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硅基世界"的齿轮骤然卡滞时,华盛顿正上演着怎样的权力博弈?曾帮马斯克操盘440亿美元推特收购案的摩根士丹利前银行家迈克尔·格莱姆斯,如今挥动裁员利刃站在美国商务部芯片法案办公室门口。据《金融时报》披露,这个肩负美国半导体复兴重任的部门,仅剩14%的原始班底苦撑残局。
这场震荡始于2025年初,白宫对前任政府的芯片法案团队展开清洗,原计划仅保留5名试用期员工,经多方博弈才勉强增至22人。战略部门的政策智囊团与对外事务团队全员出局,犹如现实版《纸牌屋》在华盛顿真实上演。
早有迹象显示风暴将至。2024年起,特朗普政府重启对芯片法案资助项目的审查,导致多笔拨款支付陷入僵局。总统在国会演讲中更将补贴斥为"彻头彻尾的错误",公开要求众议长"立即废除该法案"。
知情人士透露,这位以商人思维治国的总统自竞选时期就质疑芯片法案效用,更倾向用关税杠杆逼迫企业回流。目前法案资金已发放逾九成,遗留的悬念聚焦在已承诺但未拨付的数十亿美元——这个烫手山芋如今落在14%留守团队肩上。总统对此轻描淡写:"余款任凭议长处置,还债也好,其他用途也罢。"
关税大棒确实初见成效。台积电日前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加上亚利桑那州工厂已投入的650亿,真金白银堆砌出半导体帝国的雏形。苹果、OpenAI与甲骨文各自抛出500亿美元建设计划,誓言打造本土AI数据中心矩阵。但业内人士心知肚明,这些蓝图落地至少需要三五年,普通消费者却要立即承受关税推高的电子产品价格。
最具戏剧性的是,当华盛顿的裁员闹剧持续发酵时,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已签约的协议能否兑现?承诺的补贴是否化为泡影?这场牵动万亿产业的博弈,其复杂程度恐怕远超芯片内部的纳米级电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