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066|回复: 156

[1970] 采用磁芯存储器的国产台式计算机不完全拆解:南华√161&YunLing103&红旗7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2 08: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电路图都画出来了,能复刻一个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轻烟 发表于 2023-3-22 13:09
磁芯存储器的原理还不太清楚,那些磁芯是软磁还是硬磁的?

当然是硬磁,断电后要保持磁性才能保存住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kidsun 发表于 2023-3-21 15:21
佩服当年生产这玩意的工人们,真是瞎眼睛的活儿啊,导线还是同一种颜色,能知道每一根焊在哪儿,真牛 ...

一根一根的焊,有接线图确定每根线的两端焊在哪里,最后测试完再理顺绑扎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roov 发表于 2023-3-21 14:01
想当年我老妈在社办厂的时候,就是干穿磁芯这个活的,她说干一天下来头昏眼花
...

全世界的磁芯存储器都是找女工穿线的,男人干不了这个精细活。IBM的磁芯后来转包给东南亚的女工干,工艺做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yd521571 发表于 2023-3-21 17:51
当时至多也就是按字节存储,说白了,这机器存储也就几百字节吧!

几百位,折合字节只有几十字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孤云feng 发表于 2023-3-21 19:54
可见当时国内的技术还是有的,现在怎么就差距这么大了

当时的差距不比现在的小,这些计算器是国内70年代的产品,其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当于美国IBM惠普50年代中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hf2662 发表于 2023-3-21 20:22
比所谓的瓷器有意义100倍,中国的计算机、光刻机曾经辉煌过,不过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

比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其实是有很大差距的,基本上也是20年左右的差距,只不过当时国内根本就没有批量进口的美国产品,所以国人对技术差距也没有直观比较。这些计算器是国内70年代的产品,其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当于美国IBM惠普50年代中期,美国70年代的计算器都已经实现单片集成电路袖珍型的科学函数计算器了,CPU芯片也已经大量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yinghh 发表于 2023-3-22 09:34
歪日她dei呀,当年前辈们是如何用这玩意儿算出原子弹氢弹的啊,难以想象

做原子弹的时候连这玩意儿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22: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hukuns 发表于 2023-3-23 10:58
当时再坚持发展几年手搓cpu也指日可待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CPU Intel的4004就是手搓的,基本上是意大利物理学家Federico Faggin一个人完全手工画出了生产4004的所有光刻掩膜版图,为了能画下近2000个晶体管的版图,他用了一间屋子那么大的纸趴在上面画。

当时中国国内的集成电路技术手搓不出来这个规模的芯片,只能做有几个晶体管的小规模集成电路,而且当时也完全没有这种概念能把一个CPU完全做在一个芯片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5 22: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603599910 发表于 2023-3-24 12:32
byte级别的了,还好现在是数字技术要不然电子从业人员要辛苦好多啊.

这个计算器也是数字技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5 2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gtf216 发表于 2023-3-25 13:32
非常感谢楼主付出的巨大精力来还原设备,即使放到今天,如果没有光刻机,制造一台3块钱的计算器,也是难度 ...

计算器用10微米(10000纳米)的光刻工艺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9 23: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dh20042520 发表于 2023-3-28 12:58
据说在曾经的某个年代,中国的光刻机技术还曾经和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过呢 ...

那是在没有光刻机的时代。在平面半导体工艺刚刚发明手工设计制版手工曝光光刻的阶段(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的水平基本是差不多的,也就是都是刚起步还没有专业化的时代,如果硬说的话可以说那时候中国的光刻机技术还曾经和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但是真正的业内认识都知道即使那时候差距也有多大。美国开始把半导体设备专业化规模化之后就完全不在一个赛道上了,因为工业基础技术储备差距太大了,美国只要想做到极致的东西以它的工业基础是绝大部分国家无法相比的,更别说中国了。

现在有一种论点,当年如果我们不引进技术靠自力更生的话现在就会和世界先进水平一样了,因为当年差距不大。其实没有引进技术没有这些年的对外开放和学习而靠闭门造车式的自力更生的话,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只能更低,不可能更高。引进技术学习就是利用全世界的聪明大脑一起帮我们进步,放弃大部分最聪明的大脑单干只能是越来差距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9-17 02:39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