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初玩RISC-V MCU(CH32V103)之感觉 [打印本页]
作者: lmn2005 时间: 2023-4-25 19:53
标题: 初玩RISC-V MCU(CH32V103)之感觉
本帖最后由 lmn2005 于 2023-4-25 19:55 编辑
国产单片机近年的发展可谓是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第一次看到国产的MCU采用RISC-V的,那是在浏览沁恒官方网站的时候,那里真想跟风申请个沁恒开发板来玩一玩。所以行动了,几经周折,经过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在4月17日接到了沁恒的电话,确认了信息后,第二天开发板发货了,顺丰快递到付。
板子做工都挺不错的。下面就从CH32V103评估板开始玩起吧。
[attach]1807023[/attach]
这款板子的型号是CH32V103C-R1-1V1,板载的芯片是CH32V103C8T6。
一开始还认为那个USB typeC可以用来下载程序的,看了《CH32V103评估板说明书》,才知道这个接口只是用来USB主从设备接口的,它与USB_A是并联的,都是连接PA11(D-)PA12(D+),USB下载需要接PB6(D-)PB7(D+)。所以想用USB烧录,那不如用串口方式下载,串口方式还可以随时打印调试信息,当然,最方便的下载是用WCH Link下载器了。
编译环境MounRiver Studio V1.84是早就已经安装到电脑中的。21ic论坛中有一篇关于CH32V103C应用开发的专题文章《
RISC-V MCU应用开发系列教程之CH32V103 》,这个正好随手拈来,于是选择了 硬件I2C读写EEPROM例程试试。把压缩解压后,用MounRiver Studio打开、编译,编译速度还不错的!
主程序很简单:
- int main(void)
- {
- u8 data[SIZE];
- Delay_Init();
- USART_Printf_Init(115200);
- printf("SystemClk:%d\r\n",SystemCoreClock);
- AT24CXX_Init();
- printf("Start Write 24Cxx....\r\n");
- AT24CXX_Write(100,(u8*)TEXT_Buffer,SIZE); //写入数据
- printf("24Cxx Write Sucess!\r\n");
- Delay_Ms(500);
- printf("Start Read 24Cxx....\r\n");
- AT24CXX_Read(100,data,SIZE); //读取数据
- printf("The Data Readed Is: \r\n");
- printf("%s\r\n", data); //打印输出数据
- while(1);
- }
复制代码
WCH Link下载器还没有到手,暂时用串口下载吧。串口下载有点难,流程如下 :
1、BOOT0通过杜邦线接入3.3V电源。
[attach]1807024[/attach]
2、打开WCHISPTool 工具,选择相应串口下载方式,选择下载固件,勾选芯片配置,点击下载。
[attach]1807025[/attach]
3、BOOT0接地,重新上电,即可运行用户代码。
用串口查看打印信息,怎么只有前两行?
[attach]1807026[/attach]
而正常应该打印:
[attach]1807027[/attach]
后来通过查看电路原理图,才知道犯的是低级错误:板载24C的SDA 和SCL引脚还没有接入单片机的引脚。通过查看数据手册《CH32V103DS0》,将24C的SDA通过杜邦线接到PB11,24C的SCL接到PB10,结果完全正常。
在测试的过程,有几点想说一下:
1、沁恒单片机的下载机制独特,无论是串口下载还是USB下载,都得通过硬件方法让芯片从BOOT运行。以前玩CH552时,总想从软件方式来让芯片自动进入烧录模式,至今未果。自动下载模式有待以后再次研究。
2、烧录工具WCHISPTool如果能添加串口工具,会使用户调试更加方便些。
3、MounRiver Studio V1.84与Keil MDK使用方法基本相同,用户转型毫无障碍,一来支持中文显示,二来新建工程随即得到工程模板,方便快捷。也像VSCode一样支持函数跳转,阅读代码方便。沁恒的例程中有中文注解,咱不懂英文的中国人觉得蛮好的。
4、CH32V103与CH32F103,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代码也大同小异,所以从xx32F移植到CH32V,应该不会有大的难度。
[attach]1807028[/attach]
作者: inthsunshine 时间: 2023-4-25 20:29
risc-v凉掉了,没什么戏,intel已经退出, 想撬动arm太难,就好像手机要撬掉安卓一样
作者: 丶陪妳看流星 时间: 2023-4-25 20:34
真不错,wch还能给你寄,两年前找wch申请两个mcu到现在都没搭理我
作者: lmn2005 时间: 2023-4-26 08:31
各有各的优点吧,RISC-V 主要是开源、免费,但技术保密性应该比ARM差些。
作者: lmn2005 时间: 2023-4-26 08:35
只申请两个mcu?太少了吧,自己付顺丰邮资,有时不划算的。我认为要申请就申请开发板+MCU,这样一来,可以直接进行测试,二来自己可以打样再测试。
不过这公司赠送评估板一般面向学生群体,要不,你可以按他们说的,通过学校渠道申请。
作者: xxp1943 时间: 2023-4-26 08:57
RISC-V还是不错的,指令集架构开源,生态也比较好了,人人都可以免费设计自己的CPU
作者: 丶陪妳看流星 时间: 2023-4-26 09:36
我就是用学校渠道申请的,当时正赶上stm32暴涨,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我就想着试试国内平替,结果stm32价格都将回去了也没见他们给我答复
作者: 钟山风雨起苍黄 时间: 2023-4-26 10:51
STC的32位8051,1T 8位8051, 芯片,实验箱,核心功能实验板都是 【免费+包邮送】的
作者: lmn2005 时间: 2023-4-26 10:53
这就会导致各个厂家生产的MCU不能代替其他厂家的,就连烧录器,也可能会专“机”专用了。不像ARM系列的,通用性很强。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