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5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看U盘支不支援磨损平衡算法, 要去查一查.
U盘不像SSD长时间通电使用.
SSD的磨损平衡算法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动态- 当有新资料写入, 就会使用读写寿命高的Block
静态-SSD监控闪存Block, 读写寿命低的Block会进行数据分配,尽量承认不需要写入数据的Block , 同时使用读写寿命高的Block进行数据读写, (这个功能只能长时间通电的SSD 及大牌子才能做到)
现在U盘 极大部份没有磨损平衡算法.
U盘只能利用GC垃圾回收机制 及OP 空间, 其实说白了就是当写资料时出现坏Block, GC就把OP 预留的Block用来写入资料, 坏Block 就标注起来. 这只能依赖主控的.
有些人有设置GC 及OP, 但还是坏掉或掉盘. 其中之一原因就是连续出现坏Block, 主控没有把全部坏Block都GC. 最终出现坏掉或掉盘, 再重新量产开卡就可以用了,但资料会消失.
U盘量产开卡, 有一个功能就叫做ECC, 当然设置不同数值, 效果也不一样,
如果设置高的(ECC 72) , 容量会变多, 读写速度快, 但掉速也变多或出现坏Block. urwtest可能跑不过
如果设置低的(ECC 0), 容量会变少, 读写速度降低, 但没有偶尔掉速问题, urwtest能跑过
所以DIY U 盘为什么必需要有GC及OP , ECC等等.
DIY U 盘量产开卡, 有些体质好的闪存, 可以开出极高容量. 这个必然要小心掉盘问题, 世界上有多少便宜又体质极好的闪存流出?
正如之前所说, 量产开卡, 有很多功能设置, 开出的U盘也有不同,
容量大速度快? - 坏区掉盘机率大
容量小速度慢? - 坏区掉盘机率少
这个要2者取中间值就比较安全及安心, 但不是绝对安全
就算同一样的闪存, 但闪存体质也当然重要. 你永远不知道该闪存到你手上已经写了多少, 余下寿命还有多少...
大牌U盘, 功能及耐用 与价钱成正比. 过份便宜没好货的道理.
我最近经常看 某鱼, DIY U 盘, 闪存 水非常深, 深不见底....这句应该会得罪这里很多人了....
DIY U 盘 出现问题或BUG 总会有, 但出现问题, 大部份都能解决.
还是那一句, 重要资料要备份...
楼主的问题, 正常只要GC能回收坏Block ,那正常就没问题. 这个可能有大神去测试一下才会知道.
但不建议经常这样在U盘上编辑及保存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