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科技] 基因编辑大肠杆菌将废塑料转化为止痛药成分,转化率高达 9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IT之家 7 月 8 日消息,爱丁堡大学化学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常见的大肠杆菌进行了改造,使其将塑料瓶主要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转化为解热镇痛药物“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转化率高达 92%,整个反应 24 小时内在室温条件下完成,且没有检测到有毒副产品。
简单来说,科研人员先是采用可持续化学方法,将 PET 塑料转化为新型中间体材料,然后使中间体与大肠杆菌作用时触发“洛森重排反应”(Lossen rearrangement)。该反应首次被证实具生物兼容性(不损伤活细胞),且细胞磷酸盐催化该过程(传统需严苛实验室条件)。
对于前述基因编辑路径,科研人员通过阻断菌体自身合成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代谢通路,然后插入蘑菇与土壤细菌基因,使 Paba 转化为扑热息痛。
项目负责人斯蒂芬・华莱士教授(Stephen Wallace)指出:“当前人们未意识到扑热息痛原料源自石油。此项技术首次融合化学与生物学,实现可持续制药并同步清理塑料污染。”
尽管商业化成果暂未落地,但华莱士强调“这是首条从塑料废料到扑热息痛的合成路径,单一学科技术无法实现”。
IT之家查询发现,相关成果已于 6 月 23 日发表在《自然・化学》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5-0184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9 08:06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