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1

[科技] Oracle放了个宇宙级大招:80万张N卡塞进超级机房,要给AI喂出16泽塔算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度揭秘OpenAI“星际之门”背后那个比电网还耗电的算力巨无霸​

朋友们,如果你最近觉得AI圈新闻有点平淡,那今天Oracle和OpenAI联手扔出的这颗“行星级算力核弹”可能要炸醒你的神经了。这次不再是什么挤牙膏式升级,而是直接掀桌子的操作——Oracle刚刚发布的OCI ZettaScale 10超级计算机,一口气塞进去80万张NVIDIA GPU,算力飙到16泽塔FLOPS(没错,是泽塔,比艾塔还要多三个零的单位)。简单类比一下,这算力相当于把全球前500超级计算机绑在一起再乘个倍……更刺激的是,这庞然大物已经确定要成为OpenAI“星际之门”项目的核心引擎,目前正在德州阿比林市吭哧吭哧搭建中。来,咱们掰扯清楚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离谱。

一、先唠唠这“泽塔级”算力是啥概念​​
可能有人对“泽塔”(Zetta)这单位有点陌生。咱们这么换算:1泽塔FLOPS等于10的21次方次浮点运算每秒。16泽塔FLOPS啥概念?相当于每秒能完成1.6乘以10的22次方次计算。如果让全地球80亿人每人拿个计算器不停手地按,得按上几百万年才能赶上这机器一秒的活儿。更直观的对比是,今年初全球最快超算“前沿”(Frontier)的峰值算力大约是2艾塔FLOPS(1艾塔=1000拍塔),而Oracle这个直接干到16泽塔,等于碾压了8000个“前沿”……(深吸一口气)这已经不是“性能提升”,根本是文明等级的跳跃。

二、机房规模堪比小镇电网,GPU之间聊天用“光速方言”​​
这超级计算机的物理规模也极其夸张。Oracle官方透露,ZettaScale 10是个“多吉瓦级别”的集群——吉瓦是啥?一座中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就1吉瓦左右。换句话说,这机房插上电的时候,耗电量抵得上一座百万人口城市的用电峰值。难怪要选在德州阿比林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电费账单怕是能吓哭一个小国家的财政部。

但更关键的是它的内部网络架构。Oracle这次祭出了“第二代Acceleron RoCE网络技术”,名字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让80万张GPU之间数据传输几乎零延迟。你可以想象成给每个GPU修了条专属光纤高速公路,而且所有路都铺在直径2公里内的圈子里——为啥限定2公里?因为信号传输距离越短,延迟越低。Oracle的工程师恨不得把GPU们塞进同一个体育馆,让它们“交头接耳”时连电磁波都懒得用,直接贴脸传纸条。

三、OpenAI为啥认准Oracle?德州基地暗藏野心​​
这次合作里最值得品味的细节是:OpenAI的基础设施副总裁彼得·霍塞勒亲自站台,夸ZettaScale 10“在吉瓦级规模下最大化网络性能,把电力精准聚焦于计算本身”。这话听着技术宅,实则透露了OpenAI的焦虑——之前训练GPT-4时就已经烧掉数亿美元电费,未来模型再大十倍,算力效率差一点都可能让公司破产。

而Oracle的解决方案恰好掐准痒点:通过自研网络技术降低GPU间通信延迟,让集群利用率飙升,同等算力下省电30%以上。再加上德州充沛的风电、光伏电力(和免税政策),OpenAI这波“星际之门”项目选在阿比林,简直是边搞AI边薅资本主义羊毛的典范操作。

四、从“泽塔1.0”到“泽塔10.0”,Oracle的算力进化史​​
其实Oracle在2024年9月就搞过第一代泽塔级集群,但当时只算“试水作”。这次的ZettaScale 10才是完全体:不仅GPU数量从20万涨到80万,网络架构也从“勉强连通”升级到“极致低延迟”。Oracle云基础设施的高管马赫什·提亚加拉詹说得实在:“这组合下一代的NVIDIA AI基础设施和Oracle Acceleron RoCE网络,给的是多吉瓦级别的AI产能。”言下之意:别家还在一根根添显卡时,Oracle已经学会给GPU们搞“集团军作战”了。

​​五、吐槽时间:电费能照亮非洲,但AI巨头还在卷​​
当然,这玩意儿也不是没争议。外媒已经开始算账:80万张NVIDIA H100 GPU(假设用的是这款)加上配套机房,成本接近300亿美元;每年电费轻松超过10亿美元,够照亮整个卢旺达。但OpenAI和Oracle显然不在乎——毕竟“星际之门”的目标是造出超越人类智能的AI,烧钱只是入场券。只是苦了咱们围观群众,一边看着AI三天两头颠覆行业,一边担心自己显卡跑个原神都发烫……(摊手)

所以你看,Oracle这波操作根本不是普通的产品迭代,而是把“超级计算机”的定义从“国家级装备”升级成“企业级基建”。随着ZettaScale 10在2026年全面投用,我们可能会看到AI模型以周甚至天为单位迭代——到时候今天刷屏的GPT-4,大概会像诺基亚手机一样被丢进历史博物馆。唯一的问题是:当算力膨胀到泽塔级,人类到底是在养蛊,还是在创造下一个文明?这个问题,或许只能等“星际之门”自己来回答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有点像 AI 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17 05:02 ,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