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昨天(7月1号,周二)挖到个独家消息:有知情人士跟他们爆料,说在人工智能数据标注这块儿,跟“规模人工智能”(Scale AI)干仗的“风涌人工智能”(Surge AI),偷偷摸摸请了帮手(顾问),正在准备这辈子头一回跟投资人要钱,而且胃口不小——目标最高要弄到 100亿美元(美元啊!)!
为啥现在伸手要钱?圈内人说了,这事凑巧了。最近风涌对头Scale那边不是走了好些个大客户嘛,风涌就想借这股“东风”,把人家流失的客户和那帮嗷嗷叫想要服务的用户给接过来。
这100亿美元打算怎么个花法?一部分是新发行的股份(专业点叫主要资本),另一部分是想让跟着老板打拼的员工们有机会套点现(这叫次级资本,给大家一些真金白银的实惠)。
风涌的老板叫 陈德文(Edwin Chen),以前在谷歌和元宇宙平台(Meta,就是原来那个脸书)都干过技术活。据说风涌这次喊出的身价(估值)目标是 超过150亿美元!不过爆料人也说了,现在才刚开谈,这价钱最后可能还会水涨船高。
风涌有点特别,据说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赚钱的,之前全靠老板德文自己往里头垫钱(行话叫自筹资金或者bootstrapped)。更牛的是,消息说他们去年一年赚进了 超过100亿美元的营收!这数字可比那个名气大得多的对头Scale强——人家同期公布的营收是87亿美元。
拿Scale的身价比比就更清楚了:Scale去年融资那会儿,估值定在140亿美元。后来元宇宙平台(Meta)大手笔砸钱进去,不仅拿下了Scale 49%的股份,直接把Scale当成了自己人,还顺手把Scale的CEO 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 给挖走了,让他去当Meta的“首席AI官”,管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这一波操作下来,Scale的身价直接蹿到了差不多 290亿美元。
风涌这边呢?人家对于融资这事,选择 不吱声(拒绝对这事儿发表评论)。
跟其他抢Scale客户的对手一样,风涌最近确实接了不少Scale流失的客户。这些客户为啥要跑?原因就出在Meta那笔投资上。客户们犯嘀咕了:你Scale现在跟Meta穿一条裤子,我还敢放心让你处理我的敏感数据吗?万一搞研究的方向啥的透给Meta咋整?点名点到的“出逃”客户就包括OpenAI和Scale的头号金主谷歌。当然,Scale自己拍胸脯说生意稳得很,也坚决表示会保护好客户数据。
风涌在数据标注这行当里,混得有点“闷声发大财”的意思。要知道这行现在人多得不得了,按硅谷的老套路,那都是先花投资人的钱拼命烧。风涌偏不,人家老板德文自己有钱撑着,硬是默默做到行业龙头位置,挣钱还贼猛。公司2020年在旧金山起步,平时低调得很,主要靠给谷歌、OpenAI还有Anthropic这些顶级AI实验室提供顶尖的数据标注服务吃饭。
现在为啥数据标注这么吃香?一个关键技术点叫 强化学习人类反馈(RLHF),这玩意儿在训练高级AI系统时越来越重要。玩好RLHF,得靠特别细致、有“人味儿”的高质量标注数据。风涌眼光贼,就抓这个点:人家不搞人海战术压榨便宜劳动力,而是发展了一批本事过硬的专业外包团队来做这活,质量杠杠的,自然把高端客户笼络住了。
如果风涌真能搞到这么一大笔钱(100亿),也算是投资人给整个数据标注行业的一次“大考”投票了。有些投资人觉得:甭管AI怎么发展,要训练高级模型,数据标注就绕不开!顶尖AI实验室的需求会一直有。但也有投资人心里打鼓:这门生意利润本来就不厚,主要靠人工贴标签。万一哪天AI技术突飞猛进,自己能搞定标注了(也就是自动化普及了),那这些依赖人力的公司饭碗不就砸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