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021|回复: 37

[电动] 充电钻夹头旷量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5 16: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ck017 于 2019-4-25 17:09 编辑

见坛友推荐,跟风拍了个活动款哲登12V单速充电钻用来折腾。手头已有好几把充电批、充电钻了,原本想再买把备用拆件也好,因为无论是电机、夹头,还是调速开关随便一个单买加运费都要一二十元,更不用说电池包了。收到后发现这货外观做工、尺寸握感还真不错,总体感觉不在另外几把之下(因为基本都是些外贸、库存货)。上钻头开机试了一下,同心度居然很好,三把充电钻中可以算老大,这也可能是新品尚无磨损的缘故。用手晃了晃夹头,轴向旷量最小,径向旷量尚可,但问题来了:这货的周向旷量,或者叫自由行程吧(也就是用手握住夹头尝试顺时针、逆时针来回旋转)竟然有接近45度的圆周角度,相较于其他几把充电钻/批,明显偏大很多。常规分析,这种现象应该是变速箱齿轮齿间间隙过大所致吧,不知我这把是个例还是这款电钻都是这样,电钻到手的坛友能否也实验一下?
有些担心这把电钻的变速箱内齿轮是否有掉齿,甚至极端情况下会不会漏装一个小行星齿轮。
:titter:
就是这款充电钻:

轴向、径向、周向示意图(网上找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10 收起 理由
aacyxjz + 10

查看全部打赏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7: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verv1998 发表于 2019-4-25 17:14
我的虾牌用了一年了现在也是这样

低端电钻齿轮精度、硬度都不怎么样,时间久了会出现磨损,应该属于正常。但新电钻似乎不应该那么明显,我对比了其他几把旧电钻,感觉周向旷量也就10度左右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有几位坛友谈到主轴锁的问题,那东西多见于大牌子、高端货吧?大多数小品牌便宜货一般都没有主轴锁定功能的,因为手拧夹头电机会跟着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4: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建钣金 发表于 2019-4-25 21:09
正常的  没有自锁功能

应该与自锁没有关系,是输出轴与电机轴之间的变速箱旷量(自由间隙)太大。再次进行了对比,同档次其他充电钻,轻轻用手正反向旋转夹头时只有很小的旷量,甚至几乎感觉不出来,而这一把差不多能空转1/8圈后才能使内部齿轮咬合。这样,每次启动充电钻时,特别是换向后再启动时,各齿轮应该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2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y.q 发表于 2019-4-26 19:54
扭到齿轮咬合后用力试下能不能带动电机转就知道是不是主轴锁了,

这一点早就明确了:这电钻肯定没有主轴锁。因为扭到齿轮咬合后,不论是正转还是反转,夹头都可以带着电机转子转动。其实,不光这款,大多数低端电钻好像都没有主轴锁。
现在感到别扭的是,在扭到齿轮咬合之前,每次都要经过一个很大的自由行程间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21: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_c 发表于 2019-4-26 20:55
还有一个现象,我试的几个电钻中有三个是双速的,按说低速挡多了一级减速,间隙应该大很多,但来回换挡比较 ...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关键是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谢谢。
我也是在对比了手头5把充电批、充电钻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的(还有3把交流电钻因为其变速齿轮级数比充电钻/批少而没有做对比),尤其是一个几年前在论坛热过一阵子的外贸款,基本与你所说的那把工匠牌的一样,甚至连5度的旷量都没有,而那货的一级行星齿轮还是尼龙的且已经出了不少力了。我已经把这把老电钻拆开开始研究了,但由于拿不准是不是质量问题,刚到手的哲登暂时还没有拆。看了你的对比实验数据后,基本可以认为周向旷量大一些应该也不算是奇怪现象了。下步准备再把哲登彻底拆解了,对比后应该能找到现象原因的。初步断定,根源应该在输出轴和扭力调节机构那位置,至少可以排除变速箱内齿轮的齿间间隙这一可能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22: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花印象 发表于 2019-4-26 20:55
楼主这么问的话,就知道楼主说的,手头已有好几把充电批、充电钻了。是吹的。 ...

看你这心态,应该不是真正的DIY爱好者,老坛友有几个没有一堆电子垃圾的?再说了,本坛及隔壁一年到头推出优惠活动款,一把小电钻不就一包烟、半瓶酒的钱吗,这也用得着吹?:swea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2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invensys 发表于 2019-4-26 21:32
我的也是这样,旷量比BOSCH的同类大好多,不过不影响使用,而且这个按动开关还没转动的时候有电流声,BOSCH ...

看来旷量大,具有共性了,关键是有点太大了,测了下接近45度----八分之一圈啊!
电流啸叫声,是不是从直流调速开关那里发出的?3把充电钻都有,2把不带调速的小充电起子就没有,一把带调速的交流电钻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2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tar126 发表于 2019-4-28 18:46
看了大家的回复,大都是关于那个圆周的旷量的,我们知道一般手电钻的输出转速在300-400转左右,而电机的转 ...

有数据、有分析,感觉坛友说的很有道理。充电钻/批的电机转速很高,工作时是通过变速箱多级齿轮减速的,而齿轮间都有间隙,这样旷量自然会叠加。但现在依然困惑的是,两个结构一样的电钻,旷量为何相差如此之大?肯定存在一两个关键因素。
至于扭力调节机构部位,我前面也曾经猜测过,甚至在拆解了两把电钻后还以为找到了原因,因为打滑装置部分哲登是6对钢珠的,而另一把旷量极小的电钻是8对钢珠的(见下图),圆周被6等分时会比8等分时显得稀疏(间隔更大),这样钢珠在钢圈上每两个突起之间滚过的距离就会有不同。但仔细想想又推翻了这一猜想,因为在达到设定的扭力之前打滑机构是完全没有介入的,电机的动力只是通过变速箱传递到夹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1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zhz963 发表于 2019-4-29 23:37
补充下,我说的晃,是如图那样放地上,然后上下摇动钻夹晃,不是正反转动懂钻夹。 ...

上下左右的晃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随着输出轴与轴承/套之间的磨损加剧,晃动会越来越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1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_c 发表于 2019-4-30 06:12
觉得你的20分之一正好说反了,手电钻是减速,也就是说,电机转20圈,钻夹头才转1圈,所以钻夹头处旷量40 ...

应该不是这样的简单比例算法。:lol:
但整个动力传输机构的任何一处间隙都会与最终的旷量有一定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1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解过程中还发现哲登与另一把电钻的两个不同之处:
1、这货的电机轴是D形轴,与9齿小齿轮(也就是变速箱中行星齿轮的太阳轮)是套接的,而且结合处有明显的间隙、非常松旷,自己就可以从电机轴是掉下来,不像其他电钻,小齿轮是与电机轴压接在一起的,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D轴连接方式无疑也会在总旷量中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我把电机与变速箱脱离之后再来回扭动夹头时依然有明显的旷动,不过这时会先带动变速箱内钢齿圈来回转动一定的角度。而另一把电钻的齿圈不会轻易转动。
2、哲登电钻变速箱内的每个小齿轮(行星齿轮)是15齿的,比另一把电钻的17齿少两个齿。再就是哲登的一级行星齿轮是钢的,而另一把的是尼龙的。难道这也都跟旷量大小有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2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abossk 发表于 2019-4-30 21:07
海鲜拍的,换了索尼c5不要太好用哦,力量大海持久

3节C5能买2只虾了吧?: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 2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tar126 发表于 2019-5-1 23:36
不错,我弄错了,弄反了,看样子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扭矩限制机构的问题了。那个扭矩限制机构的原理实际 ...

有主轴锁的应该属于高端功能,可以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
为了找到问题答案,又把两把充电钻拆解了一遍。仔细研究对比后发现,扭力调节机构中的打滑装置,还真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手握夹头做旋转运动时,开始阶段变速箱内部的几组齿轮相互作用,直到作用力传到电机轴受阻时,围在行星齿轮外的钢齿圈才开始转动,齿圈端面的凸起(6个或8个)抵住相邻的钢珠,齿圈停止转动,随着旋转力度的加大,电机轴最终跟着转动。这一过程对于两把电钻来说是一样的,只是像你我先前所分析的,齿圈抵住钢珠前,6个凸起的肯定要比8个凸起的转过的角度更大一些。也就是我开始注意到的6个凸起(对应6对钢珠)的哲登电钻用手轻轻一拧,咔嗒一声就转过了40多度的角度,中间没有感觉到任何的阻滞。而另一把8个凸起的其实也会转过30度左右的角度,只是在这之前由于变速箱内部的众多齿轮咬合紧密,在手拧夹头时会有一定的阻力,不会给人以松旷的感觉。
问题根源:哲登电钻轻拧夹头给人感觉一下子出现40多度旷量,主要应该是(与另一把电钻相比):1、各齿轮间间隙偏大;2、行星齿轮齿数较少(15齿<17齿);3、扭力调节机构齿圈凸起/钢珠对数较少(6个<8个),4、电机轴齿轮为松旷的D轴连接(非紧密压接)。诸多因素叠加,问题凸显。
不少坛友也拿自己手头的不同充电钻做过对比实验,发现其他品牌电钻也有存在这种问题(现象)的,估计应该是结构相似的原因吧。有这种问题的电钻,很容易检查发现----频繁快速拉动开关,尤其是切换方向后再拉动开关,机内会发出咔嗒咔嗒的撞击声。而其他电钻似乎有一定的阻尼,不会有这种声音。至于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对设备有无不良影响,就有待高手评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0 23:44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