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是一个“略微狂热”的80后计算机数码爱好者,就爱追新。
2012年的时候跟媳妇在家玩魔兽世界(她是公会会长,我是公会DPS第一人)那时候家里有一个台式机(一代i5+GTX260+),两个笔记本(媳妇的联想Y450,我的ThinkPad X201i),在当时连USB 3.0接口都未普及的情况下,几台电脑用小容量U盘转移数据非常的不便,再加上当时我刚接触上了PT下载,于是在看了群晖的宣传视频后,以1600元的高价(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入手了一台群晖DS212j,安装了两块2T的硬盘(希捷5900转、西数第一代绿盘)做RAID1,当时这台NAS接在了路由器的千兆端口上,读写速率可以虽然仅30MB/s左右,但已经足以秒杀所有的USB2.0的优盘了,为我家庭的欢乐与和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受限于DS212j所用ARM处理器弱鸡的性能,单盘JBOD模式下,持续写入只有41MB/s出头,而如果把两块硬盘组成RAID,那么持续写入就只剩30MB/s出头了……
相安无事的用了约4年多吧,突然有一天,希捷2T硬盘被NAS报错了,然后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敲盘现象,这时候就显现出NAS盘位少的缺点了。补充一块2T硬盘吧,容量显的太小了,不够用。增加大容量硬盘吧,NAS盘位太少,而且读写速度太慢。
于是这台DS212j就理所应当的被我“嫌弃了”,在花了数天的研究后,组装了一个黑群晖。
自己用的东西,当然要整个配置高的,于是……
咬咬牙,买了一块永擎的服务器主板
就是这块牛逼的Mini ITX主板。
板载4核心CPU,可以插4条台式机普通内存,带16个SATA接口(原生2个,通过两个大M芯片扩展14个),安装了黑群DSM6.x,虽然没有洗白,但是足以满足PT下载和本地海量数据的存储。配上了万由的8盘位NAS机箱,和康舒450W金牌电源,又开开心心的用了4年多……
这个月初,突然看到了黑群出了DSM7.0,就想尝尝新,网上买了引导盘,并折腾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后,黑群DSM 7.0终于可以正常跑啦!可惜我发现破解的并不充分,BUG多,很多套件都不能用。再加上无法洗白,又无法无损降级回DSM6.x,把我整的连续一周每天晚上都只睡4个多小时(白天还要出差工作忙到飞),可把我折腾的心烦意乱的,再这样子身体就垮了!
在挑了多个型号后,就以8350元的价格(国行机,标配4G内存,又额外买一条原装4G内存,和一块群晖原装的万兆电口网卡),入手了群晖最新款的8盘位NAS,也就是本次故事的主角:DS1821+
等了两天,就到货了,德邦真是给力!
箱子侧面的标签,净重15斤,好家伙!
打开外箱,里面还套的有一层包装箱
内箱上有主机型号
侧边有设备的配置参数,因为是国行机,所以文字都是简体中文
打开内箱,顶部是配件盒
里面是电源线*1、网线*2,2.5寸硬盘用的螺丝包*1,还有我额外购买的4G原装内存条
取下配件盒和泡棉,可以看到两本上手指南
内容完全一样,一本简中,一本英文
抱出心爱的“大机机”
说实话吧,虽然黑色外观更偏商务气息,但是外观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做工更是没得说
大机机的背面,两个巨大的风扇给硬盘散热
底部有4个千兆网卡接口(可以端口汇聚,也可以充当千兆交换机),还有两个eSATA接口用于连接群晖扩展柜,这样子整机的硬盘数量就可以扩展为8+5+5了。DS1821+中的18一词因此而来
后边的网卡MAC地址和主机SN号码
底朝天,有大小两个盖子,和主机的标签
控制端口?
打开之后,露出主板上的6根针,可能是调试用,估计我是永远也用不到的
打开大盖子,里面是两个内存插槽
随机的4G内存就在上面插着
取下内存看看,三星原厂内存无疑
从侧面可以看的到,这个内存是9颗内存颗粒,中间多出来的那一颗用于ECC校验
拿出单买的内存对比一下,标签的字体不同!
但是背面完全相同!
(受限于照明条件,两条内存显示出的色差为拍照导致,实际上两条内存的颜色完全一样)
对比一下内存颗粒,上面的字体和颜色也是完全的一样!
说明这条单配的内存,也是三星原厂内存无疑
取出我之前组装的256G固态硬盘,准备安装DSM系统
先拿4颗螺丝出来
装的时候,发现抽屉侧边的滑轨顶着SSD了,导致无法正常安装
从PULL处用力向外掰
取下这一侧的滑轨后,硬盘就可以安装成功了!
然后把白群摆在“过气”的黑群上,插上网线开机
可以看到硬盘的指示灯已经亮了一个了,说明硬盘识别成功
用群晖的Assistank很快就识别到NAS了,这里的主机序列号,与机箱上、外包装箱上序列号对比后确认完全一致
这台NAS应该是正品无疑
安装很快,几分钟就全部OK了
直接在线更新成最新版本的DSM,这绝对是黑群所不敢想像的!!
白群根治了多年以来不能用最新版本的遗憾~~太爽了~~
系统安装好以后,先关机,从黑群上拆除硬盘准备转移
先拆4块8T的硬盘
这4块硬盘组了SHR阵列,理论空间为24T,上边存的有我大量的xiaojiejie电影、好莱坞大片、电视剧、纪录片。还有我N年以来所有的照片和视频。
把硬盘从黑群的抽屉中拆下来。
把DS1821+的硬盘抽屉侧滑轨取来,硬盘直接放上,再安装上卡扣就OK了
群晖这样子的设计,真的是太方便啦!
全部安装好滑轨了!
硬盘插上,DSM中直接显示可转移,然后区区几分钟,整个阵列,以及所有的数据就转移成功了!
DS212j和DS1821+两台NAS,均可以在群晖官网上正常识别,QC和DDNS功能使用都正常。
回头我把DS212j放到老妈那里,做成双机异地备份,加强数据的安全性。
这台群晖使用的x86的硬件平台,再加上内存容量大,系统的整体反应要比之前DS212j的ARM平台速度快了N倍,用起来真的是太方便啦!
不过呢,8G内存怎么够我玩呢?主机上还有两个空余的NVMe接口怎么能空着呢!
请看二楼:DS1821+升级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