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聊到电动车,很多朋友都会问我:“这电池充电,是每天都充满好,还是等电量见底再充啊?”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你我关注,几乎每个开新能源车的人都会纠结。毕竟,大家都怕电池用久了不耐用,而换电池的费用可不少!
新能源车每天充和见底充,哪个有利于电池?可能很多人搞错了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我特意查阅了相关研究,没想到结果出乎意料...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聊聊这件事——知道真相后,就别再随便充电了。 首先,为什么有人认为每天充电更好?支持每天充电的观点,主要是为了“电池的稳定性”。简单来说,很多车主担心电池会出现“记忆效应”。这个效应指的是电池在不满电状态下反复使用,会“记住”这个偏低的状态,最终导致续航下降。尽管锂电池不太受记忆效应影响,但这种担忧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依然相信这个说法。
新能源车每天充和见底充,哪个有利于电池?可能很多人搞错了
此外,还有一种心理是“防止意外”。每天充电可以保持电池电量充足,避免在使用中遇到“续航焦虑”。特别是那些开增程或插混车型的车主,他们的电池本身就不大,如果不每天充电,真的会感到不便。就像用手机一样,只要电量不足,内心就会不安,担心突然没电可用。 上面的理由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它们真的对电池更有利吗?其实不一定。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坚持“见底再充”的做法,这其中主要考虑的是“电池循环寿命”。简单来说,电池的寿命与其充放电次数紧密相关,每一次充电都会消耗一次“循环次数”。如果每天都充电,即使只用了少量电量,电池也会被算作完成了一次循环。因此,很多人担心频繁充电会缩短电池寿命,觉得不如等电量降得差不多了再充。
新能源车每天充和见底充,哪个有利于电池?可能很多人搞错了
还有人认为,“见底充”能够让电池保持更高的活性。可能你没注意到,电池在低电量时会有一个深度放电的过程,这能激发电池的化学活性,从而延长实际寿命。这种观点类似“物尽其用”,认为电池用尽了再充,不算浪费每一点电力。
新能源车每天充和见底充,哪个有利于电池?可能很多人搞错了
再者,习惯“见底充”的人通常觉得这样用车计划更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充电麻烦。特别是那些家中没有固定充电桩的车主,他们不想为了几格电量天天跑充电站,所以干脆用到差不多再去充。 从电池科学角度来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严格说来,都不是最优解。大多数电池专家建议“中间电量”的方法,即尽量保持电量在20%-80%之间,这样能更好地延长电池寿命。 为什么是“中间电量”呢?主要是因为电量过高时,电池内部电压会上升到4.2伏甚至更高。在这种状态下,电池中的电解液和正极材料会承受更大压力,加速电解液分解,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同时,频繁充满电时,负极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SEI膜),虽然它能稳定电池结构,但会变厚,导致锂离子通过性变差,影响整体性能。
新能源车每天充和见底充,哪个有利于电池?可能很多人搞错了
总的来说,不论是每天充到满,还是见底再充到满,都会加速电池的“老化”。建议大家保持电量在20%-80%之间,这往往是最佳选择。当然,铁锂电池因为一致性问题,每月要充满一次以校准电池,这就另当别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