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技研(Honda R&D),本田汽车背后那个专攻核心技术的“大脑”,这周二(2025年6月17日)在日本北海道干了一件挺酷的事:他们把一枚自己造的实验性小火箭成功打上天,又让它毫发无损地落了回来。这枚火箭一路向上冲,飞了差不多900英尺高(约274米),然后漂亮地完成软着陆。
这次在日本北海道搞的试验,目标很明确:本田技研就是想测试下,可回收火箭身上那些最关键的本事到底行不行。特别是它往上蹿和往下掉的时候,能不能飞得稳当?以及最终能不能不偏不倚地落在指定地点?本田还把全程录了下来给大家看。视频里,火箭从点火起飞到稳稳踩上地面,也就花了一分钟左右。最厉害的是,它落地点的偏差只有37厘米(差不多14.5英寸),就一个瑜伽垫的宽度,精准度太令人佩服了!
这枚“小个子”火箭名字挺正式,叫“可重复使用发射载具”(Reusable Launch Vehicle,简称 RLV)。确实是小身板,总高才6.3米(20.6英尺),还没两层居民楼高呢。体重方面,肚子里装满燃料时,它重1312公斤(2892磅);要是燃料放空了,那就只剩下900公斤。
本田自己很清醒,知道手里这个试验品跟业内的“大神”——SpaceX的猎鹰9号(Falcon 9)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猎鹰9号可是个70米(230英尺)的大家伙,战绩赫赫,执行过500多次太空任务,光是帮自家成千上万颗“星链”(Starlink)卫星上天就忙活了好多回。虽然本田现在玩的是“小号”,但他们挺看好这门技术将来的用武之地,瞄准的是未来用这类火箭送小卫星上太空的活计。
为啥本田要琢磨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火箭?他们自己说了,“现在全世界都在疯狂消耗数据,大家特别指望卫星在天上使劲干活,把太空的数据系统建得更大更强。这种趋势下去,今后几年想请火箭帮忙发射卫星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过,实话实说,本田技研真正开始研究太空火箭这事儿是在2021年,起步不算早。他们也坦诚地讲,眼下这些研究还“停留在最基础的技术探索层面”,至于能不能把它变成一门实际的生意、什么时候能开张,“完全还没谱儿”。可本田倒是定了个阶段性小目标:争取在2029年之前,把这火箭真正送出去一次,体验一下“亚轨道”级别的飞行是啥感觉(就是飞到太空边缘但不完整绕地球飞行)。
说到全球卫星发射这大买卖,现在基本是SpaceX说了算。但本田也不是唯一想挤进“可回收火箭俱乐部”的新玩家。搞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富豪贝佐斯,还有总部在美国加州、玩转小型火箭的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都铆足了劲在研究怎么把火箭飞出去后再完好无损地收回来省钱。有的公司步子更大,甚至开始盘算怎么大规模生产卫星了呢。未来小卫星上天这条赛道,肯定越来越挤。本田技研这回的小火箭回收大冒险,算是高调宣布:咱本田,不只懂造车,现在也要来天上玩玩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