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685|回复: 45

[电源] 拆解指南车6V~12伏汽车智能充电器(KTB-BC180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1 11:11:5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哥 发表于 2019-4-11 10:54
忘记说了,搞特价18块八买的

这么快就拆了,我的还在路上,我买了带液晶那款的。18块不算差了,用料还可以。平常这个价就能买到个喷雾器或者摩托车的充电器,比这简单多了。关键技术在控制板上。就相当于个自动控制的可调电源了。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12 收起 理由
多多哥 + 12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21:1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11
不算差啊,该有的都有了,还有继电器输出看来充满可以完全切断电源,整流桥也是比较有料,还带液晶显示的( ...

修复估计是输出脉冲电流。看不到,应该能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35:2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28
没有看到输出部分有脉冲的电路

光耦反馈部分应该有。控制电压不就有脉冲了,稳压后再控制电流效率不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37:17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33
不可能吧,返利也就四块多

太吓人了吧。我买的更贵,6,12,24v那个,带液晶显示。想来电路也差不多,等到了拆掉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40:4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37
光耦反馈跟脉冲不搭噶,那个是调整占空比的

我觉得是靠单片机控制反馈部分的分压比,改变输出电压来实现脉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45: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41
很显然零件应该差不多,实际上电压就是调整输出反馈电阻阻值罢了,整流桥是3A的,可以通吃所有的电压了, ...

带24v输出的变压器次极匝数数可能有点区别,毕竟调压范围大了。输出滤波电容耐压也可能不同。再就是多个液晶屏,成本其实差不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11:48:41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2sun 发表于 2019-4-11 11:42
单片机?图上没看到。。。

要数码管显示,还要控制,难道只是个电压表。肯定要用到单片机了。另一块板上肯定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21:26:4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哥 发表于 2019-4-11 21:24
也是带液晶显示的呀,这款都有,带液晶显示的呀

数码管和液晶区别很大的。你这个是红色数码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21:34:3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哥 发表于 2019-4-11 21:29
这款都是带有液晶屏的呀,18块八的,另外两种是多十块的,都是一样的,外壳都是一样的,液晶显示屏选是电 ...

内部结构基本一样,18这个最合算。贵的那个多个24v功能,也没多大用。显示屏看起来高级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21: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哥 发表于 2019-4-11 21:41
不太懂,你这样一说,有可能是的,最低档的是数码管,数码管应该也耐用的啊,液晶屏的估计,还是用斑马纸 ...

还算良心,不是斑马纸,也不是导电橡胶,焊接的那种液晶屏,是比较耐用的那种。但是正面没有另外加保护壳,万一磕碰一下屏碎了就悲剧了。液晶的不插电也显示不了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4 12:37:22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bottlove 发表于 2019-4-12 12:02
我也是用摩托电池测试,前面有5-10分钟自动检测电压的是时间,如果不按按钮,就是70w功率,电瓶直冒泡,按 ...

我试的也是这样。电瓶在接近满电的时候,刚插上电源的几分钟气泡尤其明显,声音很大。电瓶没电,或者只有一半左右的电量就好很多。显示电压电流后就正常了。充电终止电压14.8v,完全正常。开始有个对电瓶的测试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 12:19 ,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