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最近推送的一版Windows更新,可把不少用户给整懵了。大伙儿都在吐槽一个事儿:微软像是悄悄削弱了“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功能,现在晚上或者光线一暗,人脸解锁就罢工了!这可急坏了一大波夜猫子用户。
本来,Windows Hello的“招牌绝活”就是靠人脸识别技术,管它白天黑夜,刷脸就能秒开机,这都得益于系统搭载的特殊摄像头技术。但偏偏是最新这波更新之后,这个功能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变得靠不住了。用户被逼无奈,只能回归原始手段——手动输入PIN码或密码来登录设备。
到底哪不一样了?
不少Windows 11用户以及一部分Windows 10用户都留意到,更新后,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变得更依赖可见光摄像头(就是能拍出普通彩色画面的那种),而不像以前那样主要依靠红外传感器。正是红外传感器赋予了人脸识别在黑暗中工作的“夜视”能力。
这么一改动,等于把Windows Hello一个最实用的优点给整没了——那就是在深夜或昏暗房间里也能快速、无感地解锁登录,多方便啊!
令人着急的是,微软目前还没有完全说明为何做此调整。想找官方方法修复或者回滚更新暂时也没门儿。
许多信任人脸解锁的用户都跑到Reddit、微软官方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抱怨开了,说他们熟悉的“夜间解锁术”忽然失效了。有人诉苦,前些天晚上摸黑想用电脑,结果人脸识别一遍遍失败,被迫开灯输密码,又晃眼又麻烦。
这个变化对需要远程办公的打工人、晚上学习的学生党,或者就爱在床上、不开灯的房间里用笔记本的人来说,简直是“精准打击”,特别影响使用。
还值得关注的是,不同设备受到的冲击似乎也不一样。有些用户反馈,他们装备了高级红外摄像头的系统在暗光下还能挺住,而使用老旧硬件或者入门级笔记本的用户碰到的故障就严重且持续得多。这不由得让人担心:这次更新是不是因制造商不同、驱动程序或摄像头模块的不同而影响各异?
用户等官方说法望眼欲穿
在微软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或者允许回退选项之前,用户的选择确实不多:
设备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暂时切换成指纹解锁(不过很多笔记本并没这配置)
尝试连接外接网络摄像头,这种摄像头可能会提供完整的红外功能(但这毕竟是外挂方案,效果因人而异)
目前看来,这些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总比摸黑输密码强点。
科技观察人士都在呼吁微软赶紧出来表态:这改变到底是个意外Bug,还是基于安全考虑有意为之的调整,又或者是更新搞出来的副作用?
网上也有一些猜测的声音:加强可见光依赖,会不会跟隐私设置改动、安全策略升级,或者微软想统一不同硬件上的面部识别体验有关?但这都没有官方说法支持,纯属各路网友的脑补猜测。
无论背后原因是什么,糟心用户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微软赶紧把完整的红外识别功能还回来!哪怕不行,至少给用户一个选择权,让大家自己决定怎么用人脸识别嘛。
这个事儿也重新点燃了一个老话题:软件公司在推送更新影响功能时,能不能好好跟用户沟通一下? 很多人觉得,像人脸解锁这种功能,早就不是单纯的便利性工具了,对部分身体不便的人群来说,它更是无障碍使用的关键功能。砍掉它或者让它变得不稳定,实实在在会影响到这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
有消息透露微软已经对外承诺很快会分享更多信息,但截至此时此刻(2025年6月20日),官方还没发布任何关于此问题的正式更新或修复方案。大家还得再等等看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