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206|回复: 29

[综合] 和家里小朋友做个实验,是毛细现象不是虹吸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2 15: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ushion 于 2021-7-22 18:49 编辑

刚好看到一个小制作的视频,就和家里小朋友模仿着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左边是一滴墨水加水,中间找根绳子,有纤维的,可以剪一段废鞋带。
(没有绳子可以拿纸巾搓一段,但是纸巾缺点是不耐泡的太久。)


水自己就会跑右边去,慢慢的有个过程。可以用放大镜看水跑过去。


第二天:

请注意这个实验是利用毛细现象,不是虹吸效应,两者有区别的。



另外:中间一些小的木块是用来压住绳子的,以防翘起。刚开始木头没有被浸润的时候,可以给小孩子体验一下,
拿一根牙签压住木头靠近水源,可放少许水,碰到水源,
水会被木头里面的纤维毛细管吸住往上跑,用放大镜看非常有趣。
这个同样是毛细现象。


这个实验给家里从6岁的小朋友到高中的大朋友感受,他(她)们都感到很有趣!因为一般常识是:水往低处流,而此实验看到的现象恰恰相反!

谢谢光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11家元 +220 收起 理由
玛德陛下 + 20 謝謝分享
萧错 + 20
moontree + 20 謝謝分享
ljlun + 20 謝謝分享
qrut + 20 優秀文章
zzqqzzz + 20
10655188 + 20
kkdkj + 20 謝謝分享
jf201006 + 20 謝謝分享
hfsp + 20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1-7-26 15: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qqings 发表于 2021-7-22 15:54
大树从根部吸水,一直传到顶端,用的就是毛细现象

应该是蒸腾作用吧。不全是毛细现象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5 1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是水往低处流:titter: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5 10: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求生视频都是用鞋带靠这样的方法来过滤水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宅小唐 发表于 2021-7-24 23:17
树能长几十米高...理论上毛细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可以靠水的表面张力脱离地球重力,想上多高上多高,这个 ...

脱离地球重力。。。。这么厉害啊,那毛细管需要多少NM的:shock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5 0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prc3 发表于 2021-7-23 17:22
之前看到野外用纸巾过滤污水   就是用这个原理

那是颗粒过不去纸巾,而液体能通过的原因。

野外用纸巾过滤污水,主要是重力起作用吧。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23: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huiyi5588 发表于 2021-7-22 15:29
这个实验会有高度限制吧?

树能长几十米高...理论上毛细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可以靠水的表面张力脱离地球重力,想上多高上多高,这个过了水分子浸润了没过顶点就变成虹吸效应了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2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不是布朗运动吗。熵增过程。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panmouse 发表于 2021-7-22 15:28
虹吸要用充满液体的软管连接两个有液位差的容器

毛细管可以看做软管
毛细现象可以看做把软管充满液体
液位差是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19: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再做一组:左边的容器高于右边容器,看看还能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17: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有浸润、毛细和虹吸共同作用的结果,浸润是基础,如果纤维表面液体不浸润,就看不到这个结果了。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17: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看到野外用纸巾过滤污水   就是用这个原理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15: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创意的教学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从低到高,一定要消耗能量,能量从哪来?这样好像能量不守恒了。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1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吸 毛细 好高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07: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该这样 :lol:把DIY落到有用的地方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2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qqings 发表于 2021-7-22 15:54
大树从根部吸水,一直传到顶端,用的就是毛细现象

还真不是,不要乱科普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2 17: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试验里,水往液面低的地方跑,也有虹吸的原理

偶分析:开始是毛细作用把水吸上去,翻过顶点后,开始发挥虹吸作用(水表面张力带动,在重力作用下到达另一边)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2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wfzdm 发表于 2021-7-22 16:38
能从左面吸到右面,也就能从右面吸到左边吧

主要是有液位差,和左右没关系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8 收起 理由
cushion + 8 熱心會員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1 00:44 , Processed in 3.307206 second(s), 2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