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琢磨着租车出去玩的朋友,您可得留神了!全球租车巨头赫兹(Hertz)最近弄了个高科技的AI验车系统,本意是让还车检查更公平,可没想到啊,这AI眼神儿也太“毒”了点儿!连咱们人眼压根儿看不清楚、或者根本注意不到的丁点儿小划痕小凹坑,它都能给揪出来,然后咣当给租车人寄一张几百美金的维修账单。最近这事儿就摊在了一位搞人工智能的行家——亚当·福利(Adam Foley)身上,他可实实在在当了一回“体验官”,整个过程闹心得很。
咱按时间顺序捋一捋福利遇上的倒霉事儿。福利老兄呢,是专门研究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策略的专家,算是懂行的了。他前阵子在赫兹租了辆车,开开心心用了4天。好家伙,这车还回去才刚过俩钟头,手机叮咚一响,赫兹的账单就拍马赶到了——张嘴就要190美金!理由是车上有两处地方“被损坏”了。
赫兹还挺“贴心”,在账单后面附了个小优惠:如果福利马上点头付钱,可以“打折”,只收125美金就能了事。福利算了一笔账,好家伙,光这笔修理费,就差不多把他那4天的租金(总共195美金)给整没了,就便宜了5个钢镚儿!气得他立马在自己领英账号上吐槽开了。
关键点来了!到底撞坏哪儿了?赫兹给福利发了两张照片,让他看看所谓的“损伤”。福利公开展示了其中一张照片。咱们大伙儿放大照片,揉揉眼睛使劲看……老实说,那片区域要非说有啥新添的小凹陷吧,它确实有那么一丁点儿模糊的痕迹,但那个大小位置啊,别说开车时刮了蹭了自己不知道,就算特意还车时凑近了瞅,也得费老大劲才能勉强怀疑一下!照片质量也是够呛,根本看不清细节,您说这“高级AI相机”拍成这样,能服人吗?
更让福利火大的是后面找赫兹说理的过程。他虽然搞AI的,但愣是没搞过赫兹App里那个AI客服!想找个人类客服聊聊天?没门!系统跟他车轱辘话来回转,核心思想就一个:“亲,您确实欠我们190美金哦~”。福利觉得这事儿味儿不对,他感觉赫兹像是立了个新规矩:“只要在AI摄像头眼里,这车不是锃光瓦亮跟刚从厂里开出来似的,那好,顾客您就请掏钱吧!”
这下可好,福利没认账呢,125美金那个“优惠价”的窗口期嗖一下就过去了。雪上加霜,账单金额还涨了!现在赫兹管他要两份钱:一份是190美金的“损伤维修费”,好家伙,还外加一份190美金的“处理和服务费”!总共380美金啊亲!这谁吃得消?福利也是没脾气了,撂下句话:“行吧,这钱我不急着给,我等着看市场自己咋收拾这局面。”意思就是相信顾客们会用脚投票。
对于这套系统,赫兹倒是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人家强调了,这AI验车不是吹毛求疵,它只会标记那些尺寸达到或者超过一英寸(大概2.54厘米)的、能收钱的损伤或凹痕。虽然我们看福利那张照片,感觉那痕迹比芝麻粒儿大不了多少,但赫兹坚持他们的判断没错,可能照片角度问题显小?您说这叫什么事儿…
那赫兹官方咋回应这事儿的呢?他们给媒体发了份声明:
开头先说成绩:“咱这AI扫过的车,超过97%都没啥可收费的损伤,证明大部分租车过程都顺顺当当的。车辆损伤问题一直是租车行和客户共同的痛点。”
接着谈目标:“赫兹搞这个技术,就是为了正面解决这问题。目的是不让客户为不是他租车期间弄坏的地方买单,同时在发现有新损伤时,整个流程能更透明、更准、更快。我们始终在努力创新和改进。”
关于沟通不畅?赫兹给出了一个有点意外的解释:当客户标记问题(比如说不服AI判定),真人会去查看。但是!真人员工的决定,是通过App里的那个AI客服窗口传达给客户的。这也就是为啥福利死活转不到真人那儿——信息渠道被AI卡住了!赫兹说他们在想办法,看怎么把真人也整合进这个沟通系统里。
对于福利个人的案子,赫兹回应得挺硬气:“这位客户的投诉,我们特意安排了人工复核。复核确认了,照片里显示的凹痕确实是新搞出来的。我们知道有些客户可能盼着不同结果,但我们得确保每个案子都公平客观,基于现有最好的信息来处理。我们努力为所有客户保障车辆质量。行业通行规则就这样:租车期间发生的损伤,责任在租车人。”
经历了这番折腾,福利这位AI专家倒是对这个应用本身有点看法:“说句心里话,赫兹用AI搞这套(用摄像头和AI评估损伤、明确收费预期),出发点其实挺有意思的,思路也对。”他觉得,理想状态下,技术确实能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扯皮。但硬币都有两面。从福利和其他几个报道的情况来看,这效果目前明显偏向让人郁闷的那一边。赫兹想用高科技提高效率减少纠纷的本意是好的,可要是机器的判断标准跟咱正常人的肉眼观察、跟大家的“这事儿算个事儿吗”的公平感差得太离谱,那顾客租车时的好心情可就悬了。说好的科技便民呢?咋净给添堵了啊!这AI验车官的“火眼金睛”,是不是有点儿“金睛”过头了?各位老铁,你们说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