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0

[业界] AI应用存储技术迎来新突破!铠侠闪迪联合发布4.8Gb/s 332层3D闪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0 18: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20 18:53 编辑

各位科技爱好者注意啦!在ISSCC 2025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Kioxia与Sandisk共同展示了其最新研发成果——采用332层堆叠结构的第十代3D闪存技术。这项创新不仅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至4.8Gb/s,更在能耗控制方面实现重要突破,标志着存储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此次技术突破的核心源于三大创新:CBA(CMOS直接键合阵列)技术如同为存储芯片装上"直达电梯",省去传统布线环节;Toggle DDR6.0接口标准搭配SCA协议,让指令传输效率提升30%;PI-LTT电源隔离技术则像给电路装上"节能开关",使数据输出功耗直降34%。相较于正在量产的第八代产品,新款闪存的接口速度提升33%,输入功耗降低10%,真正实现性能与能效的双重优化。

更令人期待的是,通过将存储层数增加至332层并优化内部结构,新一代闪存的存储密度较前代提升59%。这意味着未来智能手机有望在保持轻薄设计的同时实现TB级存储,而数据中心则能以更小体积承载海量数据。Kioxia首席技术官宫岛英司强调:"AI技术的普及使得数据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我们的技术将为下一代存储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Sandisk全球战略与技术高级副总裁Alper Ilkbahar透露,即将量产的第九代产品将采用新旧技术融合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高性能与低功耗。目前两家企业已建立灵活的技术组合方案,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特性,覆盖从消费电子到企业级存储的全场景应用。

从技术参数来看,这项突破不仅刷新了NAND闪存的性能记录,更预示着存储技术的演进方向。随着332层堆叠技术的成熟,未来两年内我们或将看到具备10GB/s读写速度的消费级SSD,以及体积更小、容量翻倍的数据中心存储方案。在AI与大数据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存储技术的进步正在为数字社会构建更坚实的数据地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0 20:36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