油孔,给转动部位加润滑油用:
[attach]1746598[/attach]
[attach]1746599[/attach]
机器后背,没有任何标识。晚一些年份生产的此款机器,后背会铆有一个铭牌:
[attach]1746600[/attach]
机器底部:
[attach]1746601[/attach]
4、拆开来看看,它的中央处理器是什么“芯”
[attach]1746602[/attach]
复杂的金属机械结构,让人眼花缭乱,主要由3个金属齿轮计数器组成:
[attach]1746603[/attach]
[attach]1746604[/attach]
63年的历史沉淀,灰尘油腻很多,但还能转动,阻力稍大。保持原汁原味,就不拆洗了:
[attach]1746605[/attach]
[attach]1746606[/attach]
[attach]1746607[/attach]
乘除转数器的复位功能正常:
[attach]1746608[/attach]
置数器的复位功能有一点小问题,操作复位旋转摇柄不能全部复位回零:
[attach]1746609[/attach]
第4和第8位的置数拨杆有问题,复位旋转摇柄不能将其复位,只能手动操作复位:
[attach]1746610[/attach]
得数计数器的复位功能正常:
[attach]1746611[/attach]
打开底板,可以看到机座是铸铝结构,内部是移动滑架的控制机构。有一根弹簧脱落,使滑架丧失正常步进移动功能:
[attach]1746612[/attach]
将弹簧装回去,恢复正常功能:
[attach]1746613[/attach]
将机器装还原,计算一下加法,9999+9999=19998.0000(保留4位小数),准确无误:
[attach]1746614[/attach]
结束语: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研制“两弹一星”时,电子计算机还非常少,大量基础计算工作都通过手摇计算机完成。在国家博物馆2018年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上,展出了邓稼先领导研制我国第一颗原Z弹时使用过的 “飞鱼”牌手摇计算机,许多年轻人才第一次认识它。进入80年代,手摇计算机还在科研计算及国民经济各领域运用。直到80年代中晚期,随着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普及,手摇计算机才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该帖系本人原创,在它处发过,现发本坛,让更多的网友长长见识。谢谢观看!)
作者: lp99 时间: 2023-2-23 19:32
精密计算器



作者: 环牛 时间: 2023-2-23 19:33
这玩意的确少见。建议好好保存,有历史意义。
作者: 邪恶海盗 时间: 2023-2-23 19:42
这个出现之前咱们都用的算盘吧,当时是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作者: 挣钱买刀 时间: 2023-2-23 19:46
整体进超声波清洗机 然后泡油
作者: gy9319 时间: 2023-2-23 19:47
有收藏价值!
作者: liumiao73 时间: 2023-2-23 19:55
看看会不会精华
作者: 猪小呆 时间: 2023-2-23 19:55
想起了<暗算>里一堆人同时打算盘在那搞密码破译。。。
作者: xuguangqi08 时间: 2023-2-23 20:46
历史时期的一个见证
作者: cj8510 时间: 2023-2-23 20:52
只在电视上见过
,感谢分享!
作者: 壹筒江湖 时间: 2023-2-23 20:52
这东西少见了,建议翻新一下,然后收藏
作者: solarshen666 时间: 2023-2-23 21:29
设计出这个的人真的也厉害啊
作者: rrqxx 时间: 2023-2-23 21:36
这东西还是第一次听说。
作者: 不长叶子的树 时间: 2023-2-23 22:07
背后带铭牌的BSL-201:https://www.mydigit.cn/thread-39467-1-1.html
作者: moontree 时间: 2023-2-24 00:07
纯机械结构的科技产品,一个时代的见证,值得收藏。
作者: yongshuo 时间: 2023-2-24 01:46
之前只看过外形,这次详细点,如能更进一步拆解就完美了
作者: cjdam2003 时间: 2023-2-24 07:03
不错不错,很有质感
作者: 林桥水mp4 时间: 2023-2-24 08:03
收藏品,这运气没谁了。
作者: naja 时间: 2023-2-24 08:14
好东西,超级迷恋这种机械美。
作者: ok_good 时间: 2023-2-24 08:20
有历史意义
作者: libin0311 时间: 2023-2-24 08:57
长见识了 厉害厉害
作者: kerchi 时间: 2023-2-24 09:03
很佩服当时设计这个机器的人
作者: a0815 时间: 2023-2-24 09:11
科技的进步,只用了几十年,不敢想象.............
作者: 阿甲 时间: 2023-2-24 09:52
俺觉得收拾下好好收藏
作者: madaxiazi 时间: 2023-2-24 09:53
搜一下Curta计算器,小巧到只手可握的机械计算器,据说是二战时一位被关在集中营里的工程师设计的,差不多600个零件。一直很震惊这位工程师的脑容量有多大,看了Curta计算器之后,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个白痴/手动狗头
作者: 惊鸿飞雪 时间: 2023-2-24 09:57
想想,应该生产一款电机带动的机械计算机,那样是不是速度会快一些。
作者: 人艰不拆了 时间: 2023-2-24 10:01
现在要求是——不造摇,不藏摇,你的机器我没收了,请你配合我的工作!
作者: sjzcxj 时间: 2023-2-24 10:11
当年发明这种计算器的真是牛人。
作者: liujun4590 时间: 2023-2-24 10:27
第一次见到这机器,内部看着好紧密,楼主最好清洗一下,上油保存。然后分享一下拆装让我们再次学习。
作者: walnutws 时间: 2023-2-24 10:27
可入博物馆。宝贝呀,有着革命历史。
作者: zzb_love 时间: 2023-2-24 10:56
第一次见这玩意,跟算盘比较哪个更好
作者: kenny514 时间: 2023-2-24 11:22
NB,当年设计出来这个玩意的人也确实蛮厉害的。
作者: sjh_7366 时间: 2023-2-24 11:34
不戳!涨见识了


作者: newboyfeng 时间: 2023-2-24 13:26
长见识了
作者: yy5409 时间: 2023-2-24 15:14
这玩意儿应该没有我们老祖宗的算盘快,+-*/加上应该算盘熟手的情况。
作者: reckson 时间: 2023-2-24 15:18
设计必定十分精巧,十足艺术品!
作者: 深圳边缘 时间: 2023-2-24 15:34
古懂,我国第一款手摇计算机
作者: taylorhe 时间: 2023-2-24 16:44
第一次见,非常震惊。
作者: alangxl 时间: 2023-2-24 16:52
这玩意就是计算器的机械版吗?


作者: 有点不烧 时间: 2023-2-24 21:24
这可是当初的高科技!
作者: songnic 时间: 2023-2-24 21:40
能见到这个的 , 估计都是在厉害的岗位上的人
只在电视上面见过。。。
作者: maxcat01 时间: 2023-2-24 22:07
这个能打游戏吗?
作者: 玛德陛下 时间: 2023-2-24 22:14
真是一个好古董啊
作者: 开拓电子 时间: 2023-2-24 23:25
好物件啊,值得珍藏
作者: 傻木 时间: 2023-2-24 23:32
清洗一下还能再放一百年
作者: 心想事成 时间: 2023-2-25 00:33
第一个设计这东西的人真是高人
作者: yiguangqiang 时间: 2023-2-25 06:59
应该清理打油,还是不会损失历史感的
作者: wangk 时间: 2023-2-25 08:03
希望楼主发一段操作的视频,看老机器如何满血复活
作者: 西林迷 时间: 2023-2-25 12:48
长见识了,都没听说过有这种计算器
作者: wxhjsr 时间: 2023-2-25 12:57
可想而知当年的科技工作者是多么的辛苦。
作者: fqazwsx12 时间: 2023-2-25 13:22
宝贝呀,这都能捡到,都能丢弃
作者: wh100ta 时间: 2023-2-25 16:20
长见识了!
作者: orima 时间: 2023-2-25 20:50
没电的时候有大用处。。。。。
建议好好保存,有历史意义。
作者: 木剑刺 时间: 2023-2-25 21:59
发明这类物件的都是牛人。二战期间有个被关在集中营的哥们,全凭想象设计出了“科塔计算器”。战后将图纸拿给机械加工厂,几乎未作任何修正就成功生产了出来。
作者: x3159 时间: 2023-2-25 22:33
建议好好保存,有历史意义。
作者: njh911 时间: 2023-2-25 23:30
想想以前的人真有办法,凭借机械捣鼓出计算器,不容易
作者: gu_572101993 时间: 2023-2-26 06:32
向前辈们致敬,没有这些,原子弹造出的的会更晚!!!
作者: qrut 时间: 2023-2-26 08:23
摇了多久算出来的~
作者: laotuwsh 时间: 2023-2-26 08:24
你单位不是普通的单位。
作者: dcnetworks 时间: 2023-2-26 09:21
好东西,既有历史纪念意义,又有价值。
作者: threecai 时间: 2023-2-26 14:52
谢谢分享~
楼主分享的这个机器,好像只能算乘除,不像国外的那些机械计算机器那么复杂
作者: 肿了的中年大叔 时间: 2023-2-26 21:19
有历史意义
作者: gamenesea 时间: 2023-2-27 08:28
慢慢的年代感
作者: sccz123 时间: 2023-2-27 09:16
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尤其乘除法,是不是也有存储器之类的啊,还有就是小数点怎么表示?是不是也有四舍五入啊?
作者: 2690000 时间: 2023-2-27 10:13
收藏品,这运气没谁了。
作者: l1077267 时间: 2023-2-27 15:00
这计算机,真硬核计算机
作者: tyuka 时间: 2023-2-27 18:35
搜了下,我只能说牛逼
作者: hujj 时间: 2023-2-27 19:48
以前用过,但不敢拆开看,怕弄坏了赔不起,搞不好还会背处分的。
作者: hujj 时间: 2023-2-27 19:53
计算步骤是从最低位开始的,当前位数字是几就摇几圈,然后将活动部分向右一位继续进行计算,所以不方便用电机带动。当然也有电动计算器,但我没有见过,也不清楚是如何计算的。
作者: licess 时间: 2023-2-27 20:04
硬核设备 
作者: autusun 时间: 2023-2-28 08:37
不错! 那时候的高科技重器!
作者: 巴闭 时间: 2023-2-28 12:06
我觉得应该叫计数器
作者: wmshizheng 时间: 2023-2-28 12:48
这玩意第一次见,估计当时一套房拿不下来
作者: 何庆安 时间: 2023-2-28 16:16
长见识啦!!!!
作者: yhysyk 时间: 2023-3-1 11:53
只在电视上见过,感谢分享!

作者: xin142152 时间: 2023-3-1 12:58
有意义

作者: 可靠胡 时间: 2023-3-1 13:05
那个年代的高精产品
作者: 263net18 时间: 2023-3-1 14:16
建议好好保存,有历史意义。
作者: 阿粗 时间: 2023-3-1 14:22
还能用就收着吧,没电的时候可以用
作者: yczhang2010 时间: 2023-3-1 15:22
好东西,收藏
作者: heju 时间: 2023-3-1 15:56
好好保管收藏,再过几百年,应该都还是好好的,可以正常使用,这是电子产品不能比的。
作者: ym_1108 时间: 2023-3-2 07:38
太牛了,怎么做出来的
作者: tjzbf 时间: 2023-3-2 08:47
谢谢分享
作者: 不笨后悔 时间: 2023-3-2 09:03
彻底清洁一下 ,然后加油好好做个大保养,确实是好东西
作者: 大城小爱123 时间: 2023-3-2 09:06
太有收藏价值了,我觉得发明它的人才是牛逼克拉斯!
作者: ouyangyuye 时间: 2023-3-2 10:15
这个厉害了,可见楼主和楼主的单位很牛
作者: tslaozhang 时间: 2023-3-2 10:52
机械式计算机,真是智慧的结晶
作者: 数码之家小马哥 时间: 2023-3-2 11:34
出手么?
作者: 2361656471 时间: 2023-3-2 12:51
再配上汽油机。。。。。。
作者: martinku 时间: 2023-3-2 13:44
纯机械工艺的产品,确实值得收藏起来。
作者: 粤西听涛 时间: 2023-3-2 18:13
这个真没见过,好好收藏吧,相信保存的不多了。
作者: 7365259 时间: 2023-3-2 18:17
才60多年,科技进步好快!
作者: 52无线 时间: 2023-3-2 20:54
确实长见识了
作者: lanji66 时间: 2023-3-3 08:37
这在当时可是太厉害的存在
作者: vvtt 时间: 2023-3-3 11:03
本帖最后由 vvtt 于 2023-3-3 11:05 编辑
我也有一个,还带一本使用说明书
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27039
说明书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29044
作者: smg小沈 时间: 2023-3-3 11:57
还有一种更小的 ,这东西很精密
作者: fred_yan 时间: 2023-3-3 14:09
翻新意义远小于原汁原味
作者: 风吹 时间: 2023-3-3 17:35
促进了共和国的成长!
作者: jim993 时间: 2023-3-4 14:57
第一次见
作者: seeming 时间: 2023-3-5 01:04
想知道它的原理~~~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