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fjt 于 2020-6-5 15:00 编辑
之前改装过几张各种奇形怪状的公交卡。轻车熟路想改进门禁卡内(之前做了一个外径25MM的水滴卡)。于是拆了个门禁卡取出原有的ID内脏。
测量发现只能容下外径22MM的线圈,想着相差3MM问题应该不大。后来才知道这3MM就是关键,感应距离只有1.5CM左右,这样是肯定不行的,有些机器打着困难。最终还是选择了用原来的卡片裁成2.5X4CM的小长方形。NFC充值测试没问题,距离2厘米多,应该能通吃所有读卡设备了。
强光探测位置,风枪吹两三秒,或者打火机烤,胶软马上用镊子“掏芯”,动作要快,不然胶马上就冷了。稳,准,狠。
改之前的卡片
本来准备用改的门禁卡,已拆掉内脏了。
那个“小黑”方块就是芯片。
芯片正脸上镜一下
准备用的漆包线是一个变压器上拆的,卡了一下0.3MM,之前做的水滴公交卡也是用的这个线,外径25MM16圈,效果不错,用了一段时间所有设备通吃:公交,轻轨,地铁,充值机。
电筒只是群众演员上镜,上面缠的线圈才是主角。
像盘手表发条一样盘进去,为了好操作,壳里先上一层薄的双面胶带再盘。一切好像都那么顺利,但没有按剧情发展,感应距离太小,1.5CM。无奈放弃门禁外壳。因为做了很多试验发现25MM外径的线圈是一个分界点。
最终成品,保留了完整的卡号,镊子手动打码了后四位。
钻的1.5MM孔,穿的1MM挂绳。原卡片裁为2.5X4CM两张,像三明治一样将线圈和芯片夹在中间,为了以后好拆用的白色704硅胶涂满,有点像加的奶油,夹子压实固化,然后修边。
厚度。
和门禁卡壳比较一下大小,2.5X4CM外观真的很小,拴钥匙上或者手机上都很方便。外面缠的美工胶和粘的贴画是老婆的杰作,毕竟是她用这个卡。
由于门禁卡效果不好,后面制作的长方形卡过程就没怎么拍照,只能用文字尽量说明清楚过程,大家见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