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697|回复: 147

[电路] 宝马新三系后排Type-C充电模块拆解,准备升级成双口PD协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 16: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szy 于 2023-4-9 01:40 编辑

前段时间使用Power-Z USB PD诱骗器,测试了新三系上面的3个Type-C接口。
3个口都只测试到了5V/3A Type-C和DCP两种充电协议,没有测到PD协议。
由于5V/3A 15W的功率给手机充电较慢,于是打算拆下充电模块,测量PCB尺寸并自己画一个带45W PD协议的PCB,来替换原车PCB。

(本贴的说明文字在图片上方)
这是BMW新三系的后排空调面板,以及两个Type-C充电口。拆解时需要使用塑料撬棒,从缝隙撬开。
刚开始不敢用力拆,怕把卡扣掰断了,后面证实需要大力出奇迹。


拆下空调面板,两组连线分别是空调控制器的CAN总线,和充电模块的电源线。



拔下插头,插头是美国泰科TE生产的,印有BMW标识。



拆下来的充电模块,很小。



拆下前端黑色外壳,主体部分由两颗T6螺丝钉固定。



从侧面可以看到,PCB侧面采用铜包边设计,并镀金,以减少EMI辐射。



充电模块前端的黑色外壳,图案部分是透光设计,使用LED照亮。



黑色外壳反面,有导光板,便于灯光均匀分散。



拆下的铝合金压铸件外壳。



露出内部PCB.



外壳上面有AlSi12Cu1(Fe) 标识,铝合金外壳具有一定导热和屏蔽性能。



PCB正面,可以看到两路输出共用一个4R7降压电感(右下Type-C接口已经用风枪拆下)



PCB背面。



从输入侧看起,输入端有电容和丝印BZ的TVS管



丝印BZ的TVS管实际是SMBJ24CA,是26.7V击穿电压的TVS,用于吸收尖峰电压以保护后级器件



丝印4401的输入防反接MOSFEF



防反接电路如下图,左侧是电源输入。
当输入电压为正12V时,MOSFET S极电压为12V,G极电压为0V,满足P-MOSFET导通条件(Ug - Us < Vth,Vth通常为-2V左右);
当输入电压反接,为负12V时,MOSFET S极电压为0V,G极电压在0~12V之间,Ug - Us = 0~12V > Vth,不满足P-MOSFET导通条件,MOS截止并保护后级元件。


输入侧的一些元件,控制LED灯。



输入侧的EMI滤波电感,和电容组成pi型滤波电路。



输入侧的6.8uH EMI滤波电感。



输入侧的56uF 25V滤波电容。



56uF 25V滤波电容实际是Chemi-con公司的产品,通过右下角印字来识别(HD表示HHXD系列),见下图:



实际型号如下,ESR仅有50毫欧。



拆开之前就预料到了,会用我们公司的芯片。
使用了MPS的MPQ4488B充电芯片,集成5V Buck和两路输出限流,不带USB PD协议。



侧面的焊点。



MPQ4488B的功能介绍。



MPQ4488B的效率图,数据手册的链接如下:
https://www.monolithicpower.cn/c ... 1/document_id/9942/



4.7uH合金电感,用于MPQ4488B 5V降压。



输出端的固态电容。



固态电容实际是Chemi-con公司的产品,通过左上角印字来识别(F表示APXF系列),见下图:



实际型号如下图,ESR仅为20毫欧,是优质的电容。



Type-C接口特写。



Type-C接口的焊点,一排12个,共两排。



Type-C接口特写,为24pin,满pin设计。



拆下Type-C接口之后的焊盘。



拆下的Type-C接口,带有橙色防水胶圈,可防止车辆的后排充电口进水。



PCB侧面铜包边设计,并镀金。



PCB侧面2.



从PCB侧面可看出层数为4层,能看到内层的铜箔。



将PCB拍照并导入PS,使用魔棒工具去掉背景。



拍照时PCB可能会有轻微歪斜。新建参考线,并使用CTRL+A  CTRL+T自由变换工具,来旋转PCB,使得PCB和参考线对齐。



在Sprint Layout软件里加载PCB图片,调整DPI使图片尺寸合适(可以参考Sprint Layout里的标尺)。



对照着PCB图片,画出PCB外轮廓(对比了画出来的轮廓和游标卡尺实测的尺寸,误差仅0.2mm以内)。
配合游标卡尺来修正,使画出来的PCB尺寸尽量精确。


开始画PCB,使用了60W的Buck-Boost变换器,配合PD控制器实现单口45W PD,双口27W+27W PD.
如果PCB因散热不好而过热,还可以自动降低输出功率,以将PCB温度限制在合理的值。
下图是元器件排列的草图,做好之后再新开一贴。



总结:BMW新款三系的后排充电模块,采用了成本更高的铝合金外壳,以及PCB金属包边和镀金工艺;内部采用知名品牌的元器件,如日本化工Chemi-con的固态电容,MPS芯源系统的主芯片,以及直流电阻较小的一体成型合金电感,做工十分优秀。模块可输出双路5V/3A,总功率30W,可为后排乘客的手机进行充电。不足之处是不带有PD协议,给手机充电速度一般,如果更换PCB,改装成带PD协议的充电模块,则充电速度会有很大提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18家元 +358 收起 理由
stdzlqz + 20
沙漠臭屁虫 + 20
亚历山大 + 20
snowrose2000 + 20 謝謝分享
caixinqiang + 20 謝謝分享
zto中通快递 + 18
2n3055 + 20 謝謝分享
qrut + 20
cushion + 20 原創內容
kkdkj + 20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打赏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8: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panmouse 发表于 2023-4-2 17:22
照片拍的很清晰,赏心悦目!那个软件可以根据电路板照片生成电路图?

电路图是自己画的,软件只是把PCB照片显示在背景层,方便照着画。
可以参考坛友的帖子
https://www.mydigit.cn/forum.php ... mp;highlight=SPRI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8: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zsq 发表于 2023-4-2 17:24
楼主也是高手,应该是做FAE的?

我是做AE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kinjiyou 发表于 2023-4-2 17:52
MPS方案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这玩意目前国内芯片能有全套自主品牌方案了,IT民用(USB)接口非车用, ...

对,16pin母座已经可以支持USB2.0和QC了,PD也可以支持(因为有CC p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jpdd521 发表于 2023-4-3 08:02
汽车保险丝一般是10A,
充电器单个60W,两个就是120W,
如果是熄火状态电瓶电压低11V的话,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目前用的是基于MCU的PD控制器,两个Type-C都插上的时候,自动降低功率到45W+45W,这样输入电流是8A。
由于是汽车应用,PD控制器固件里有欠压检测,低于11.5V就降低功率到15W+15W了,先试试这版固件的效果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2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alangxl 发表于 2023-4-3 11:51
60W应该用不了这么大吧,有个二三十瓦差不多了,车上12V供电,如果上60W电流都上5A了 ...

先看看60W的发热怎么样,如果不合适,还有个45W的备选固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23: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autusun 发表于 2023-4-3 12:30
专业就是专业,这些丝印个个理得清楚!
另外,设计时还应查一下车的电气手册,避免U口的线路过载烧 ...

有空的时候拆开保险盒看一下,如果是10A的保险就可以,不然只能做功率小一点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2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qrut 发表于 2023-4-3 16:00
图片拍的很清晰,就是楼主帖子里4401 mos应该不是防反接的,看图片mos栅极被两颗电阻分压接于正负电源之间 ...

下图里的那个防反接电路,左边VEM3实际上是电源输入端,右边的VIN才是电源输出端,接后级DC-DC VIN。
反接的时候,电源从VIN -> VEM3,这时候MOSFET体二极管是阻断的,可以防反接。
后面我把图片改一下,把左右两边的标号分别改成VIN和VOUT,看着更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0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dukecheng 发表于 2023-4-4 20:14
这个做工材料真的很好!新画的板子可把散热连到外壳上,120W都没有问题。

我也是这么想的,PCB边缘不覆盖绿油,就可以接触外壳来散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0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rose2000 发表于 2023-4-4 20:59
什么设备拍的?微距这么好。。。

红米K30至尊版,微距模式拍的,这手机有个500W像素的微距摄像头,拍PCB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cassette 发表于 2023-4-4 12:59
输出功率90W 貌似12V入口处的连接器容易发热

连接器确实容易发热,我打算把测温的NTC放连接器旁边,温度高了就降PD功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30 0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23-4-17 23:56
除了不支持PD快充,对得起BMW这个标!请教楼主,TYPE-C母座拆卸风枪温度多少较佳 ...

因为板子是无铅焊接的,所以温度需要380~400℃,建议从板子的背面吹,这样不容易吹化Type-C母座的塑料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8 11:31 ,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