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30多年前读研究生时,我学过4门AI的课程。但当时的许多知识现在都落伍了。我现在学习AI、学习大模型,就像老胡学炒股;随用随学,完全是个新手。这点体会也都是新手的体会,老年人学习能力也差,让大家见笑了。欢迎批评指正。
1、用AI学习AI。 AI特别适合“用中学”、用AI学习AI:对AI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问AI,立刻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比如,可以问CHatGPT有多少参数?大模型有没有记忆、Token是什么意思等等。今天听了华师大一个老师的报告,感觉未来的教育很可能会是革命性的。
2、问问题的学问。 不久前,北大、清华等各出了一些DS的应用教程。我下载下来学习了一下。两个学校的重点都在谈“提示词工程”。我感觉,所谓“提示词工程”,就是教给你如何问问题。于是,就问DS:提示词工程是不是就是问问题?DS回答说:非常接近这个意思。由此可见,学会问问题,是使用AI非常重要的能力。
3、关于AI幻觉 AI在历史事件上出现幻觉是在所难免的。CHatGPT某版本大约有1750亿个参数。我算了一下,大体上相当于20万本红楼梦的信息量。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多少呢?我查了一下,很快会有1YB。两者大概相差12个数量级。这意味着什么呢?互联网上的信息,大模型的参数往往是记不住的。我问了DS,DS也说大模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记忆。所以,如果没有联网,AI对特定历史事件(而不是规律、知识)的描述其实是猜出来的,就很容易出现幻觉。于是,我做了个试验,在不联网的前提下,问豆包和DS,《管中窥道: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的作者是谁?这本书是我写的,但两个AI全部答错。为什么呢?由此可见,历史事件往往是逻辑推导不出来的、也是概率算不出来的。但是,如果联网后再问,答案就是对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