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楼:外观篇
整机布局不错,结构分明,机器采用了3块led屏,各占一块,互不干扰。
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亮晶晶了。
左上角是cd显示屏,曲目和时间。
中间是功能选择,下面的显示屏是负责磁带显示,
机器正中的下方是音频电平显示,、
右侧中部磁带操作区,最下方是耳机输出,
右上角是cd操作区,音量电位器上有一个小红灯,指示音量位置,光线不足的时候便于观看。
机器中间上是CD仓,cd下面是调谐指示器。
机器的左下角就是均衡调节器,
顶部总揽,设计了两个提手,外观看起来比较刚毅,在移动的时候也很方便,一手抓一个,直接拎走。
电源开关右侧是一个定时操作按钮,按钮下方印刷了操作指示,真的很人性化,不用去看说明书就知道怎么用了。
整机是软关机,待机功耗12瓦左右。
上盖右侧的两个按钮,一个是单声道立体声调节开关,前面这个就是波段开关,带电视伴音功能,还是蛮不错的,
上盖中间印了一个说明,我只看懂了输出功率20瓦特
顶部右下角是调节旋钮比较宽大,操作比较方便,
机身两侧有凹槽,用于固定音箱,
机器背面总揽
主机铭牌电压功率,型号,接收无线电波的频率,
产地日本,
这个注意事项,看了半天就是注意清扫,避免音质恶化,有可能指的是主导轴,压带轮,磁头。
机器背板距离墙壁三厘米以上,便于散热,
后面的散热片是厚膜功放用的,画圈的那里应该是一个小工具的卡槽。
音频输入输出插座
居然是4声道输出。
最下面的开关,翻译了一下,说什么节拍取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放在了这个位置,肯定是不重要的,
Am收音机环形天线,
可以旋转也可以取下,固定在别的地方,
中波收音功能值得点赞,收音的时候没有普通收音机的本底噪音,我开始还以为坏了,
直到调出广播节目,突然之间就出了音乐,还非常清晰。
机器顶部的格栅孔是散热孔
未完待续
nex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