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下一个目标——芯片 [打印本页]

作者: 高级会员    时间: 2023-2-28 0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orldlyguest    时间: 2023-2-28 08:59
芯片,早晚会赶上的
作者: xktx09    时间: 2023-2-28 09:00
加油吧,时间问题
作者: xushu    时间: 2023-2-28 09:01
国产屏好样的!
作者: laipihou    时间: 2023-2-28 09:09
先别吹,先看看生产线用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是不是依赖进口,是不是国外一断奶就停产。
作者: aping365    时间: 2023-2-28 09:16
几万亿砸进去了,效果怎么样?
作者: 全利88    时间: 2023-2-28 09:22
这是要卷上火星的节奏吗
作者: alangxl    时间: 2023-2-28 09:40
要卷就内卷,别变成外卷才好
作者: 兰陵    时间: 2023-2-28 09:43
打脸的新闻马上就来了!



每天倒闭16家芯片公司,少产350亿块芯片,什么信号?

时间:2023年02月28日 08:12:13 中财网

  “芯片创业,九死一生”,其实死亡早已拉开序幕。

  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芯片企业超过5700家,比2021年多了70%,平均每天大约有16家芯片公司倒闭,多吗?其实不算多。

  因为同期,新设立的芯片公司有62000多家,比2021年多了30%,大把的钱、大批大批的公司在往这个领域冲。

  




  但这个行业因此兴旺了吗?

  好像也没有。突破性的技术不见报道,数量还下降了11.6%,平均每天少产1亿块芯片。

  那新增加的这6.2万家公司是冲啥来的呢?估计大部分都是奔着薅羊毛,或者说“芯骗”来的,因为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有没有6万都不好说,毕竟,中国是一个1.3万亿的芯片大市场,这里面的“机会”太多了。

  


  2022年,芯片大亨曹山,退出了济南泉芯的股东序列。

  曹山,曾经是一个芯片界的风云人物,手下操盘了两个合计近2000亿的大项目。

  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武汉弘芯,2017年,由曹山攒局成立的公司,拉上了武汉国资参股,刚刚成立就野心不小,号称总投资1280亿,首期是14纳米芯片,2020年开始7纳米的研发,生产线预期能够每月稳定出片3万片。

  


  很快,这个项目就进入了省重点项目名单,后来更是迎来了台积电的蒋尚义来做CEO,并且搞定了7纳米的光刻机。

  就在大家还在想曹山为啥能这么强的时候,他已经退出了武汉弘芯,另起炉灶转战山东,搞的是济南泉芯。

  济南泉芯注册资本59.5亿,号称598亿的高额投资,项目也是分步走,最终锁定7纳米,不少人都是从武汉弘芯带走的,包括台积电元老夏劲松。

  济南方面也很积极,光建设用地,就有39公顷。

  不过,济南泉芯出圈,可不是靠芯片,而是靠“四大天王”。

  因为曹山旗下另一家芯片公司的官网显示,创始人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是副总裁。四大天王肯定不会搞芯片,凑合的官网,一看就不是啥正经公司。

  


  这事一出,无论武汉弘芯还是济南泉芯,都没坚持多久,故事的发展也很类似,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只是结局有所不同,武汉弘芯在发不出工资后,全员解散,光刻机原封卖掉还钱,公司也注销了,而济南泉芯幸运一点,济南国资接盘了股份,只是现在也没啥水花了。

  


  投资嘛,成败得认,但这么荒诞的两个故事背后,很多人诧异,这曹山到底啥来路?

  济南泉芯烂尾,结果曹山主动接受了采访,只是他说,他不是曹山,他的真实身份是安徽典创电子的董事长鲍恩保,“曹山”只是他的一个同事,只是用来挂名。

  根据这位鲍老板的讲述,这个项目其实他没出多少钱,只是“技术入股”,而他没有啥芯片背景,全靠从武汉弘芯拉来的那群人,而国资方面吭哧吭哧地出钱,实缴的出资额、建设的钱、买设备的钱,前前后后数十亿投进去了。

  鲍老板还说,当初项目经过专家组论证。

  结果,专家组打脸说,确实经过论证,但是专家组当初的意见是“此项目风险太高,不建议开展”,而那时,山东在做“新旧动能转换”,泉芯不仅顺利地搞了下去,而且进入当年的重大项目的优选名单。

  只不过武汉弘芯之后,“曹山”这个名字臭了,不仅拉不来投资了,发改委又对“烂尾”的项目设了限制,然后“曹山”主导的泉芯,资金链就断了。项目黄了,但很多人靠这个挣了不少钱。

  这么看,芯片确实是一个赚钱的行业,毕竟,在薅国家羊毛这点上,他们从不手软,河北昂扬微、淮安德科码、坤同半导体,都已经试过了。

  
  于是有人纳闷了,钱咋这么好骗呢?

  这完全是错觉,得分地方。

  2014年,国家为了扶持芯片行业,有了芯片大基金,投资了不少芯片企业,兆易创新国科微瑞芯微中芯国际等芯片大厂上市。

  大基金确实掏了不少钱,不过,它也赚翻了,在瑞芯微国科微这样的企业中,大基金的回报超过10倍,在长川科技北方华创等公司,回报超过五倍。

  但,争议就来了,大基金到底是来扶持企业的还是来赚钱的?一般意义上,大家理解的扶持起码是长期投资,但是大基金的五六年的投资期限,明显就有点略短,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不大,倒更像是来做投资的。

  争议还没平息,大基金那边就出事儿了。

  2021年11月,参与大基金的华芯投资的副总裁高松涛被查,本来这是一个个案,没引起多大的关注,但是到2022年7月,华芯投资总裁路军被查。

  此后陆续被带走的还有原紫光集团的赵伟国,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曾在工信部、紫光、长江存储多个单位任职的刁石京,还有大基金的总经理丁文武。

  
  从个案到窝案,大基金的系统性违纪,掌握资源的这部分人,无底线的蚕食行业,确实很让人震惊。

  一面,骗子横行,另一面,该长期投资的芯片基金,反而成了腐败的高发地。

  这一里一外,整体的融资环境就差得不能再差了。

  2022年,有一家做消费电子芯片的诺领科技倒下了,这也算是一家实打实的芯片公司,创始人清华、北大科班出身,技术团队多有高通背景,目标是冲击“中国的高通”,刚开始比较顺利,但是几轮融资下来,估值被推得很高,但接下来就尴尬了,再融资吧,没有接盘侠,卖身吧,更困难,然后资金链断裂,回天乏术,只能靠卖IP来结员工工资。

  根据天眼查信息,2022年新注册的6万多家公司中,获得天使轮或者种子轮投资的,只有109家,进入A轮融资的22家,进入B轮融资的,只有2家。

  B轮大概是大部分企业能获得的最高轮次的融资了。即便历经千辛万苦上市的那些明星企业,这一年多时间也是股价腰斩,基本失去融资功能,不少甚至沦为大股东变现的工具。

  
  其实从特朗普开始折腾这事,大家就都认定,芯片这事再难也得靠自己,思路很明确、资源给的也多,结果五六年过去了,结果一言难尽。

  2022年,情势更为恶化,美国的芯片法案正式实施了,光刻机禁令、芯片禁令、“芯片四方联盟”(Chip4),对美国来讲,好处就太多了,产业链排华,制造业回流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拿到芯片的主导权。

  一开始,很多企业是抱着博弈的态度来看这事的,毕竟中国是最大的市场,荷兰的ASML甚至来中国参加了进博会,显然是想继续做中国的生意,但几年时间,美国大棒加苹果的措施基本也让这些公司死了心。

  今年,荷兰还是加入了美国的阵营,日本追随美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坚定,霸权虽然不得人心,但是真的好用。

  也就是说,五年过去了,“卡脖子”的被动局面没啥大变化。

  中国半导体协会发声,美国此举伤害中国的同时,也会伤害世界。

  
  除了喊话,还能咋办?

  中科院更加务实一些,在最新的院刊中提出了建议:
  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并建议以半导体产值的10%为标准,匹配半导体的研究经费;
  2、恢复半导体物理专业,弥补历史欠账;
  3、建立半导体基础研究网络,带动基础研究向半导体领域回流;
  4、全国建立10个左右大型区域联合创新平台,联合公关共性技术;
  5、大力扭转实用主义主导科研的弊端。

  看这个工作量,着实不少啊。
  .大.猫.财.经



作者: ling11052001    时间: 2023-2-28 10:07
很多东西,一出来就到处吹,世界都是它创造似的。老美一听不高兴了,借你地种,种出点花样,就在那装牛B,把地收回来,就什么也不是了
作者: skyplayer    时间: 2023-2-28 10:07
要看国产手机CPU如何。
作者: liqh    时间: 2023-2-28 10:10
国产屏好样的!,已供应国外多家厂商
作者: zrx166    时间: 2023-2-28 10:38
显示屏算跟上节奏了,芯片还没上道。
作者: newkit    时间: 2023-2-28 12:29
laipihou 发表于 2023-2-28 09:09
先别吹,先看看生产线用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是不是依赖进口,是不是国外一断奶就停产。 ...

那看看特斯拉生产线用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有没有中国的东西呗?

工业时代,社会化生产,八国联军才是正常的。现在这个断奶,那个断供,连中国人在中国土地的台积电都不允许合作,才是不正常的。中国可以让特斯拉、合资、国产新能源一视同仁免税/补贴/绿牌;美国《通货膨胀抵消法案》却不但要求本土生产,而且连锂电池所用原材料都要求,否则没有补贴。

果然没有吹。
作者: newkit    时间: 2023-2-28 12:32
ling11052001 发表于 2023-2-28 10:07
很多东西,一出来就到处吹,世界都是它创造似的。老美一听不高兴了,借你地种,种出点花样,就在那装牛B, ...

嗯嗯。荷兰也是美国的地,台积电也是美国的地。
作者: smallanntse    时间: 2023-2-28 12:48
加油吧,时间问题
作者: langua    时间: 2023-2-28 13:23
支持国货,自有哦婆婆的X80手机!
作者: yiguangqiang    时间: 2023-2-28 13:25
慢慢来,加油!!!!
作者: laipihou    时间: 2023-2-28 18:21
newkit 发表于 2023-2-28 12:29
那看看特斯拉生产线用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有没有中国的东西呗?

工业时代,社会化生产,八国联军才是正 ...

特斯拉肯定有使用中国材料,苹果手机用的更多。但是,使用和依赖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服装鞋帽打火机早就销遍全世界,然而又怎么样呢?谁都能离得开你。中国高铁厉害吧,然而大的不说,一个车窗密封条,都需要百分百依赖日本进口。正视差距,不要整天什么超越,崛起。去年韩国和日本斗,日本威胁停止液晶原料出口,韩国立马吓趴下。中国还是老老实实做事别再喊口号了,再喊反而被别人抓住把柄取消发展中国家待遇,取消最惠国待遇,吃亏的还是我们。
作者: newkit    时间: 2023-2-28 19:46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23-2-28 19:48 编辑
laipihou 发表于 2023-2-28 18:21
特斯拉肯定有使用中国材料,苹果手机用的更多。但是,使用和依赖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服装鞋帽打火机早就 ...

那得了呗,共享才是正确道路。是谁在阻止我们用别人的东西?而且威逼别的国家不准卖我们东西?

按您的说法,再继续弄死中国高铁也很容易,把中车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然后不让日本提供密封条就完了,比威逼台积电和荷兰还简单。中国高铁啥都剽窃好山寨好了,玻璃封不住,漏风,噪音呼呼滴,岂不瘫痪?不对,我咋还闻到一股公知味儿呢,这窗缝儿也忒大了。再不济我拿结构胶给粘死了成不成?您看看,还不如说“中国高铁离不开日本螺母”更天衣无缝吧。

做事儿和喊口号可不矛盾。马斯克说要移民火星,影响他卖特斯拉了?不但不影响,还促进品牌信仰了;日产眼看轩逸保不住轿车销冠,说日本已经研发固态电池成功了,充电3分钟续航1000公里,2025年量产,2028年全新纯电车下线。。。然后轩逸销量又挺了几天——您看,喊口号还能救命。

至于美帝托您带的话:取消这待遇那待遇。还望您回去禀告:如今已非20年前了,如果视世贸为粪土,恐怕只能是狗舔鼻子——不要里子也不要面子了。
作者: xuguangqi08    时间: 2023-2-28 20:00
专利其实就是双刃剑,保护的同时也备不住别人偷偷用
作者: ad2083    时间: 2023-2-28 20:28
国产屏好样的!,加油吧
作者: 罗非    时间: 2023-2-28 21:40
有开始就行
作者: fffanyang    时间: 2023-2-28 2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reexp    时间: 2023-3-1 00:23
夏普真坏,

然后我得吐槽一下,难怪最近很多国产手机都容易有残影或斑
原来是工艺不成熟
作者: newkit    时间: 2023-3-1 15:57
skyplayer 发表于 2023-2-28 10:07
要看国产手机CPU如何。

华为麒麟嗖嗖滴,奈何美帝暴力截胡。威逼台积电不准加工,荷兰ASML不准卖设备。
作者: tianyu7931    时间: 2023-3-3 11:29
各行业战狼太多,不会低调点吗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