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工业圈的朋友们,听说了吗?为了解决一个让无数工厂头疼的大问题,日立产业控制解决方案公司昨天(2025年6月24日)宣布干成了一件漂亮事:他们成功把那些资深老师傅们“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宝贵经验(行话叫“暗默知”),跟公司手册里的标准知识(“形式知”)揉到一块儿,整成了一个超级实用的系统化“OT知识库”!
啥问题这么急?老法师退休,手艺也跟着“溜”了!
日立的工程师们看得真切:现在日本企业里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老技术骨干正扎堆退休,离开生产一线。加上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这就冒出来个火烧眉毛的难题——老师傅们干了半辈子攒下的那些“压箱底”绝招、判断问题的直觉、处理疑难杂症的窍门,怎么才能顺顺当当地传给年轻工程师?可不能让这些宝贝随着老师傅的退休一起“人间蒸发”了!
2022年就开干:给老师傅的“经验感觉”动个“手术”
正是被这个难题逼的,日立产业控制解决方案从2022年就开始动手了,目标就是要把OT(操作技术)领域这些珍贵的经验知识给系统化整理出来。怎么整?他们用了一个超实在、超费功夫的方法:针对某个具体业务领域(比如某个生产线控制),就召集一群这个领域的老法师,围坐在一起,认认真真讨论个小半年(大约半年)。
关键一步:让引导师“撬开”老师傅的“话匣子”
这些讨论会可不只是唠家常,有专门的高手(叫“Facilitator”,引导师)来主持。引导师的核心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引导这些老法师,把那些他们平时觉得“这还用说?”、“不是很自然吗?”的操作直觉、设计时的思维路线图(比如为啥这里用这个参数、那里为啥要这么改),统统都讲出来、写下来!这就好比把脑子里的“感觉”,硬是给翻译成了能看见、能复用的文字。
具体成果:一部“武功秘籍”,一本“避坑宝典”
那他们最后挖出了啥宝贝?重点在两方面:
设计时的“心法”流成书: 把老师傅们如何一步步思考、优化、确保设计高质量的那套流程,整理成了清晰的操作指引,也就是他们的“设计武功秘籍”(Playbook)。
踩坑换来的“真经”进文档: 把过去遇到的麻烦、故障,以及用血泪教训换来的关键检查点、那些不写在纸上但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都整理补充进标准的设计文档模板里。这就是帮新人绕开前人的坑。
最终大成:构建“知识大厦”+搭上“AI快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老法师们的“暗默知”掏出来之后,日立把它和公司已有的技术文档、手册这些“明摆着的知识”(形式知)混在一起炖。再按照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分门别类,筑起一座结构清晰的“OT知识大厦”。
光建好“知识大厦”不行,还得让大家用得上、用得方便。日立公司使了个“云上大招”——把这些宝贵的知识库,一股脑儿存进了搭在亚马逊AWS云平台上的自家宝贝系统:生成式AI平台“GAP-AI”。
这步操作,妙处在哪?设计师们以后要用这套知识库找资料、查方案,哪怕肚子里没装下这个领域那一堆难懂的缩写和行话术语,也能靠这个AI平台顺顺利利地查出来、用起来! 相当于给每个人配了个懂行的“老法师助理”。
未来蓝图:不止是存知识,还要搞“智能并行设计”
日立的野心可不止于建个知识库。下一步,他们要玩转这个“GAP-AI”平台。比如,利用AI的能力,实现OT系统多个流程同时并行设计(搞点“敏捷设计”的玩法),就是为了能又快又灵活地响应现在制造业瞬息万变的需求。
进展与挑战:小步快跑,解锁图像搜索
这个系统化知识库的法子,已经在供水排水等7个具体业务领域跑通了,尝到了甜头。这仅仅是个开始,日立打算以后要把这个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去。
当然,目前这个“GAP-AI”平台还有点“挑食”——它还只能处理文字信息。不过别急,日立早就动手弥补了!他们正在攻克多模态AI技术(意思就是能让AI同时懂文字、图片甚至声音)。这不,去年(2024年)开始,他们就拉着集团内部的“生成式AI中心”一起组团攻关了,主攻方向就是图像识别技术——目标很明确,让工程师能随时“以图搜图”找设计图纸!
目标明确:明年落地上水下水,三年效率飙升三成
日立产业控制解决方案把计划都列明白了:
2025财政年度内(也就是明年3月底前): 要在他们负责的供水排水业务线里,真刀真枪地嵌入工作流程(这叫“in-process化”)。
之后: 一步一个脚印,把这套知识库推广到其他业务线。
终极目标: 通过把这套OT知识库实实在在地用起来,到2027财政年度结束时,让他们在OT领域搞控制设计的效率,比2024财政年度(也就是去年)提升整整30%! 这可不仅仅是口号,是要看见真金白银的效率提升。
这事儿要是成了,那可是工业知识传承和利用的一个大飞跃!日立这套把“老师傅经验”变“企业AI资产”的打法,给行业打了个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