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0

[业界] 合成戒指替代真实指纹,卡巴斯基用概念装置维护生物信息隐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1月3日消息,国际著名信息安全领导厂商卡巴斯基实验室创新性提出:使用能够解锁设备的指纹戒指来保护用户的生物隐私,即用虚拟指纹替代真实信息作为设备日常识别。

  戒指本身将由3D打印的橡胶石头构成,里面包含了一个虚拟的合成指纹,数千根导电纤维能够让橡胶成为被设备认可的“皮肤”。使用虚拟指纹戒指不仅可以保护使用者自身的生物数据,还能够让使用者在发现生物数据被盗取后及时更换解锁“密码”。

  卡巴斯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指纹解锁和面部识别技术是目前很多电子设备依赖的生物识别加密方法,设备拥有者特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就是钥匙。但这样的生物识别并非绝对安全,生物特征数据也可能被有心人盗用。三星此前发布的智能手机Galaxy S10就被发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具有重大瑕疵:手机在被贴上保护膜后就可以被任何人用指纹解锁。网络上对外开放的在线数据库中还有人发现了某些手机公司存储在其中的未经加密的用户面部、指纹等生物数据信息。

  虽然现在大部分智能设备仅会将用户的生物信息存储在本地,但如果设备被植入恶意软件,那么原本存储在硬件中的私密生物特征数据就会被盗取,后果可能不仅仅是手机被解锁,比如一些需要指纹验证的行为也会出现风险。目前虚拟指纹戒指只是卡巴斯基实验室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在提醒人们关注自身的生物信息安全保护。相较于开发虚拟指纹来保护生物隐私,他们更倾向于加强对用户生物数据的保护。好消息是,近年来苹果等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生物数据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维护。

特别提醒:本文来源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冒犯联系清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8 07:13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