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2

[科技] 显卡架构真功夫大比拼:RTX 50原地踏步,RX 9000性能翻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4 1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硬件爱好者注意啦!最近德国知名硬件媒体ComputerBase的技术大佬们,搞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测试。他们脑洞大开,把通常用来衡量CPU架构效率的“每时钟周期指令数”(IPC)概念,搬到了显卡领域,想看看新一代显卡架构在核心效率上到底进步了多少。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英伟达和AMD的最新旗舰架构:英伟达这边,是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款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对阵基于Ada Lovelace架构的RTX 40系列显卡;AMD那边,则是基于RDNA 4架构的新锐Radeon RX 9000系列显卡,挑战基于RDNA 3架构的RX 7000系列显卡。

为了尽可能公平地比较纯粹的架构效率(IPC)提升,ComputerBase的测试方法非常讲究。对于英伟达阵营,他们选择了RTX 5070 Ti和RTX 4070 Ti SUPER这两款显卡进行对比。之所以选它们,是因为这两张卡的运算单元(ALU)数量被调整到一致,运行频率也进行了统一校准。至于两者在显存带宽上的差异,测试团队认为其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AMD这边,他们则拿新推出的RX 9060 XT去对比RX 7600 XT,这两款显卡不仅拥有完全相同的运算单元数量,连使用的显存类型(GDDR6)都一样。通过这样严格匹配运算单元数量和统一频率的操作,ComputerBase成功地将其他硬件升级带来的性能影响剥离出去,最终聚焦在架构本身的效率提升上。

测试结果出炉,两家巨头的表现可谓大相径庭!在涵盖了19款热门游戏的“光栅化渲染”(传统3D渲染)测试中,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平均下来,每时钟周期性能只比上一代的Ada Lovelace架构高了区区1%。这么微小的差距,完全在正常的测试误差范围内,可以说基本没变。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更考验显卡的光线追踪(Ray Tracing)和路径追踪(Path Tracing)测试项目中,Blackwell架构同样没有展现出显著的IPC提升。这意味着,当把核心数量和运行频率拉到同一水平线上时,英伟达这代新架构的效率,几乎和上一代打了个平手。

然而,AMD的RDNA 4架构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光栅化渲染测试中,RDNA 4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平均每时钟周期性能比RDNA 3提升了大约20%!这提升幅度相当可观。在光线追踪负载下,RDNA 4的优势更加明显,效率提升达到了约31%。最夸张的是在路径追踪(目前最高端的光线追踪技术)测试中,RDNA 4的表现堪称飞跃,其帧率(FPS)几乎是上一代RDNA 3的两倍,实现了接近100%的性能翻倍增长!

这些硬核的测试数据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对于英伟达来说,新一代RTX 50系列显卡的性能提升,主要来源于更高的运行频率、更多的运算单元数量以及一些新特性的加入,其底层架构本身的效率(IPC)进化幅度非常有限。反观AMD,其RDNA 4架构则代表了一次重大的架构革新,这次获得的IPC提升幅度,堪称是自初代RDNA架构问世以来最显著的一次飞跃。看来在显卡架构的“真功夫”比拼上,AMD这次是实实在在地迈出了一大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5-6-24 14: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黄也变成牙膏厂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4 14: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会影响销量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19 17:35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