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最近汽车圈有件特别重要的事值得唠唠!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在遥远的南美大陆干成了件大事——他们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新工厂,头一回造出整车啦!这可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地区建立的首个乘用车生产基地,意义非凡。最近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裁李铁跟《环球时报》记者掏心窝子聊了这事,坦言过程"成绩显著但绝非一帆风顺"。这场独家对话就在 7月1号(本周二)举行,当天工厂正好举行了下线仪式。
李铁把这次首车下线看作是比亚迪全球棋局的关键落子,更意味着对巴西团队的高度信任。新工厂要玩真的,目标就是拉起一支超高本地化程度的团队,从零件到整车一条龙都要能顶上,终极目标就叫响八个字——"巴西人造,为巴西造!"
比亚迪早就盯上巴西的潜力了,刚开始是推电动大巴探路。如今可不一样了,从电动公交、太阳能、单轨列车到乘用车,样样齐全。为啥选在卡马萨里建厂?这地方确实有几把刷子——萨尔瓦多都市圈的核心工业区,本地汽车供应链成熟得像老司机,港口物流设施也相当完善。时间回到2023年7月,比亚迪果断拍板:投!55亿雷亚尔(折合约0.98亿美元)砸下去,在卡马萨里整了个三大厂区合一的生产基地。
"卡马萨里工厂设计产能一年15万台,这还只是起步,看市场需要随时能往上加码!"李铁跟《环球时报》强调,首车下线不只是给巴西销量打强心针,更能辐射整个巴西乃至南方国家圈日益膨胀的用车需求。
数据说话最有分量:去年(2024年)比亚迪在巴西狂卖超7.6万辆车,势头猛得很。眼下的经销商网络铺到了180多家,计划2025年底扩展到240家。李铁透露比亚迪已经跻身巴西车市前十强!成功秘诀他归结为两点:一是产品对巴西人胃口。那些新能车——超级混动也好,纯电也好——凭着效率高、零排放、配置很顶(车外取电、NFC解锁、智能座舱通通都有),加上价格够意思,圈粉速度嗖嗖的。二是积极融入当地圈子。本土化生产+社区互动双管齐下,品牌形象自然立住了。
国内智能制造正火热,出海先锋比亚迪在巴西算是玩明白了。李铁信心十足:"智能化和高阶驾驶技术上,中国车企绝对有优势!" 他说比亚迪打算在当地研产智能驾驶汽车,就是要改变"中国货便宜低端"的老观念。"咱得让海外消费者觉着中国品牌是高科技、高质感的代名词!"
聊到带团队,李铁说比亚迪就认准一个理儿:在巴西必须拧成一股绳。"巴西员工思路开阔创意多,干活较真儿也肯拼,不过节奏和国内不太一样。我们的招就是多听本地声音及时调整。"他拍胸脯保证:"本地团队我们一百个放心!卡马萨里工厂开动后,比亚迪在巴西的车就是实打实的巴西兄弟造出来,给巴西老乡用的!"
同时比亚迪正努力把咱中国文化、企业价值观跟巴西传统揉一块儿,想和本地社区深度绑定。李铁举例说,他们既帮中国员工理解巴西适应全球节奏,也向本地同事输出中华文化,两边互相懂得才长久。
李铁特意举了个本地研发的实在例子——柔性燃料发动机。这宝贝完美印证了本土化价值:"巴西兄弟懂本地市场,中国兄弟专攻技术壁垒。这种互补模式保准产品既达标又接地气!"他补充道,合作创新不只提升竞争力,更能帮比亚迪在巴西扎下根。"培养本地人才、搞技术适配、弄出量身定制的产品——这才是国际战略的真内核。它们让企业更灵活,实实在在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 7月1号那天(本周二)下线仪式上,卡马萨里市长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诺热情表态:比亚迪工厂能给本地带来可观就业!台下掌声雷动跟放鞭炮似的。
《环球时报》记者打听到,目前卡马萨里工厂员工约1000人,其中约80%是巴西本地人。等将来全产能跑满,总用人量预计冲到2万!李铁特别点破:中国企业出海不能光会挪生产线!"巴西员工更懂本地市场需求,研发产品自然更贴合市场。"
另外为了加码人才培育和自主创新,比亚迪还要在巴西建研发中心,专攻太阳能产品、电动客车和乘用车三大领域的技术难题。李铁展望道,巴西研发中心会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深入市场搞调研,确保工程师紧贴需求搞研发。"咱就想着把巴西打造成比亚迪在南美的'硅谷'!"
如今在巴西减碳和能源转型战场,比亚迪可是一员悍将。不但是当地纯电公交的首个吃螃蟹者,还成功帮圣保罗等大城市制定过公交系统全电驱计划。加上新能源乘用车和光伏业务,妥妥助力巴西绿色发展。
比亚迪在巴西的头号研发项目,就是前头提过的那个适合插电混动汽车的混动柔性燃料发动机。这黑科技把巴西盛产的可再生燃料乙醇和电力给撮合到一块,为当地定制了可持续出行方案。超过100名中巴工程师联手攻坚,连巴西总统卢拉都点赞,定好要在COP30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秀肌肉。
李铁坦言比亚迪在巴西发展并非顺风顺水,曾经遭遇竞争对手"抢饭碗"的抹黑攻击。"有人造谣说进口车没售后,污蔑本地生产是假把式。为啥?就是怵我们的技术更牛、效率更高、生产过程更环保呗。行业压力这块确实够呛。"事实呢?"我们来不光是卖车搞组装——技术、岗位、产业链、生态链通通带上,要的是彻底融入当地发展!"
回望比亚迪在巴西12年征程,李铁感慨:"比亚迪在巴西的每一步,靠的都是本地团队埋头苦干的拼劲儿。租办公室起步时拢共没几人,到如今自建工厂,我们和巴西是在共同成长啊!" 往前看,他眼神坚定:"前路光明也布满荆棘——但咱们信心倍儿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