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标题: 1983的手提电脑~Osborne Executive,世界上第一台便携电脑的接班人 [打印本页]
作者: cxw2008 时间: 2019-6-6 11:09
标题: 1983的手提电脑~Osborne Executive,世界上第一台便携电脑的接班人
这是在硬件博物馆新家的第一帖,1983的手提电脑 Osborne Executive,重达13公斤
当初定位为商用机器,下面是网上当初这款机器1型的宣传海报
[attach]230530[/attach]
[attach]230539[/attach]
Osborne 1是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脑(笔记本雏形),于1981年4月由Osborne公司发布。
该便携电脑重达24磅(约11.34公斤),售价1795美元,使用4MHZ的处理器,64kb内存。
之所以成为便携式计算机是因为它设计了一个超袖珍的内置显示屏,
当然这个显示器是显像管(5寸单色显示器)技术而非LCD(Lig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它内置了两个5.2英寸软盘驱动器,这台计算机采用CP/M操作系统,
装有Wordstar字处理软件、SuperCalc电子表格软件、微软MBASICx软件等。(来自百度百科)
[attach]230378[/attach]
迫不及待拆开了包装,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被这个体量惊到了
[attach]230379[/attach]
外观就像一个大旅行箱
[attach]230317[/attach]
[attach]230318[/attach]
我收到这款是后期加强版,最显著的变化是5寸单色显示器升级为7寸,两个全高软驱升级
为半高软驱,机器正面左边是两个低密软驱,中间7英寸单色显示屏,右边电源位
[attach]230315[/attach]
基本配置如下
[attach]230319[/attach]
[attach]230311[/attach]
通电可以正常开机,用机器自带启动盘可以引导
[attach]230327[/attach]
[attach]230288[/attach]
拆开进行清洁维护,拆掉前面板后的样子
[attach]230293[/attach]
翻过来看上面是主板
[attach]230291[/attach]
中间是复位键、右边是复合视频输出接口
[attach]230289[/attach]
[attach]230426[/attach]
拆下软驱固定在一个有金属屏蔽的盒子里
[attach]230428[/attach]
软驱背面和普通的大软驱有明显区别,但接口一样
[attach]230429[/attach]
ALPS 单面160K软驱
[attach]230307[/attach]
拆掉主板后的样子
[attach]230309[/attach]
主板供电和软驱数据线接口
[attach]230292[/attach]
电源内部成色还很新
[attach]230294[/attach]
主板正面
[attach]230301[/attach]
主板背面
[attach]230299[/attach]
[attach]230296[/attach]
内存版固定死的没有拆 124K RAM
[attach]230305[/attach]
内存板接口
[attach]230303[/attach]
显示器调节按钮
[attach]230295[/attach]
CPU Zilog Z80A @ 4.0 MHz
[attach]230434[/attach]
随机附带的 WORDSTAR 字处理软件磁盘
[attach]230431[/attach]
放入软盘可以正常运行
[attach]230427[/attach]
重新装好后开机
[attach]230433[/attach]
软盘取出后开机停留在这个画面,提示放入系统盘
[attach]230432[/attach]
[attach]230313[/attach]
[attach]230430[/attach]
[attach]230475[/attach]
初步测试可以运行CP/M,Wordstar,MBASIC等软件
CP/M是世界上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1974年发布。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CP/M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可是因为在向16位CPU的转化上错失机会,在以IBM的PC/AT以及兼容机机为中心的16位PC市场上,惨败给Microsoft的MS-DOS、从而从市场上消失。
相关阅读:
1981的手提电脑Osborne occ 1 computer拆机展示
作者: yich 时间: 2019-6-6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uangqu 时间: 2019-6-6 11:59
很神奇,几十年前的软盘竟然还能使用
作者: yyj_xz 时间: 2019-6-6 12:08
在CP/M系统下做过BASIC语言的应用。。。。很久的历史啦!
作者: lorn丁 时间: 2019-6-6 12:11
我就静静的看
作者: geekehuang 时间: 2019-6-6 12:31
很古老的东东
作者: 壹筒江湖 时间: 2019-6-6 12:37
小心别拆坏了,古董啊!
作者: solarshen666 时间: 2019-6-6 12:45
这成色这么好,可以收藏了。:lol:
作者: cxw2008 时间: 2019-6-6 12:58
壹筒江湖 发表于 2019-6-6 12:37
小心别拆坏了,古董啊!
只简单拆了下,不会有问题,拆了不少老机器了。
作者: dipeng 时间: 2019-6-6 13:19
厉害了,里面和新的一样。
作者: cushion 时间: 2019-6-6 15:17
謝謝樓主分享,
沒有啦?
意猶未盡啊。
作者: xueyuking 时间: 2019-6-6 17:13
现在5寸的软盘可不好找啊,能保存到现在的,都是有历史的了。
作者: gu_572101993 时间: 2019-6-6 17:41
我去,楼主你好厉害。佩服佩服。
作者: yufei8051 时间: 2019-6-6 18:25
这可真有历史了
作者: sunnyquan 时间: 2019-6-6 19:22
当年提着出门一定酷得不得了!
作者: wfs2005 时间: 2019-6-6 19:22
这么新的老电脑,这的是很不错,值得收藏。我这不收藏主机的都看着眼馋。
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图中这个不是CPU,楼主再往旁边看看,CPU应该不会太远。

https://www.mydigi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030
作者: aacyxjz 时间: 2019-6-6 19:41
真有意思,谢谢分享,当年的高级货
作者: hlhu795 时间: 2019-6-6 21:47
谢谢分享!这老古董多少钱买的呀?
作者: 后海 时间: 2019-6-6 22:31
83年,那个时候俺这里连电视机都还有不起。
作者: sadfun 时间: 2019-6-6 22:40
谢谢分享~真的是长见识了
作者: 进士小站 时间: 2019-6-6 22:50
DOS 操作系统
作者: lmy2003 时间: 2019-6-6 22:52
接插件到现在都没什么变化
作者: cxw2008 时间: 2019-6-7 00:57
CP/M系统,DOS的前身
作者: xiaopang 时间: 2019-6-7 01:40
83年我家刚有电子管收音机,犹如宝贝一样的使用。
作者: oscillator 时间: 2019-6-7 02:53
对这个橙色CRT非常喜欢
作者: 迈克老狼 时间: 2019-6-7 10:35
楼主可以开一个展览馆
作者: jxxgqbpan 时间: 2019-6-7 11:22
够老的,谢谢分享!!!
作者: hainanhaibei 时间: 2019-6-7 11:35
dir、deletree、cd、usdos、foxbase……
作者: zidian 时间: 2019-6-7 15:55
看配置介绍,这个Z80A就是CPU啊,4Mhz频率
作者: zidian 时间: 2019-6-7 15:55
比DOS还老的系统
CP/M是世界上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1974年发布。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CP/M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可是因为在向16位CPU的转化上错失机会,在以IBM的PC/AT以及兼容机机为中心的16位PC市场上,惨败给Microsoft的MS-DOS、从而从市场上消失。
作者: 元气满满春~ 时间: 2019-6-7 17:14
这可真是古董了
作者: 邪恶海盗 时间: 2019-6-7 18:13
技术发展真是不可思议...
作者: wfs2005 时间: 2019-6-7 21:08
这个Z80A并不是CPU,只是配套的芯片。
为了严谨,我又问了一下CPU收藏的大神,再次确定了这个并不是CPU。
只有Z80A后面带有CPU字样的才是CPU,别的都是配套芯片。
我又仔细看了下楼主的板子,确实没有发现其他像CPU的芯片。不过我在“显示器调节按钮”这张图里,发现藏在内存板下面有一个DIP芯片疑似Z80A CPU。内存板是可以取下来的,楼主方便的话取下来看看就清楚了。
作者: gwll 时间: 2019-6-7 22:10
那块Z80A就是CPU,内存板不用拆,上面是没有CPU的。
作者: sushilang 时间: 2019-6-8 01:05
当年天价的电脑啊。
不得不感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太快了,太厉害了。
作者: wfs2005 时间: 2019-6-8 08:53
那个Z80肯定不是CPU,你认错了。
我是说内存板下面的主板上有一个DIP芯片,被内存板挡住了。
作者: bboroo 时间: 2019-6-8 14:27
被这个软盘的寿命吓到了。
作者: zhkrid 时间: 2019-6-8 20:37
当年的高科技 现在一个10块钱的单片机就能完成了
作者: 守夜人 时间: 2019-6-8 22:27
如果可以,最好把软盘做镜像备份,万一以后原盘坏了也好恢复。
作者: taotao002 时间: 2019-6-9 10:16
楼主神通广大,这货都能弄到,长见识了,好好收藏~
作者: ai57124 时间: 2019-6-9 15:03
当时的价格一定不便宜把
作者: qw520061059 时间: 2019-6-9 15:14
厉害了 这种东西都能搞到
作者: liuhua0620 时间: 2019-6-9 18:13
以前的技术,pcb线路如何跑?这么多元件还双层板
作者: samhrc 时间: 2019-6-9 18:49
当年这个机器应该是秘书提着的。
作者: Harry_2005 时间: 2019-6-9 22:31
gwll 发表于 2019-6-7 22:10
那块Z80A就是CPU,内存板不用拆,上面是没有CPU的。
我赞同33楼兄弟的观点,那个lC应该是IO,而不是cpu,Cpu应该是内存下的那个
https://www.mydigi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030
作者: freebsd 时间: 2019-6-10 00:22
品相超好,这个也是个情怀。cp-m操作系统,DOS以前时代
作者: tigerzq 时间: 2019-6-10 08:18
就想问一下,使用CP/M系统是哪一年?
作者: cnhonker 时间: 2019-6-10 08:48
我记得好像AB钙也有这么一台,但是成色没这么好,最后用双氧水漂白了外壳
作者: akert 时间: 2019-6-10 08:59
不得不佩服电子业先驱的智慧
作者: se7ens 时间: 2019-6-10 09:45
可以阿,我家的黑白电视是85年买的,没想到便携式电脑在83年就面世了:biggrin::biggrin::biggrin:
作者: sblinux 时间: 2019-6-10 09:56
Z80就是CPU,它是在51系列之前的主流CPU
作者: 13582653967 时间: 2019-6-10 10:35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作者: yyj_xz 时间: 2019-6-10 14:28
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
作者: tigger09 时间: 2019-6-10 16:18
软盘要备份哦。软盘很容易坏的。
作者: iwant2see 时间: 2019-6-10 17:15
Z80 cpu 是有标cpu字样的,这个是SIO。参见系列芯片有:
Z80-SIO: Serial Input / Output Controller
Z80-CTC: Counter Timer Circuit
Z80-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
Z80-PIO: Parallel Input / Output
Z80-DART: Du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 Transmitter
Z80-SART: Single Asynchronous Receiver / Transmitter
作者: iwant2see 时间: 2019-6-10 17:24
本帖最后由 iwant2see 于 2019-6-10 17:39 编辑
z80的cpu很常见,除了少量型号外,厂家很多,一般都是标z80 cpu,还有一种mostek产的 标MK3880,还有一些nec、sharp的其他标法就不说了,另外还有兼容的 NSC 800 也是类z80的cpu, NSC800多用于工业,还用于AMX-30E 坦克
作者: iamzzl 时间: 2019-6-10 17:56
快看看机械键盘是啥轴的:lol:绝对的良心!
作者: ytqdq 时间: 2019-6-10 21:06
能不能找到CPM系统下的磁盘镜像软件?能不能买到160K的软盘?后期的1.2M5寸软驱能不能读160K的软盘,这些都是问题。
作者: 守夜人 时间: 2019-6-11 06:27
硬件好处理,软件千斤难求啊。即使找不到一样的硬件,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处理,如果没有软件,再多的方法也没用。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寻找一样的软盘,做一套备份,以防万一。我曾经备份过一张单面双层的D9光盘,等后来找到D9空白盘时,刻录废了好几张,D9盘很贵的,最后查明原因是最初的备份出了问题。
作者: yyj_xz 时间: 2019-6-11 07:53
现在这一套东西有外国牛人做成一个比信用卡大小的了!当然是跑DOS系统: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663397
作者: aa462529 时间: 2019-6-11 08:43
质量优秀,现在买的DVD,两三年就丢数据了。
作者: hhwhan1977 时间: 2019-6-11 08:56
是啊是啊,居然开机了!
作者: qijun68 时间: 2019-6-11 09:23
不用赞同,那个就是CPU -Z80,与8080基本同年代的单板机,国内类似的是中华学习机,如果想运行CP/M操作系统,需要插卡,CP/M卡上就是Z80.
作者: 白发老头 时间: 2019-6-11 10:47
看看主板,好多好多的芯片,
作者: cj8510 时间: 2019-6-11 13:07
这么久了,成色竟然还这么好!没有散热风扇就是干净。
作者: sjtx1971 时间: 2019-6-11 13:17
是我老了吗?我怎么觉得这造型放现在也不难看:titter::titter::titter:
作者: ksd 时间: 2019-6-11 15:34
本帖最后由 ksd 于 2019-6-10 19:36 编辑
里面的电源好像和我手头的一个挺像,原件的布局很像。我的电源当时拆了两台古董电脑里的,是一根视平线接的单绿色屏。国营单位,给他们做win95无盘网络系统,发现没拆箱的电脑放了20年,当垃圾处理。:shocked:
作者: litenglai 时间: 2019-6-12 00:35
真佩服楼主,拆了还能装回去。这个买来花了多少钱呢?
作者: ww2cn 时间: 2019-6-12 18:10
古董了,还保存得这么好,想当年这才是真的奢侈品
作者: xuguangqi08 时间: 2019-6-12 21:42
时代进步的轨迹呀
作者: madaxiazi 时间: 2019-6-13 09:41
13公斤的重量,健身办公两不误
作者: julius807 时间: 2019-6-13 16:37
卧槽。。。。。那年我三岁。。。。万恶的美帝就有这样东西了。。。
作者: LL. 时间: 2019-6-14 16:57
这么古老的还能开机,绝对厉害
作者: hotboy1981 时间: 2019-6-15 08:17
谢谢您的分享呀。长知识了。
作者: nsynet 时间: 2019-6-15 21:52
软驱现在好像有虚拟软驱,可以替代掉以前的实体软驱,楼主可以找下,否则软驱软盘太容易坏了,
作者: jkui 时间: 2019-6-16 10:25
握了个草这么牛逼的古董,能做什么介绍一下
作者: 无芯修机 时间: 2019-6-16 11:17
那根蓝头的软驱数据线十分抢眼!要知道IDE Ultra ATA/66规格80芯蓝头数据线可是1998年以后的产物,厉害!
作者: toopoo 时间: 2019-6-17 19:52
厉害厉害
当年的PCB就做得那么规整
作者: 岡崎朋也 时间: 2019-6-17 23:02
楼主能把这个系统和软件的磁盘做成景象共享出来吗?很想研究一下
作者: 大灰狼dhl 时间: 2019-6-18 10:19
你说的那个电脑我90年代初工作的国营大企业就有一台,扔计量科仓库没人管,我没事也摸摸,不知道怎么玩,后来出差靖江某电脑配料机厂,请教攻城狮,攻城狮给了几张5寸软盘,有dos引导,有几个小游戏,回来玩的不亦乐乎,可惜在辞职跑路时没顺回来。不过那时我已经有一台奔腾麻麻叉166!相比MMX这玩意就太落后了。
好像在80年代我国是买不到Z80的,90年代才有,同时期还有一个更牛X的CPU是:MOTO罗拉68000,巴统对我国禁运!
作者: smxb33 时间: 2019-6-18 17:48
楼主,如果 面板 发黄了,建议用 安利清洗一下 , 非常 好用!我试过!
作者: bluekelan 时间: 2019-6-19 09:39
比当年的老机器价格要贵吗?
作者: 道幽亭静 时间: 2019-6-19 16:28
第一次见到这么古老的手提电脑,也第一次见到5寸的显像管,感慨啊。
作者: 穿云 时间: 2019-6-21 10:52
收藏级的东西保存的真好
作者: 小城故事 时间: 2019-6-23 00:30
我还有好几盒未开包装的5寸的软盘(IBM的)有需要献出
作者: 小城故事 时间: 2019-6-23 00:34
当时的CUP需要 协CPU辅助 也就是打架亲兄弟的意思。
作者: Horizo 时间: 2019-6-29 09:26
用来干啥事?
作者: 毕加索 时间: 2020-2-22 14:48
楼主,指点下怎么用cf卡安装95
作者: 岡崎朋也 时间: 2020-4-23 21:10
软盘能拷贝出来做个备份吗?这样保存会更稳妥
作者: whgf 时间: 2020-4-24 08:45
这真是老古懂!真机很难看到。
作者: 陈满神 时间: 2024-2-8 08:57
老帖了,看了楼上关于是否是cpu芯片的话题,抱着学习的态度查询资料,确实sio是串口通讯芯片,是可以编程的,用于将cpu指令和外围接口通讯。从正常电脑分析,cpu都是挨着内存的,所以真正的cpu是内存板下面那个,样子和位置都非常吻合
欢迎光临 数码之家 (https://www.mydigi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