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982|回复: 30

[音响] 发个diy的洞洞板1969功放,第一次画三维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5 14: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willhill 于 2020-2-5 14:58 编辑

书接上回,买的ha11耳放电路板,效果一般,就寻思按照网上的电路图diy一个。看中了简单的1969,元件少,可以用笔记本电源供电。网上有不少套件卖的,不过自己还是散件和洞洞板,毕竟享受的是diy的过程,而不是焊接的过程。
因为由原作者发布于1969年,所以俗称1969功放,原理图如下,元件不多



买回来的大电容和洞洞板比划下大小


网上有不少diy的,但自己买到的元件大小不完全一样,参照网上的各种布线图,按照自己元件尺寸大小,学着用Altium Designer规划了布线,还学着画了几个元件


Altium Designer里有3D元件模型,加网上找的,生成个3D模型图


焊接好的成品,由笔记本电源供电,两颗蓝色的滤波电容还是HA11耳放上拆下来的

背面焊的有点丑


运行时的图

用CPU散热器给晶体管散热


四线的pwm风扇,还弄了个可调电阻手动调节风扇转速


本意是接耳机用,但有些许底噪,估计是地线没布好引起的,按网上的方法做些小改动也没效果(所以实物图和电路有些许出入),接到音箱上用则听不到底噪。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声音变的有劲了(特别是低音),手摸喇叭纸盆明显感觉到振幅变得有力,缺点是小音量下人声似乎凹陷了一点,音量开大后,2.0的R1000tc音箱变得有点像2.1音箱的感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8家元 +150 收起 理由
扬扬fe + 20 謝謝分享
jf201006 + 20 原創內容
snowrose2000 + 10
miqi328 + 20 謝謝分享
965039114 + 20 原創內容
温力口 + 20 谢谢分享。。。。一个音响发烧友。。。。。.
人艰不拆了 + 20
邓穿石 + 20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1-8-7 1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的日本在电子技术特别是模拟电子技术方面领先中国可不是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7 18:40:44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本电源可能会毁了你所有努力!换EI型变压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7 1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用拆机件做个一个搭棚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1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咋不会用这个软件布洞洞板的线,楼主教教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16: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小机器还是买成品好了,至少比DIY好看,音质更加发烧了:lol::c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1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虽然我看不懂:swea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8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降低R2 和大管下管基极2.2K电阻可以 降低一些失真,失真少了偶次谐波少了 声音直白,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这电路做过不下十台,大管和输入管要精密配对,大管没条件配对的,要将放大倍数大的尽量放上面,低的放下面,不然失真很大 低频少又没力,有条件可以将C1换成BP电容或者损耗角少的电容,例如ROE 41238  41236  elna棕神1 2代 等等。。。  输出电容反而只要不是太差的,影响反而不大,输入电容可以用楼主的ERO 1813 MKT或者其他MKP电容代替,容量不易太大太小,输出电容点Ve处 电源电压一半要准,不然影响输入管不在线性放大区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20 收起 理由
zwillhill + 20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8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大220欧电阻可以适当减少放大倍数,耳机用的话可以深入大海,2.7K和220欧比例可以自己 适当调整,2.7K负着反馈,不建议反馈过深  基本动220欧电阻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23: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轴向出脚的电容还不多见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20 收起 理由
ljlun + 20 熱心會員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我前几年做过,听感很不错。就是没有考虑抗干扰,现在干扰源太多了,开个灯都能听到杂音。特别电子镇流器的日光灯简直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芝吧东芝吧新时代的东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1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sheng 发表于 2020-2-5 23:02
那是为了省晶体管。那时候晶体管贵,现在便宜的很。更不要说IC了,现在也不贵。现在功放很多用高效率的IC ...

也不尽然是省管子,那时做事比较严谨,有资料说那时是优选的方案,那时进口渠道不比现时通畅!为了防止被掐脖子!

现在看来当时东芝公司算是良心企业,全套的彩电芯片技术提供给我国,虽然不算很先进,但解决了有无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01:34: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林迷 发表于 2020-2-6 01:15
1969m是真不错的
耳放我用歌德ra1,有效果就行,别人怎么吹贵的发烧的呢 ...

漫步者ha11好像是47耳放的电路。哪天也diy个ra1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0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m是真不错的
耳放我用歌德ra1,有效果就行,别人怎么吹贵的发烧的呢: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6 0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lsheng 发表于 2020-2-5 23:02
那是为了省晶体管。那时候晶体管贵,现在便宜的很。更不要说IC了,现在也不贵。现在功放很多用高效率的IC ...

现在人类经常用1亿个晶体管做过去两个晶体管做的事情,因为现在1亿个比那时1个还要便宜: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23: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lsheng 发表于 2020-2-5 23:02
那是为了省晶体管。那时候晶体管贵,现在便宜的很。更不要说IC了,现在也不贵。现在功放很多用高效率的IC ...

科技技术就用最少的材料做最大能效,直接点就是科技就是懒人的向往: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23: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灰狼dhl 发表于 2020-2-5 20:53
这个功放线路不稀奇,其实中国至少有1亿人长期听过!!!80年代黑白电视机有很多选用了这个电路,还有早期 ...

那是为了省晶体管。那时候晶体管贵,现在便宜的很。更不要说IC了,现在也不贵。现在功放很多用高效率的IC,为啥呢?可以省电池,省散热器,这些东西没有随着时代变得那么便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2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功放线路不稀奇,其实中国至少有1亿人长期听过!!!80年代黑白电视机有很多选用了这个电路,还有早期很多收录机也用。:titter::titter::titter: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10 收起 理由
zwillhill + 10 懂行人士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5 2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pxhxkij 发表于 2020-2-5 20:10
比我的洞洞板焊好多了。2002年那会做的。

我散热器是462的:lol:,不过风扇是后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2 18:19 , Processed in 0.43680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