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这阵子给内测用户推送的新版Windows 11开始菜单试水全新功能。原本的固定网格布局变成了单页滚动的样式,还自动把应用分门别类整理得整整齐齐。不过让人纳闷的是,大伙儿都发现根本没法自己新建分类——感情这活儿微软全给包办了?
那微软到底凭啥把成千上万的应用归进几十个不同类别的呢?是不是偷偷用了人工智能?还是靠云端服务器实时计算?
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全靠电脑里一份15MB大的JSON文件。技术爱好者Albacore在社交平台X上深扒后发现,系统压根没调用AI也没连接服务器,完全在本地操作。这份压缩文件解压后整整15MB,活脱脱就是一张巨型的应用匹配表格。
工作原理出奇简单:微软把所有应用商店里的程序都编了个身份号(正式名称叫package-family-name),挨个对应到数字编码上。比如检测到你装的是画图工具,系统内部早就把这类应用标记成创意类(对应数字2);要是装社交软件,就归到社交类(对应数字1)。
重点来了:整个分类过程纯靠死记硬背
当你装上Windows Media Player这种音乐程序,系统立马翻出内置表格核对。只要确定属于音乐类(类别代号是12),且同类别凑足三款应用以上,开始菜单立刻新建音乐分类文件夹给你收拾得明明白白。
排序也有小心机:同一个分类里最常用的软件永远顶在最前面。每次点开开始菜单,系统都悄悄记录使用频率,自动调整位置——这套操作同样全靠本地计算,网线拔了都不耽误事。
微软通过两种途径维护这张超大表格:要么随应用商店更新,要么通过系统外壳更新推送。这就意味着不用等大版本升级,换个马甲的应用或者新上架程序也能及时归类到位。
虽然这套自动分类挺省心,但眼馋安卓iOS能自建文件夹的用户可憋坏了。现在官网内测板块留言板天天被刷屏,都在催微软尽快开放自定义功能。按微软以往的节奏,这种呼声高的功能开发周期通常短则数月,长则以年计——各位等着动手整理开始菜单的,怕是得先压压性子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