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sycwnw 于 2020-1-15 09:02 编辑
过于简单,高手勿入,大侠更是不要耽误宝贵时间。
没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要修?开始没打算修它,只是打开见识一下哪里坏了,没想到故障太简单,于是将内脏修了留下,哪天备用。因为生活中偶尔会碰到外露AC插头的充电款老旧小电器,需要换锂电。如想原汁原味保留外部功能设计(包括AC插头),能够内置的开关电源常常难觅,这款体积够小又是分板设计,至于高、低压隔离不彻底的问题,可在DIY时妥善处理即可。
别人坏了的。山货标称当然不足为凭
据说不能充电,外壳局部有热熔坍陷
撬开2边卡子
2块颠倒安放的纸基单面电路板,应该是为了缩小体积和高低压元件隔离
拉出来,外壳坍陷处对应位置有个玻封二极管,大概是个罪魁
2板用4Pin排线相连,右边的低压板上就这么几个元件,上图的玻封二极管实际上就是低压整流管,够省吧
这时,才想起来验证故障情况。结果是无直流输出
交流输出有一点
这个玻封元件应该坏了(虽然通体无字,大家也能猜到,正常的肖特基整流管,被厂家用4148开关二极管替代了,极度偷工减料还能不坏),细看左侧引脚附近有焦痕。
二极管档和电阻档测量,证实坏了
高压板上,就是缩减了的几个RCC开关电路元件,也是山得够省。MINI的开关变压器,一度怀疑输出电流太小想放弃,好在结果过得去(见后)。唯一觉得有特点的是启动电阻,用分压电阻形式,替代了常见的单一电阻启动开关管
据说影响RCC开关频率的,除了AC输入电压,还有这个耦合电容的容量
箔线高、低压分离几乎没有,隐患明显
高压板(右)上的低压部分,仅为开关变压器输出引线。低压板(左)上的高压部分,仅为光耦副边及其引线。所以当DIY用到它时,通过简单腾挪,还是比较容易将其高低压可靠隔离的
了解一下负反馈机制,这是高压板正面的一些有关元件。
映射到背面就是下图关系。简单说下个人理解,不定对,欢迎轻喷。
1. 从R1出来的启动电流(紫线所示),一路启动电流到达b极启动开关管,另一路通过光耦副边分流。
加在光耦副边上的电压越高,流经光耦副边的电流就越大,启动电流被分流就越多,开关管随之开启不足,直至完全关断充电器无输出;反之亦反,形成所谓的负反馈。
2.与输入高压电解+-串联的黑色负反馈电解(其-极电位,比热地的参考0电位还要低),在辅助绕组反激时整流后被充电,其被充电压,和输出绕组反激时的输出电压存在正向对应关系,即充电器输出电压在设计范围内升、降,负反馈电解上的电压也随着同步升降。而光耦副边电流的流出极在负反馈电解的-极上,受负反馈电解上电压的影响,流过光耦副边的电流也随之变化,从而增、减开关管启动电流的大小,实现监视充电器输出电压变化,适时形成不同深度的负反馈,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啰嗦了几句,修就简单了,换个输出整流管
空载和带载(未拍图)输出电压很稳
没想到能稳定输出近500mA,鸡肋有这个表现能做内置电源备选件了。扔掉壳子,留下内脏,等哪天用到时再处理高低压隔离问题吧。
不值得也折腾过了,谢谢你路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