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5

[科技] 32核祖宗撞上192核巨兽!AMD旗舰EPYC CPU八年进化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伙儿这几年肯定都遇到过,自己家电脑刚买时挺快,用几年后开个网页都觉得卡吧?服务器芯片其实也一样!还记得上周有新闻说,AMD新出的入门级服务器U,叫EPYC 4005 “Grado”的那批,就能把七年前初代EPYC家族的顶级大哥——7601给比下去。这事儿就让人好奇了:要是让2017年的“开山祖师”7601,直接杠上去年(2024年)发布的、代表当今最顶尖水平的EPYC 9005 “Turin”家族的俩新旗舰——9755和堆核狂魔9965,那场面得有多震撼?这跨越八年的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碗?

为了整明白这事,国外搞硬件评测挺有名的Phoronix网站,他们的Michael Larabel最近就真刀真枪地做了回测试。他把那颗老古董级的EPYC 7601翻了出来,装回它当年的座驾——一台叫 Tyan Transport SX TN70A-B8026 的2U服务器里头。不过,硬件是老的,软件可是新的!给这台老家伙装上了最新的Ubuntu 25.04系统(用的Linux 6.14内核和GCC 14.2编译器),让它也在2025年最新的软件环境里跑起来。为啥这么折腾?就为了让这场跨越世代的较量公平点,都在同一个“跑道”(现代软件环境)上比试,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水平。

咱先盘一盘这几位选手的家底:

​​初代王者 EPYC 7601 (2017年6月出生):​​ 这位“爷爷辈”的旗舰,当年那可是风光无限。它肚子里有32个“脑瓜”(核心),能同时处理64件任务(线程)。平时悠哉悠哉跑在2.2 GHz的频率上(基础频率),忙起来能冲到2.7 GHz(加速频率)。有个64MB的“快速记忆库”(三级缓存)。它能指挥八条“高速通道”(内存通道)来用速度2666 MT/s的DDR4内存。这么个大块头,耗电指标(TDP)是180瓦。

​​当代顶流 EPYC 9755 (2024年出生,Turin家族):​​ 时间跳到去年,AMD放出了代号“Turin”的EPYC 9005系列。这家族的顶梁柱,9755同学,那可真是今非昔比。核心数量直接飚到了128个!线程更是翻到256条!基础频率2.7 GHz,全速前进时能飚到4.1 GHz。那“快速记忆库”三级缓存也阔气多了,整整512MB!指挥内存的本事也升级了,现在是十二条通道玩速度6000/6400 MT/s的DDR5内存。代价嘛,胃口也大了,TDP干到了500瓦。

​​堆核怪兽 EPYC 9965 (2024年出生,同样是Turin家族):​​ 除了9755,这次测试还把家族里另一位“核多力量大”的代表9965捎上了。这哥们专治“核心不足恐惧症”。它用了更紧凑设计的Zen 5C核心(注:即原文所述的dense Zen 5C cores),核心数量直接堆到吓人的192个!线程数更是达到384条!基础频率2.25 GHz,加速频率3.7 GHz。它的三级缓存容量是384MB。内存方面同样支持十二条DDR5-6000/6400通道。功耗也是500瓦的“大胃王”。

那么,在2025年最新的Ubuntu 25.04 (Linux 6.14 + GCC 14.2) 这套“跑道”上跑下来,到底是老将雄风犹在,还是新锐彻底碾压?Michael Larabel这次的评测重点就瞄着两个事:纯粹算力有多大差别?以及光看CPU自己耗了多少电。

这里有个重要情况得先交代:两边选手住的“房子”(测试平台)不太一样。老将EPYC 7601待在了它自个儿的“老宅”——那台Tyan 2U服务器里。而新秀EPYC 9755和9965则借住在AMD自家的“样板房”——代号“Volcano”(火山)的参考服务器平台上。

这个平台差异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AMD弄出来的“Volcano”或者Intel的类似参考平台,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处理器本事有多大,并不是真拿来做货架产品卖的。它们在管电、管风扇散热这些细节上,通常没那些品牌服务器(像戴尔、惠普这些OEM/ODM厂商做的)调得那么精细到位。所以,这类平台不太适合拿来精确衡量整台机器从墙上插座拽了多少电(即系统总功耗)。其次,这台“Volcano”服务器本来是能插俩CPU的(双路设计),但这回测试只用了一颗9005系列的U。更要紧的是,Michael手里一时半会儿找不着市面上有那种专门为500瓦单颗CPU设计、拿来和当年180瓦的7601平台做“整机”功耗公平对比的消费级服务器平台。

鉴于这些“住房条件”差异造成的阻碍,这次评测就没法把服务器整机从墙上插座耗的电(俗称“墙插功耗”)放一块儿比了。所以报告里列出来的都是处理器自身消耗的电量(通过AMD自己的能量监测驱动之类的手段抓取的数据),这样更有可比性。

最终测出来的结果,那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AMD从2017年推出第一代Zen架构的EPYC“那不勒斯”开始,花了八年时间一路狂奔到2024年的Zen 5架构“都灵”(Turin),在服务器处理器这块地上刨出的性能沟壑,特别是拼核心数量、拼干活速度、拼耗电效率这些方面,只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了。八年前32核称王,如今128核、192核都成了现实,这进化幅度,够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时间,从日到田,拼格子的功夫翻了一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多还流里流气,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能差异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核是必须的,amd亲民价格的cpu的也应该升级12甚至16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amd大众的8核应该升级12或16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15 09:12 , Processed in 0.3120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