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21-6-20 21:29 编辑
因为可能涉及通讯工具,所以发这里,版主见谅。
【上图:据称是神舟发射塔九楼的通道锁。毫无PS痕迹。战斗力爆棚。】
土法炼钢,超英早已完成,现在是赶美,而且在即。天宫即将成为唯一的空间站。
今天的发射让我想起一个N年前的困惑题,美帝苏修那种,音频都是受制于带宽,失真的。就是那种对讲机味儿。
咱们从杨利伟开始,历次天地通话,为何声音都是如此逼真?搞得一点科幻感都没有。。。
【暂时解答】
大家提及采样率、通信带宽、数字音频等等,这些我都理解。问题是:美俄难道不懂这些?唯独咱土法炼钢反而清晰?
至于怀疑我浓眉大眼的——聂海胜又不是登陆火星,有什么好怀疑的?即使火星,美帝已经走下坡路,到时候谁先还真不好说。
所以截止目前,全帖就“技术宅小唐”也许给出了答案:即我鳖用的是动铁?麦克风,而美俄采用电阻麦克风。而最普遍的电容麦克风不适合太空任务。为何他们不与时俱进?这个很难回答,他们的洲际导弹发射,现在很多还在用8寸软盘做授权秘钥。只能说,后发有后发的优势。
电容麦为何不适合?“技术宅小唐”说失重,我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感觉振动片极为轻薄,重力应该不至于影响其机械运动。搜索了一下,主要感觉是:一,外太空辐射会改变电容的介电常数;二,电容麦怕潮。
所以从60年代开始,美俄是采用电阻麦克风的。即贝尔发明电话听筒那种。介质是碳粒或者碳纤维。缺点是拾音差;优点是稳定性好。而太空任务甚至飞机航行,最需要的就是稳,耐操。
这是缤特力的一款电阻耳麦,卖了小60年还在卖,150美元。唯一改进就是多了个入耳式耳机。先用于飞机,稍后用于宇航员,包括历次阿波罗任务:
因为NASA返回舱喜欢在海上降落,所以进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音质就不讲究了。即使像我鳖和毛子一样降于荒漠,也得考虑宇航服内的湿气问题:
截图均来自NASA官网,中文为机翻,基本通畅。
至于说动铁麦克风,我理解技术宅小唐是说“动铁耳麦”吧?貌似麦克风只能动圈,没法动铁的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