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烙铁四部曲之T12的那点事,白菜白光驱动分析和热偶的粗浅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jf201006    时间: 2023-4-21 11:37
标题: 烙铁四部曲之T12的那点事,白菜白光驱动分析和热偶的粗浅知识
前三部:
黄花NO.907恒温电烙铁
HAKKO FX-888焊台
白光(HAKKO)936焊台

本帖内容:
一、白菜白光控制器(616)的原理
二、热电偶相关知识
三、T12使用的热电偶分度的验证

白菜白光,一般是使用白光FX951焊台的发热芯和一只运放组成的烙铁主体,外接一个24V的直流电源既可使用。
FX951的发热芯使用是发热单元、热电偶和导热头一体化的,加之使用单片机控制温度,所以控温精准、导热快,回温快。
当年使用淘汰下来的T12发热芯是当废品论斤卖的,直到某大神使用运放及PMOS控制发热芯的出现,因其简洁小巧俗称“一元钱板”,后被电子爱好者所青睐,因此T12的发热芯焕发了第二春。
[attach]1803189[/attach]
[attach]1803188[/attach]
后又经各路大神不断改进,使用单片机控制,回归了应有的功能(控温精准,休眠等),而且还比原装的FX951便宜。
上以题外话,下面以616控制器的4.0版进行分析。
[attach]1803191[/attach]
[attach]1803190[/attach]
一、白菜版(616)的原理
抄图如下:
[attach]1803192[/attach]
从左到右分为五个功能部分:温度设定、温度比较、滞回比较、驱动、开关。另外就是电源变换和指示
[attach]1803193[/attach]
(一)温度设定部分:
不同版本的616控制器的这部分是有些区别的,以4.0版本的为例说明。
通过R10R9R8和可调电位器RT组成的分夺网络,将5V电压时行分压,得到一个毫伏级的线性电压区域。
这部分电路可以通过三角形-星形变换进行等效后时行计算。
变换公式如下
[attach]1803194[/attach]
计算后,线性不错。当RT触点开路后,所得分压值为4.55mV,比较安全,烙铁头温度二百多度吧。
[attach]1803195[/attach]
(二)温度比较分部
[attach]1803196[/attach]
运放U1.A的端③脚通过电阻R5接到发热芯上,对串在加热单元的热偶进行采样。反相端②脚为温度设定值,当温度设定好后,运放U1.A会以此为参考进行比较,并在①脚输出(同相控制)信号。
当热电偶的电压值低于设定值时(如刚加电),②脚电平高于③脚电平,①脚输出低电平;
当热电偶的电压值高于设定值时(温度过高),②脚电平低于③脚电平,①脚输出高电平。
(三)滞回比较分部
[attach]1803197[/attach]
运放U1.BR2组成滞回比较器,R3R1分得固定电压(2.5V)给运放同相端⑤脚,作参考。R4与C1可以理解为一个积分电路,接运放的反相输入端⑥脚,此时,这个单元电路就相当于一个单稳电路,常(稳)态是⑤脚低于⑥脚,⑦输出低电平。
二极管D1是这个单元电路的输入端,其导通可以对C1放电,相当于一个触发信号,但是个低电平触发(不是下降沿)。
当输入一个低电平时,D1导通,C1通过D1放电,⑥脚电平下降,低于⑤脚固定电平时,⑦脚输出高电平;
当输入一个高电平时,D1截止,C1通过R4充电,⑥脚电平升高,高于⑤脚固定电平时,⑦脚输出低电平。
电阻R2是正反馈电阻,一个是使⑦脚输出的反转具有滞回,提高抗干扰能力;另一个也加速了反转过程。
(四)驱动部分
[attach]1803198[/attach]
NPN三管Q1完成。
当输入高电平时,Q1导通,Q1c极为低电平,电阻R7上有正向压降;
当输入低电平时,Q1截止,Q1c极为高电平,电阻R7上没有压降。
(五)开关部分
Q2是一个P沟道的MOS管,Vgs为负值时才能导通,这个PMOS管的选择除了耐压和电流外,还要注意使用开启电压
较低的管子,若管子不能完全开启,则发热较为严重。
Q2G极的S极接有电阻R7,所以:
R7上有正向电压时(Q1导通),Q2Vgs为负值,Q2导通,发热芯开始加热;
R7上没有电压时(Q1截止),Q2Vgs为零,Q2截止,发热芯停止加热。
(六)电源及指示部分
78L05将输入的加热发热芯的高电压(24V),稳定到5V,为运放提供电源,也为温度设定部分提供基准电压。
LEDG为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电源工作正常;LEDR,红色发光管指示正在进行加热。
(七)整个电路的控温过程
[attach]1803199[/attach]
a)当②>③时;①低;D1通;C1放电;⑤>⑥;⑦高;Q1通;Q2通;加热;C4充电。
b)当②<③时;①高;D1止;C1开始充电;⑤>⑥;⑦高;Q1通;Q2通;加热;C4充毕。
c)当②<③时;①高;D1止;C1达到固定值;⑤<⑥;⑦低;Q1止;Q2止;停止加热;C4放电。
C4放电完毕时,若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将出现②>③,重复abc
若达到设定温度时,将停在c,等待发热芯温度下降,直至②>③的现出,进入到a。
些电路的核心就是间歇地对发热芯进行加热,在间歇期,利用不加热的时间对热偶进行采样,判断发热芯的温度。
电路中C4、R5决定加热间隔,C4从电源电压放电到热偶电压的时间就是加热间隔;C1、R5决定每次加热时长,C1从零电压充电到固定电压的时间,就是加热时间长度。
电容充放电时时间t=R*C*ln[(V1-V0)/(V1-Vt)],
其中:V1为电容放电最终的电压(理想设定为0V);
V0为电容上初始电压;
Vt为t时刻时电容上的电压。
加热间隔就是C4从电源电压开始放电,放到热电偶的电压终止,设电源电压为24V,热偶电压为10mV。
以下为估算:
加热间隔估算t=R*C*ln[(V1-V0)/(V1-Vt)]=10K*0.01u*ln[24V/10mV]=0.778mS;
加热时间估算T=200K*0.1u*ln(2.5V/0.7V)=71.4mS。
加热的间隔和每次加热的时长将决定升(回)温速度和控温的准确性。如果加热间隔很小、每次加热时间很长,则升(回)温速度加快;但加热时间太长就会控温不精确。有的电路是减小加热间隔上做改进,职在C4上并一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进行限幅,使③在加热时的电平钳位在一个较低的范围,这样,在加热间隔时,③可以很快回到热电偶的电平,从而缩短加热间隔。
设二极管正压降为0.7V,
加入钳位二极管后加热间隔:T=10K*0.01u*ln(0.7V/10mV)=0.425mS;
快了多少倍:ln(24V/10mV)/ln(0.7V/10mV)=1.83,将近两倍。就是说加热间隔缩短了约两倍。这样升(回)温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网上另一种交流版电路:
[attach]1803200[/attach]
(八)这里顺便说一下白菜T12电源需求,由于其发热芯的直流阻抗为8欧姆,这就决定了其在不同直流电压下所需要的电流也是一定的,借一张图了解下:
[attach]1803201[/attach]
二、热电偶相关知识
热电偶,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称为“热电偶”,这两种导体称为“热电极”,产生的电动势则称为“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热电偶回路中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热电偶的导体材料和两接点的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的形状尺寸无关。
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主要按照性能分以下几种:SRBNKEJT等几种分度号。其中SRB型电极中含有铂,是贵金属热电偶。
不同热电偶分度表:
[attach]1803202[/attach]
极性组成:
[attach]1803203[/attach]
SEEBECK系数
[attach]1803204[/attach]
热电偶修正
[attach]1803205[/attach]
常用的K型和N型分度表如下
[attach]1803238[/attach]
[attach]1803239[/attach]
三、T12使用的热电偶是什么分度的?
以前也从没有注意过T12使用的是什么分度的热电偶,先进行一个测量,找到N年前的一个头子,磨去尖头,使更接近其热电偶。
[attach]1803212[/attach]
(一)外部加热测量
使用FX888焊台加热T12
[attach]1803213[/attach]
当时的室温,
[attach]1803214[/attach]
30度时,热电偶电压为0.4V,表不行阿,
[attach]1803215[/attach]
测量了上升和下降
[attach]1803216[/attach]
结果:
[attach]1803218[/attach]
(二)自加热测量
又找来一个N年前买的616控制器,草草接上,
[attach]1803223[/attach]
用三只破表测量,
[attach]1803224[/attach]
两个热电偶尽量靠近,加上保温,
[attach]1803225[/attach]
整体情况,
[attach]1803226[/attach]
室温,
[attach]1803227[/attach]
测量时,出现了在加热时,采样超量程(中间的胜利表)的情况,很难抓到准确数据。
[attach]1803228[/attach]
过程中也给C4并联了二极管,
[attach]1803229[/attach]
话说,这个测量过和太虐人,数据肯定不准,因为设定电压也会变化,不是想像中的样子,加之环境、万用表的表笔线长、板子对表的阻抗、表带来的干扰等等,只能是个验证了。
[attach]1803231[/attach]
记录了一大堆,
[attach]1803230[/attach]
结果,
[attach]1803232[/attach]
从测量情况来看,接近N型热电偶,但又比N型热电偶的塞贝克系数小一点,不知使用了什么热电偶。
又或许是测量中有各种因素影响,根本不准确。
但是,616控制器设计设定的最低电压4.5与最高电压10.4对应测量出的T12头温度是200℃和450℃,计算出的SEEBECK系数是24uV/℃,比N型的(27 uV/℃)也是小的。
这个T12的发热芯还是捡回半条命,
[attach]1803233[/attach]
这里留个坑,看谁来踩
[attach]1803236[/attach]
[attach]1803237[/attach]

616控制器就不上PDF版了
[attach]1803207[/attach]

这个周末虽然只休息一天,但还是
祝坛友们周末快乐!



作者: jpdd521    时间: 2023-4-21 11:50
非常详尽,厉害厉害。
作者: alangxl    时间: 2023-4-21 11:51
这个周末为什么只有一天?
作者: 苏州熊猫    时间: 2023-4-21 11:52
主要还是靠电路巧妙。
作者: qrut    时间: 2023-4-21 12:23
后排围观听课~
作者: msz09861    时间: 2023-4-21 12:27
认真学习中。等待授精华。
作者: wfzdm    时间: 2023-4-21 12:31
alangxl 发表于 2023-4-21 11:51
这个周末为什么只有一天?

调休啊,全国都调休啊,下一周五一假期
作者: aygcmy    时间: 2023-4-21 12:34
说的很详细,现在流行高频的了,在整个高频的出来科普一下
作者: mhtlov    时间: 2023-4-21 12:37
很系统啊
作者: aacyxjz    时间: 2023-4-21 12:54
极其牛掰哈哈
作者: 蝌蚪    时间: 2023-4-21 12:55
谢谢楼主,拆分的太仔细了,又增加了姿势量。
作者: squirrel1311    时间: 2023-4-21 13:04
有没有可以无脑入的T12焊台啊,价廉物美的那种,求推荐,谢谢
作者: aping365    时间: 2023-4-21 13:07
太详细了,辛苦辛苦!!
作者: 51522423    时间: 2023-4-21 13:17
太详细系统了,得慢慢看!
作者: 8139    时间: 2023-4-21 13:19
后排学习jf的长篇巨著,既然是系列剧,应该还有前传后传外传和番外篇吧?
作者: smz-j    时间: 2023-4-21 13:31
坐看大神的精彩帖子。
作者: lichuang1005    时间: 2023-4-21 13:35
616属实大神了,巧妙的很,用起来也还行。
作者: look_99    时间: 2023-4-21 13:53
谈经论道 , 吃准吃透, 重在实践。。。。
作者: zhee123321    时间: 2023-4-21 14:07
很是详实,思路清晰,对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感谢楼主
作者: coverme    时间: 2023-4-21 14:42
功夫够深啊
作者: 3168216671    时间: 2023-4-21 14:44
认真学习,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兔包公    时间: 2023-4-21 14:47
没空看完…先收藏起来…优秀
作者: ygz0088    时间: 2023-4-21 15:00
占个位置围观一下
作者: jbm1    时间: 2023-4-21 15:01

后排围观听课~
作者: 98078    时间: 2023-4-21 15:13
616不行,元器件缩水,而且没细调过,正版的是一分钱白光控制板,那才是95%原厂的享受,对着烙铁头用嘴一吹,迅速补偿温度跌落,红色指示灯快速闪烁,616我试过,吹过后都没反应,回温差!
作者: 家有开心果    时间: 2023-4-21 15:20
分析的真到位,花了不少心思。交流版只是用到变压器整流了,不是真正的交流到加热芯的,没用到可控硅。
现在感觉DIY的太少了,都没多少人玩了。
作者: 爱家    时间: 2023-4-21 15:35
大神的精彩帖子
作者: claim    时间: 2023-4-21 15:39
太专业了,膜拜
作者: kkkuser    时间: 2023-4-21 16:06
所以,
我还是没看懂
作者: wjf1234799    时间: 2023-4-21 16:22
还没弄白光呢,有时间琢磨一个!
作者: 石墨    时间: 2023-4-21 16:53
又理论分析又试验拍照,洋洋洒洒长篇巨著
   
楼主和焊台干上了
作者: spmk    时间: 2023-4-21 17:16
太长,先收藏再看
作者: lingyer1    时间: 2023-4-21 19:40
来晚了,先打卡再慢慢学习
作者: snowrose2000    时间: 2023-4-21 19:43
太详细了!留个记号!
作者: xjmar    时间: 2023-4-21 20:36
谢谢科普,讲解的真详细。
作者: 大姆指的小窝    时间: 2023-4-21 21:03

说的很详细
作者: hhkfdc    时间: 2023-4-21 23:41
讲的很详细,谢谢。
作者: moontree    时间: 2023-4-22 00:02
好资料,收藏了。
作者: kkdkj    时间: 2023-4-22 00:56
牛!大师讲得真好
作者: sunjun1989    时间: 2023-4-22 06:32
有套件吗。
作者: 永闯沙滩    时间: 2023-4-22 06:48

功夫够深啊。
作者: mushuiche    时间: 2023-4-22 07:12
至今还没用上数显的
作者: win2003sp2    时间: 2023-4-22 07:17
来努努学习一下
作者: 狮子968    时间: 2023-4-22 07:37
20元一个根的刀头就离谱,还好找到了6块一根的
作者: bg4ifm    时间: 2023-4-22 07:42
理论技术分析大神,耐心细致,顶。
作者: 林桥水mp4    时间: 2023-4-22 08:23
厉害,数据很详细。
作者: lishibai    时间: 2023-4-22 08:49
616是我第一个白光
作者: 好人多    时间: 2023-4-22 09:46
好帖子 只用过616还没有见过分析这样彻底的
作者: babybug    时间: 2023-4-22 10:06
太详细了,一点一点的测温度,整理图片,有耐心
作者: babybug    时间: 2023-4-22 10:07
自己做了几个T12的控制板,自以为很了解了,真没想到楼主这么下功夫,佩服
作者: wlhcq    时间: 2023-4-22 10:16
分析的很到位,大神再分析个开关部分采用NMOS管的。
作者: ccbw    时间: 2023-4-22 10:27
电路巧妙,高手讲解得很有水平。
作者: 兰陵    时间: 2023-4-22 11:36
收藏学习下!
作者: sjh_7366    时间: 2023-4-22 12:07
没玩过,学习学习。现在用的是高频的
作者: 南飞    时间: 2023-4-22 12:11
花了不少时间吧?
作者: goodday123    时间: 2023-4-22 15:16
这个帖子堪称从入门到精通,楼主辛苦了
作者: x067    时间: 2023-4-22 16:13
我有个烙铁头断了,但是可以用,复活头是有专门卖的吗?
作者: tmc422    时间: 2023-4-22 17:45
我的白光控制器都不好使了。通电烙铁头就红了。电压直接就全加到烙铁上了。我白光头现在直接用12V电源接上用。
作者: buyuliang    时间: 2023-4-22 18:32
这分析的用心了
作者: 幺幺    时间: 2023-4-22 19:19
非常厉害
作者: huowawa    时间: 2023-4-22 19:54
第一次接触到T12就是在这里,然后论坛里购了二手芯,买了616的套件做了控制板,用过后确实好用。自己拆焊个电路板玩也不用太精准的温度控制,做的套件控制板不小心烧坏了,仿照电路图自己做了几个插件的控,结合电子镇流器改的电源,一直在用
作者: 梦里见到你    时间: 2023-4-22 23:08
好!非常详尽,厉害厉害!
作者: 梦里见到你    时间: 2023-4-22 23:11
好!非常详尽,厉害厉害!
作者: 梦里见到你    时间: 2023-4-22 23:13
好!非常详尽,厉害厉害1
作者: liuhujlu    时间: 2023-4-23 08:42
资料详实,谢谢了!!思路清晰,楼主有才!!!
作者: huaziy2k    时间: 2023-4-23 08:50
牛人啊,我等只能仰望
作者: zhll0056    时间: 2023-4-23 09:49
详实,清晰,对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感谢楼主
作者: x3159    时间: 2023-4-23 12:29
认真学习中。
作者: ljlun    时间: 2023-4-23 13:38
大婶分析得真详细,赞
作者: wslq    时间: 2023-4-23 14:29
太详细了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gl542400    时间: 2023-4-23 15:32
这是实操数据帝啊这么详细
作者: 黑背    时间: 2023-4-23 15:32
没想到热电偶还那么多学问。谢谢大神科普。。
作者: 吃烧饼喝三鹿    时间: 2023-4-23 15:34

这周只放一天的假
不舒服啊不舒服
作者: jackenjoy    时间: 2023-4-23 16:28
难得的好课程,之前就一直想了解,这头就来了
作者: 月色清秋    时间: 2023-4-23 18:22
拆分的太仔细了,又增加了姿势量
作者: 如诗如画    时间: 2023-4-23 23:40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作者: 大大大虫子    时间: 2023-4-24 07:09
态度严谨,向科学精神致敬!
作者: 510916    时间: 2023-4-24 08:41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hongo    时间: 2023-4-24 10:19
可以出书了!
作者: gtomljs    时间: 2023-4-24 17:25
这操作就很牛逼了  感觉复活头挺好的  不知道价格几何
作者: xiaopang    时间: 2023-4-24 19:37
非常详尽清晰。
作者: 曾小鱼    时间: 2023-4-24 20:58
学习了,感谢大神
作者: 酒师傅    时间: 2023-4-24 21:27

616属实大神了,巧妙的很,用起来也还行。
作者: vigour2005    时间: 2023-4-24 22:08
不错的知识。支持分享。
作者: kbh    时间: 2023-4-24 22:15
太专业了!我用616总感觉回温慢,按照你说的c4加二极管也没有多少提升,请问还有什么别的建议吗?
作者: sdyaonan    时间: 2023-4-25 11:21
讲的很详细好资料,收藏了。
作者: jf201006    时间: 2023-4-25 14:12
kbh 发表于 2023-4-24 22:15
太专业了!我用616总感觉回温慢,按照你说的c4加二极管也没有多少提升,请问还有什么别的建议吗? ...

T12+616己经白菜了,不焊很大的焊点可以用的,除非是长尖头的,感觉回温慢,一般B头没什么大问题。当然要60W以上的24Ⅴ电源支撑。要是要求较高,那要重新设计电路了,采样加一级放大,提灵敏度。
作者: 一品佳    时间: 2023-4-25 15:55
专业级大神
作者: e.woods    时间: 2023-4-25 16:53
分析的很到位~楼主是个细心的人
作者: ilzeroo    时间: 2023-4-26 01:01
太厉害了!膜拜一下!
作者: yongshuo    时间: 2023-4-26 02:43
牛掰,太详细了
作者: yidaocn    时间: 2023-4-26 06:11
很详实,思路清晰,对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感谢楼主。
作者: bigradio    时间: 2023-4-26 08:46
你牛逼,是我看见分析T12最好最详细的文章。
作者: 菜鸟GG    时间: 2023-4-26 10:47
厉害!!!
作者: huang7011    时间: 2023-4-26 17:50
楼主辛苦了
作者: 温力口    时间: 2023-4-27 17:08
大婶做了我曾经想做又没有做成的事。谢谢分享。
作者: 飞向狙沙    时间: 2023-4-27 17:27
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确定是否成立。
其实616小板不太适合用来搞T12,频率太低了,T12内部导线长距离悬空,加热闪灯时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大电流导致两根线产生磁力,能听到哒哒的声音,两根导线频繁抖动,时间长了从内部就疲劳折断了,我用废过三个头,全是头部根上断路
作者: zoro    时间: 2023-4-28 11:36
膜拜这样的高手
作者: newnet1234    时间: 2023-4-28 12:03
资料翔实,解析到位。
T12烙铁头堪称经典,白菜板的自激式驱动没能把T12的性能充分发挥,导致很多人对T12烙铁产生了不够好的印象。
后面MCU版的T12性能有明显提升,功能也十分丰富。
作者: a23047    时间: 2023-4-28 17:27
谢谢大佬的详尽文章,慢慢学习。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