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最近签了份合同,要买核聚变发的电。这技术被科学家捧成清洁能源的“圣杯”,研究都超50年了。可尴尬的是,谷歌自己刚发的环保报告显示: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不降反升,从2019年到现在猛涨了50%以上!这聚变项目就算成了,也压根赶不上谷歌2030年的减碳目标——他们原本发誓要从2019年起砍掉一半排放呢。
简单说,搞核聚变就想给地球造个小太阳。原理是逼着氢原子撞成氦原子,顺道释放巨大能量。要真成了绝对美事,又干净又管够。麻烦在地表温度得烧到上亿摄氏度!科学家们拼到2022年,才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里,头回搞出“发电比耗电多”(净能量增益)。当时全球叫好,可这都过去三年,成功案例还独此一家。
谷歌这次绑上的是叫“联邦聚变系统”(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的公司。这家公司放话要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建首座聚变电站,争取2030年代初联网发电(巧的是那地方正是谷歌这些公司猛建数据中心、搞人工智能的热门地界)。可不少能源专家早嘀咕过:聚变发电商业化还得再等几十年!
谷歌不光要买CFS未来电站的200兆瓦电力,还追加投了钱(具体数额没说)。其实谷歌当投资人不是头回,2015年就押注另一家聚变公司TAE Technologies。不过直接签购电合同倒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这种“提前订电”的路子,在风电太阳能这些成熟行当挺常见。问题是核聚变变数太大。谷歌能源板块的负责人迈克尔·特雷尔前些天(上周五)跟记者交底:“我们就认定这是个改变世界的玩意儿!当然物理工程那些大山还得爬...但赶早下注准没错。”
说实话,谷歌买风电太阳能才叫实在——2010年至今签了170多单,总共买了2万2千兆瓦清洁能源。跟这大手笔比,聚变那200兆瓦也就凑个数。人家微软可比谷歌麻利,去年就跟聚变公司Helion签了约,Helion夸口2028年就能交货。听说这几年私人投资砸进聚变初创公司,总得约摸80亿美元!
现在谷歌这摊子呢?左手高举环保大旗,右手却因狂搞人工智能把排放量顶上天;左手签着风电太阳能抵债,右手还忙着给镜花水月的核聚变添柴火。这一通忙活,倒显得2030年砍半排放的誓言,越看越像画大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