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2HZ的简易频率发生电路。就三个元件,按照这样的连接(非门供电电路中被隐藏)就能产生2HZ的方波。
有点不是很理解工作原理,按我的理解描述一下不知道对不对,望纠正:
上电瞬间,电容没有电,非门(施密特非门带延迟效果)的左边相当于接地,也就是“0”,
所以非门输出“1”,为高电平,经过R23反馈回C10给电容充电。充为高电平时(“1”),非门输出“0”,这个时候反馈给C10放电,如此循环。
所以频率和R23电阻大小有关,和C10电容容量有关。和非门是否有延迟效果有关。
这个是模块烧录程序接口部分的硬件电路,为共地接法,D1防倒灌,R59,R60为限流电阻。D9、D8(ESD)是传说中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嘛?
也就是TVS了?实物是一个0603封装的贴片元件,比较小,表面能看到靠边上有一条线,非常像普通二极管,不去测我感觉根本发现不了。
既然有一根线,那按理来说应该是有极性的,但是电路图中没有反应出来。而且这个元件,电阻档,二极管档都测了,显示“无穷”,该如何测好坏呢,
这个元件在这是保护器件吧,可以不要?
这个是超声波发射测距部分的电路,最左边的信号源是555产生的40Khz方波,然后经过非门这样反复“折腾”后驱动一个超声波振子。
用上这么多非门是为了不浪费么,感觉可以把U3ADE这三个门去掉也不影响吧,还有这个振子是有极性的,这点我更感觉奇怪。
这不是相当于交流输出么,接反是没法被接收振子接受么。接收也有振子。还有个更怪的,发射振子和接收振子是不同的,反面能看到T和R。
外观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我感觉里面也应该是一片压电陶瓷喇叭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