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最近发了份报告,说的是苹果家那个应用商店(App Store)在过去不久的2025年6月份表现咋样。数据瞅着挺有意思:全球范围内,苹果应用商店这个月的总收入比去年六月涨了12%,同时呢,应用的总下载量也涨了,但只涨了4%。
这俩数一对比就有门道了。收入涨得明显比下载量快不少,这说明啥?说明用户平均在每个应用上花的钱变多了,或者愿意掏钱的人比例高了,整体上应用商店更会“赚钱”了。不过,用户花钱的方向正在改变——在游戏上的消费没以前那么高了。
报告里引用了数据公司SensorTower的信息,具体点明了:游戏类应用虽然还是整个应用商店里最能赚钱的大头,但它占的总收入比例已经掉到了45%。要知道,在过去几年里头,游戏这块通常能占到总收入的一半还多(超过50%)。现在这个45%,算是近年来的一个低点了。
那用户的钱都跑哪儿去了呢?
美国银行发现,用户花钱的兴趣点开始往其他类型的应用上分散了。具体来看,有这么几类应用,它们在总收入里占的份额(比例)比以前更大了:
照片与视频类应用(比如修图、剪视频的软件)
生活方式类应用(可能包括健身、购物、社交这些)
图书类应用(电子书、听书软件)
教育类应用(学习工具、网课平台)
工具类应用(效率软件、系统工具)
上面说的这几类应用,每一类都比以前多占了大概1个百分点的收入份额。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生产力类应用(像文档处理、笔记软件这些),它的份额涨得最猛,一下子提高了2个百分点,是所有类别里头涨幅最大的。
美国银行那帮分析师觉得,这种变化趋势——游戏占比往下走,其他类型占比往上走——对苹果公司来说,长远看可能是件好事。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表明应用商店的收入来源更多样化了,不像以前那样主要靠游戏撑着。同时,这也逼着开发者们去琢磨游戏以外的赚钱路子,比如搞搞订阅服务、应用内买点功能啥的,在那些非游戏类应用里找到新的增长点。
关于监管和官司那点事儿
最近几年,苹果应用商店的规矩,特别是那个抽成比例(俗称“苹果税”),没少被监管部门和开发者盯着,像之前跟游戏公司Epic Games打的那场大官司就是例子。不过,美国银行在报告里说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瞅见这些监管风波或者官司对苹果应用商店的收入造成啥实质性的影响。
投行对苹果股票啥看法?
美国银行对苹果公司股票的态度挺积极。他们维持了对苹果股票的“买入”(Buy)评级,并且给出了每股235美元的目标价。他们看好苹果,主要觉得有几个亮点:
苹果公司给股东分红和回购股票这块做得挺大方(资本回报不错)。
苹果在设备端搞人工智能(AI) 这块有潜力当领头羊。
苹果未来可能捣鼓出的新产品类别(比如传得挺热的AR/VR眼镜或者其他新玩意儿)能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国银行发这份报告前大概一礼拜(也就是2025年6月底那会儿),另一家大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也发了他们对苹果的看法。摩根大通把苹果股票的目标价从240美元稍微调低到了230美元,不过他们还是保持了对苹果股票的“增持”(Overweight)评级。这说明摩根大通虽然短期预期调低了一点点,但总体上还是看好苹果未来的发展路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