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23

[C51] 单片机直接驱动数码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3 2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码管通常用 74HC595 或其他 IC 来驱动比较方便。
连 STC 的试验箱至今也还保留数码管的戏份。
不过不用试验箱想折腾下数码管还是比较麻烦的,大概是下图这样的,学没学会不知道,仅仅连线就消磨很多耐心了。



下面的视频演示了一种比较方便的方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LbYzpEKn/


利用不同尺寸的单片机和数码管,可以实现在面包板上快速装拆,让实验变得效率。
这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很早就有这样的使用例子,比如某宝的 “数码管电压表头”。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这里不展开。


代码是AI写的,把如下文字喂给AI ,适当调教下即可:

STC8H IO驱动数码管;使用如下引脚定义
seg-a = P1.0
seg-b = P3.4
seg-c = P1.5
seg-d = P1.3
seg-e = P1.2
seg-f = P3.7
seg-g = P1.6
seg-dp = 1.4
D1 = P1.1
D2 = P3.6
D3 = P3.5
D4 = P1.7

【再次强调,单片机是需要动手的,不是 “梅花一党”这货天天想着怎么入门就能入门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打赏

参与人数 3家元 +69 收起 理由
飞向狙沙 + 30 認真發帖
慕名而来 + 24 支持技术讨论
jf201006 + 15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昨天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做项目的时候还是用专用的数码管驱动芯片更加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是爱好和耐心
然后通过模电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ixia001 发表于 2025-8-15 05:30
杜邦线连接,看似简单快速,实则问题多多,经常接触不良,尤其是用单根杜邦线时。 ...

我倒觉得杜邦线连接排针  比面包线要靠谱,

面包线  市面上的大多数质量都很差,面包板的质量相对稳定多了
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使用其它线材,1毫米左右的单芯线和网线比较好用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河小铁骑 发表于 2025-8-15 14:21
/*---------------------------------------------------------------------*/
/* --- STC MCU Limited --- ...

STC 在业余爱好者支持这块, 即使免费送出试验箱,对基础稍差的玩家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上传例程看到效果,然后依然啥也不会。

本视频,直观的演示硬件连接,不需要额外零件,不需要PCB,几秒钟就可以点亮。看看试验箱,想开始数码管实验,还得打开PDF,这不得看上好几分钟,遇到楼上那样眼神不好的,还不得整劈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ixia001 发表于 2025-8-15 05:30
杜邦线连接,看似简单快速,实则问题多多,经常接触不良,尤其是用单根杜邦线时。 ...

是不是眼神有什么问题,视频里可有杜邦线?

即使阅读理解差些,把反面示例的第一个图当成主要内容, 那么来说说杜邦线:

多年下来,因为杜邦线自身问题导致的实验失败几乎没有,因为插针被压迫,弯折复正,多次后折断的有,换一条就是了。

不要扯什么高可靠, 我所发的所有帖子,都不是 做产品 搞科研!

至于 做产品 搞科研 的那波人,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你的问题就是在高级餐厅谈性价比,在路边摊谈服务,看起来有理有据,实则满脑子浆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14: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 --- STC MCU Limited ------------------------------------------------*/
/* --- STC 1T Series MCU Demo Programme -------------------------------*/
/* --- Mobile: (86)13922805190 ----------------------------------------*/
/* --- Fax: 86-0513-55012956,55012947,55012969 ------------------------*/
/* --- Tel: 86-0513-55012928,55012929,55012966 ------------------------*/
/* --- Web: www.STCAI.com ---------------------------------------------*/
/* --- Web: www.STCMCUDATA.com  ---------------------------------------*/
/* --- BBS: www.STCAIMCU.com  -----------------------------------------*/
/* --- QQ:  800003751 -------------------------------------------------*/
/* 如果要在程序中使用此代码,请在程序中注明使用了STC的资料及程序        */
/*---------------------------------------------------------------------*/


/*************  本程序功能说明  **************

本例程基于STC8H8K64U为主控芯片的实验箱9进行编写测试,STC8G、STC8H系列芯片可通用参考.

用STC的MCU的IO方式驱动8位数码管。

显示效果为: 数码时钟.

使用Timer0的16位自动重装来产生1ms节拍,程序运行于这个节拍下, 用户修改MCU主时钟频率时,自动定时于1ms.

下载时, 选择时钟 24MHZ (用户可自行修改频率).

******************************************/

#include "stc8h.h"       //包含此头文件后,不需要再包含"reg51.h"头文件

#define     MAIN_Fosc       24000000L   //定义主时钟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long   u32;

/****************************** 用户定义宏 ***********************************/

#define Timer0_Reload   (65536UL -(MAIN_Fosc / 1000))       //Timer 0 中断频率, 1000次/秒

/*****************************************************************************/

#define DIS_DOT     0x20
#define DIS_BLACK   0x10
#define DIS_        0x11

/*************  本地常量声明    **************/
u8 code t_display[]={                       //标准字库
//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black  -     H    J    K    L    N    o   P    U     t    G    Q    r   M    y
    0x00,0x40,0x76,0x1E,0x70,0x38,0x37,0x5C,0x73,0x3E,0x78,0x3d,0x67,0x50,0x37,0x6e,
    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0x46};    //0. 1. 2. 3. 4. 5. 6. 7. 8. 9. -1

u8 code T_COM[]={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位码

/*************  IO口定义    **************/

/*************  本地变量声明    **************/

u8  LED8[8];        //显示缓冲
u8  display_index;  //显示位索引
bit B_1ms;          //1ms标志

u8  hour,minute,second;
u16 msecond;

/*************  本地函数声明    **************/


/****************  外部函数声明和外部变量声明 *****************/


/********************** 显示时钟函数 ************************/
void    DisplayRTC(void)
{
    if(hour >= 10)  LED8[0] = hour / 10;
    else            LED8[0] = DIS_BLACK;
    LED8[1] = hour % 10;
    LED8[2] = DIS_;
    LED8[3] = minute / 10;
    LED8[4] = minute % 10;
    LED8[5] = DIS_;
    LED8[6] = second / 10;
    LED8[7] = second % 10;
}

/********************** RTC演示函数 ************************/
void    RTC(void)
{
    if(++second >= 60)
    {
        second = 0;
        if(++minute >= 60)
        {
            minute = 0;
            if(++hour >= 24)    hour = 0;
        }
    }
}


/********************** 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u8  i,k;
   
    P_SW2 |= 0x80;  //扩展寄存器(XFR)访问使能

    P0M1 = 0x30;   P0M0 = 0x30;   //设置P0.4、P0.5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1M1 = 0x30;   P1M0 = 0x30;   //设置P1.4、P1.5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2M1 = 0x3c;   P2M0 = 0x3c;   //设置P2.2~P2.5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3M1 = 0x50;   P3M0 = 0x50;   //设置P3.4、P3.6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4M1 = 0x3c;   P4M0 = 0x3c;   //设置P4.2~P4.5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5M1 = 0x0c;   P5M0 = 0x0c;   //设置P5.2、P5.3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6M1 = 0xff;   P6M0 = 0xff;   //设置为漏极开路(实验箱加了上拉电阻到3.3V)
    P7M1 = 0x00;   P7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AUXR = 0x80;    //Timer0 set as 1T, 16 bits timer auto-reload,
    TH0 = (u8)(Timer0_Reload / 256);
    TL0 = (u8)(Timer0_Reload % 256);
    ET0 = 1;    //Timer0 interrupt enable
    TR0 = 1;    //Tiner0 run
    EA = 1;     //打开总中断
   
    display_index = 0;
    hour   = 11;    //初始化时间值
    minute = 59;
    second = 58;
    RTC();
    DisplayRTC();
   
//  for(i=0; i<8; i++)  LED8 = DIS_BLACK;    //上电消隐
    for(i=0; i<8; i++)  LED8 = i;    //显示01234567
    k = 0;

    while(1)
    {
        if(B_1ms)   //1ms到
        {
            B_1ms = 0;
            if(++msecond >= 1000)   //1秒到
            {
                msecond = 0;
                RTC();
                DisplayRTC();
            }
        }
    }
}
/**********************************************/

/********************** 显示扫描函数 ************************/
void DisplayScan(void)
{   
        P7 = ~T_COM[7-display_index];
        P6 = ~t_display[LED8[display_index]];
    if(++display_index >= 8)    display_index = 0;  //8位结束回0
}

/********************** Timer0 1ms中断函数 ************************/
void timer0 (void) interrupt 1
{
    DisplayScan();  //1ms扫描显示一位
    B_1ms = 1;      //1ms标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5: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邦线连接,看似简单快速,实则问题多多,经常接触不良,尤其是用单根杜邦线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17: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尽量不用数码管和液晶,,直接接个串口蓝牙模块,用手机连着看串口基本够了,,最讨厌液晶还要弄gui弄的难看了自己还窝火,问题我天生没美术细胞。。。想当初我还曾经嘲笑过我们公司给串口屏弄Gui的家伙,,实在难看。。。。自己弄更难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15: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STC单片机可以配置引脚推挽输出模式后直驱这种数码模块真的没压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14: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wah2009 于 2025-8-14 14:48 编辑

tm1637   1638   1640多方便啊,
又简单又便宜,占用的IO又少,只要两个,有的还附送键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TM1637   I2C控制,现在越来越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10: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9: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热水器温度显示,单片机驱动数码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没人把饭做成梅花哥想要的味道,并用勺子挖起来送到梅花哥的嘴里,他才喋喋不休、喷这个喷那个
就是没吃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所以你们都不行,反驳我就是你们素质低,

但凡单片机入了门的都自己玩去了,也不会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有的没的想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8: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taobao搜“串行数码管”模块,方便省心。就是价格稍贵点,但业务使用完全不需要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单片机直接驱动数码管没问题的,我用各种xx32还有老妖的51都试过,亮度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8: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子好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07: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单片机更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8-23 06:17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