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德勤的财务总监在纽约办公室对着空气点头微笑时,深圳分部的项目经理正以全息影像的姿态"坐"在他对面——这幕堪比《银翼杀手》的跨时空对话,正是谷歌在2025 I/O大会上投下的"王炸"Google Beam。这款由Project Starline进化而来的3D视频会议系统,用六颗4K摄像头组成的天网阵列,搭配自研光场显示器,把科幻小说里的"全息通话"搬进了现实会议室。
藏在惠普定制设备边框里的秘密武器,是每秒捕获1200万像素数据的摄像头矩阵。这些多角度影像经过谷歌自研AI模型处理后,会在26英寸光场屏上实时渲染出毫米级精度的3D人像,连发丝飘动都能以60帧/秒流畅呈现。更绝的是系统搭载的"声纹克隆"技术,能在英语和西班牙语实时互译时,完美保留说话者原有的语调和微表情,让跨国会议不再有"机器人传话"的尴尬。
首批尝鲜的Citadel证券交易员发现,这套系统能让远程同事的虚拟形象与实体会议室无缝融合。当新加坡交易员指着3D投影的K线图讲解时,伦敦团队甚至可以绕着全息影像360度观察细节,这种沉浸感让每周的全球策略会效率飙升40%。但美好体验的代价可能令人咋舌——尽管谷歌尚未公布售价,参照2023年原型机单台50万美元的成本,企业级用户要做好百万美元级投入的准备。
这场远程办公的"史诗级真香现场"背后,藏着科技巨头对后疫情时代的豪赌。即便72%的美国企业已在2024年恢复全员坐班,谷歌仍押注跨国集团对"数字孪生会议室"的刚性需求。当Salesforce的销售总监通过Beam与东京客户"握手"成交时,或许真能改写硅谷大佬们"远程办公=低效"的顽固认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