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64|回复: 47

[1960] INTEL和AMD之外的CPU历史介绍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5 11: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出完了INTEL和AMD两家的CPU历史介绍,(INTEL-CPU历史介绍点这里AMD-CPU历史介绍点这里)寻思着把其他公司的CPU介绍也搞出来。但CPU的概念非常广,凡是可以处理数据指令的芯片都可叫做CPU,几天都写不完。所以还是以INTEL的CPU历史为主线,从兼容INTEL的CPU说起。

因为是全手打,所以更新会比较慢(预计需要一周时间),请耐心等候。


打赏

参与人数 5家元 +81 收起 理由
whgf + 20 赏钱,支持这样的公益科普文章.
drawning + 10
gwll + 40 優秀文章
人艰不拆了 + 5
guangqu + 6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2-4-22 1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samhrc 发表于 2019-7-15 14:23
F14同时代的米格23连晶体管都没有,一样变机翼角度飞的好好的。 这是美国用力过猛呢,还是苏联投机取巧? ...

MIG23挺失败的,能用和好用差别挺大,除了只有3个固定后掠角,翼下外挂架也不能随着后掠角度改变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22: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无线电五厂仿制的5G8080没有上镜欸,以前在老坛子看到过有家友收藏还点亮了。可惜可遇不可求,手头目前只在80年代初出版的国产半导体器件书中可以见到datashe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 1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upzx 发表于 2020-9-2 16:12
产业链跟不上,很受伤的,什么都要自己来,还要被一群猴子和米狗攻击

@看啥看 @不宜私奔
中国(包括台湾)早期出过很多处理器,只是楼主没说。
计算机发展早期中国还是紧跟着的,只是80年代末拿来主义盛行,逐步放弃自主研发,开始拿国外现成的用,所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不过好在在美国的压制下,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自力更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 16: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啥看 发表于 2019-9-27 16:20
百花齐放
唯独没有中国的影子
可想而知,现在的华为有多优秀!

产业链跟不上,很受伤的,什么都要自己来,还要被一群猴子和米狗攻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2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款是中国企业制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6 14: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格23只能实现16度、45度和72度的可变主翼角,F14则是在20度到68度之间无级变化,更为先进。米23是单发,F14是双发,可以说不是同一级别的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5 15: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amhrc 发表于 2019-7-15 14:23
F14同时代的米格23连晶体管都没有,一样变机翼角度飞的好好的。 这是美国用力过猛呢,还是苏联投机取巧? ...

Mig 23 确实取巧了,它只能设定几个固定的角度,例如全开,全收,半开之类。苏联擅长用系统工程解决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7 16: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齐放
唯独没有中国的影子
可想而知,现在的华为有多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5 14: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F14同时代的米格23连晶体管都没有,一样变机翼角度飞的好好的。 这是美国用力过猛呢,还是苏联投机取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 14: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不少厂家,最好看的Z80 是SGS-Ates 的白陶花斑z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 14: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蛋蛋羊 发表于 2019-6-25 17:58
同样由于Z80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仿制的Z80数量也非常大。 (东德)民主德国仿制(MME):DIP灰盖白 ...

T34BM1 - Z80 clone ES  white cer silver pin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1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了见识,当年的CPU战场真是很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1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9 21:30:2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以前有俩486金属的绿色的散热片后来搬家搞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8 2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neozhou 发表于 2019-6-28 16:51
原来hugo是4004最多的藏友,他是红麦,不是黑麦

瓜神来了:handshake:,麦子多的是8080,不是4004。
C4004国内最多的估计是Henry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8 16: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ozhou 于 2019-6-28 17:08 编辑
wfs2005 发表于 2019-6-26 12:53
国内藏友黑麦子手里的8080记得是国内外藏友最全最多的。有没有上百种咱没数过 ...

原来hugo是4004最多的藏友,他是红麦,不是黑麦: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16: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wfs2005 发表于 2019-6-26 12:53
除了楼主所说的 MP944、Intel4004这两款早期处理器,在CPU诞生之初,还有两款处理器,那就是德仪的TI 1000 ...

刚又查了下维基百科,
https://wikipedia.tk.gugeeseo.co ... 4%E7%90%86%E5%99%A8

正如近现代其他科技的发展一样,微处理器时代仿佛一夜之间就到来了。三个公司,三个计划,几乎不约而同地成为微处理器产业的先锋。它们就是英特尔的Intel 4004,德州仪器公司的TMS 1000和盖瑞特艾雷赛奇(Garrett AiResearch)工业部的CADC(Central Air Data Computer)。

1968年盖瑞特被邀请参加研制一种数字计算机,以同正在开发中的用于美国海军F-14雄猫战斗机的主飞行控制计算机的电机系统竞争。这个以基于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芯片组为核心的CPU于1970年设计完成,并以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可靠性打败了基于电机系统的设计,被运用于早期的所有雄猫战斗机。但今天看来,知道CADC和MP944芯片组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海军认为这种技术太过先进而不允许将其设计细节公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

德州仪器公司开发出以预编程嵌入式应用(pre-programmed embedded applications)为主打技术的4位微处理器TMS 1000,并于1971年9月17日推出代号为TMS1802NC的市场版本,用于生产单芯片计算器。英特尔的4004计划则由弗得里克·法金(Federico Faggin)主持开发,并于1971年11月15日发布。

德州仪器为微处理器申请了专利。1973年9月4日Gary Boone获得了单片微处理器的美国专利,专利号是3757306。但是我们可能无法确定究竟哪家公司第一个在实验室做出了微处理器。1971年和1976年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两次达成专利互许可协议,根据协议,英特尔向德州仪器付微处理器专利的使用费。Cyrix曾经同英特尔为微处理器专利对簿公堂,关于此事的法律文件可以参见。[1]

有趣的是,有第三方人士声称拥有可以涵盖“微处理器”的专利。具体请参见这个网站,根据这里的描述,有人早于德州仪器和英特尔就发明了“微控制器”,这算不算“微处理器”尚有争议。

所谓的单片机是微处理机的一种变体,它包括了CPU,一些内存以及I/O接口,所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上。单片机的专利号为4074351,授予了德州仪器的Gary Boone和Michael J. Cochran。当时他们是以微计算机的名称申请专利的。

根据麻省理工出版的《现代计算史》第200页到221页,英特尔同圣安东尼奥的一家叫做计算机终端的公司(后改名为数点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合作设计一块用于终端的芯片。数点后来决定不用这块芯片了,而采用TTL逻辑电路设计跑相同的指令集,英特尔随即将该芯片其命名为8008,并于1972年4月上市销售。这是世界上第一块8位微处理器,也是后来《无线电电子》杂志卖的著名的马克-8计算机的主要部件。8008及其后继产品8080开创了微处理器的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1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fs2005 于 2019-6-26 13:12 编辑

除了楼主所说的 MP944、Intel4004这两款早期处理器,在CPU诞生之初,还有两款处理器,那就是德仪的TI 1000处理器、Four-Phase System AL1处理器系统。

我之前在收到是德仪的TMS 1000处理器后发了个帖子,在老版,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1022510

MP944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款处理器毫无异议。Intel4004的第一款商用处理器地位有些不保,德仪的TI 1000处理器也是1971年出的,所以有老外给它翻案。

无论如何, MP944、Intel4004、TMS 1000、Four-Phase System AL1并称70年代初的四大微处理器,称它们为CPU的始祖一点也不为过。

MP944处理器全套有老外收藏,目前未见国内藏友有收藏。

楼主说德仪没有抓住机遇,没错。intel是做存储芯片起家,在那个时代存储器利润很高,CPU诞生之初却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应用,所以不被很多公司看好。其实当时intel也是没有重视,所以造成了4004的缔造者霍夫等一些核心成员,离职成立Zilog公司,重要人才流失。后来intel高层还是高瞻远瞩,决定了继续搞CPU研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intel CPU。

DIP金盖紫瓷MF8008,我曾经买过,结果转运过程中被搞丢了,一同丢失的还有一个8080 ES,损失惨重。包裹里合箱了一个500多元的飞利浦剃须刀,估计是它的原因。

说道8080,就不能不提到中国1979年出的5G8080处理器,说明那时候中国芯片技术还是很先进的,至少说明仿制能力很强:lol:。
国内藏友黑麦子手里的8080记得是国内外藏友最全最多的。有没有上百种咱没数过。

当年的8080、8086真的是百花齐放,世界上很多国家、有关电的企业大多都出过8080等处理器。当然,作为intel阵营最大的对手,摩托罗拉是不可能也不屑于搞8080的,人家的6800系列卖的好着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07: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瞳教授 发表于 2019-6-25 21:23
金星就是现在的LG吧

是的,引用@hongo 坛友的回复:
乐喜金星(LG)就是高士达。乐喜Lucky和高士达Goldstar两个公司合并后各取一个字母做新名字,就成了LG了,全称是乐喜金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5 07:09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