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03|回复: 0

[科技] 英伟达RTX 5090跑分首曝:AI算力两倍于前代 全面压制AMD旗舰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4 07:21:2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4 07:23 编辑

人工智能算力竞赛再掀波澜,显卡巨头间的技术角力进入新阶段。继AMD上周公布Radeon RX 7900 XTX在DeepSeek基准测试中超越英伟达上代旗舰RTX 4090后,英伟达近日首度披露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 5090测试数据,以碾压性优势回应竞争对手的挑战。这场围绕AI性能的隔空交锋,不仅揭示了新一代显卡的技术跃进,更凸显出两家厂商在测试方法论上的微妙差异。

根据英伟达官方演示资料,在Llama-bench平台采用int4量化精度的测试环境下,搭载7B参数模型时,AMD旗舰显卡RX 7900 XTX的运算速度为每秒生成约100个token。相较之下,前代RTX 4090展现出46%的性能优势(约150 token/秒),而全新RTX 5090更是实现103%的速度提升,达到每秒200个token的处理能力。当模型规模扩展至8B参数时,三款显卡的性能差距基本维持相同比例。

在32B超大参数模型的极端测试场景中,RTX 5090的算力优势进一步放大至124%,以每秒50个token的运算速度大幅领先对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两家厂商的测试标准存在差异——AMD此前对比测试选用的是上代次旗舰RTX 4080 Super,而英伟达此次则着重强调其最新架构的跨越式进步。不过行业专家提醒,此类厂商自测数据通常存在特定优化倾向,实际表现还需等待第三方机构验证。

从技术细节分析,RTX 5090的强势表现得益于Blackwell架构的全新计算单元设计,其Tensor Core矩阵运算效率较Ada Lovelace架构有显著提升。而AMD显卡虽然在传统图形渲染领域保持竞争力,但在需要大量并行计算的AI工作负载中,仍面临显存带宽与计算管线协同效率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测试均未披露散热方案、功耗墙设置等可能影响性能释放的关键参数,这为客观评估设备真实能力留下探讨空间。

随着生成式AI应用场景的快速扩展,显卡的通用计算能力正成为衡量产品价值的重要维度。此次曝光的测试数据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清晰展现出新一代GPU在AI加速领域的技术代差。硬件爱好者正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第三方评测,期待看到这两大显卡阵营在统一测试标准下的真实较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0 23:42 ,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