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818|回复: 25

[手动] 有个困扰我很久的很高很高的高科技问题【初步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7 2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ewkit 于 2021-6-20 21:29 编辑

因为可能涉及通讯工具,所以发这里,版主见谅。
【上图:据称是神舟发射塔九楼的通道锁。毫无PS痕迹。战斗力爆棚。】

土法炼钢,超英早已完成,现在是赶美,而且在即。天宫即将成为唯一的空间站。

今天的发射让我想起一个N年前的困惑题,美帝苏修那种,音频都是受制于带宽,失真的。就是那种对讲机味儿。

咱们从杨利伟开始,历次天地通话,为何声音都是如此逼真?搞得一点科幻感都没有。。。

【暂时解答】

大家提及采样率、通信带宽、数字音频等等,这些我都理解。问题是:美俄难道不懂这些?唯独咱土法炼钢反而清晰?

至于怀疑我浓眉大眼的——聂海胜又不是登陆火星,有什么好怀疑的?即使火星,美帝已经走下坡路,到时候谁先还真不好说。

所以截止目前,全帖就“技术宅小唐”也许给出了答案:即我鳖用的是动铁?麦克风,而美俄采用电阻麦克风。而最普遍的电容麦克风不适合太空任务。为何他们不与时俱进?这个很难回答,他们的洲际导弹发射,现在很多还在用8寸软盘做授权秘钥。只能说,后发有后发的优势。

电容麦为何不适合?“技术宅小唐”说失重,我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感觉振动片极为轻薄,重力应该不至于影响其机械运动。搜索了一下,主要感觉是:一,外太空辐射会改变电容的介电常数;二,电容麦怕潮。

所以从60年代开始,美俄是采用电阻麦克风的。即贝尔发明电话听筒那种。介质是碳粒或者碳纤维。缺点是拾音差;优点是稳定性好。而太空任务甚至飞机航行,最需要的就是稳,耐操。



这是缤特力的一款电阻耳麦,卖了小60年还在卖,150美元。唯一改进就是多了个入耳式耳机。先用于飞机,稍后用于宇航员,包括历次阿波罗任务:



因为NASA返回舱喜欢在海上降落,所以进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音质就不讲究了。即使像我鳖和毛子一样降于荒漠,也得考虑宇航服内的湿气问题:



截图均来自NASA官网,中文为机翻,基本通畅。

至于说动铁麦克风,我理解技术宅小唐是说“动铁耳麦”吧?貌似麦克风只能动圈,没法动铁的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2021-6-17 21: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与传输技术成熟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现在的手机与几十年前有多少区别就知道了,失真应该是模拟信号加上干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和模拟的差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07:33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2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几位。问题是美帝苏修国际空间站,包括战斗机,现在也是对讲机味儿啊,还经常有噪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化传输吧,可以人工降噪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空间站上的技术相对落后,事实上,航空电子产品的技术以稳定为主,先进为次,就像哈勃望远镜,都已经出奔腾3了,结果用的还是58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受失重影响,不能用电容麦,只能用电阻麦,比如NASA就爱用电阻麦,拾音效果懂得都懂
我们用动铁麦,哈哈哈哈,但是呢 我们的画质就一直是30W的水平(我怀疑是航天局签了50年的30W摄像头采购合同?)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想想以前的采样都是只采很窄的几个频段的信号,因为压根就没啥音频压缩能力,机载计算机只服务于引导,大部分还得人工操作,模拟信号又容易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参照AM收音),当然各种失真了。现在各种压缩算法都很成熟,又有专门的芯片处理这些信号,数字信号回传又不容易收到干扰,哪怕在同样的带宽上,回放效果也比当年好得多了。
就是一个极早期磁带播放器和晚期MP3播放器的差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36: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问题的人可能都没听懂问题。
我是听懂了,但不回答,太深奥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是数字信号了,原来是模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去听一下现在的对讲机的通话,就会发现,模拟机的声音比数字机好听多了(信号差和有干扰时不讨论)。无论是摩托罗拉的DMR格式,爱康姆的D-STAR,还是八重洲的C4FM。声音都是一个鸟样,假大空。远不如模拟的浑厚,悦耳。数字机的优势是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也强于模拟机。但是信号差了,掉包,就无解了。猜都猜不出来对方说的啥。这方面,模拟机在弱信号时的可辨识度要高于数字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3:41:56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怀疑 我们的天地通话是假的。。就这么简单,还一本正经的给楼主科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0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ystem.64 发表于 2021-6-17 22:36
回答问题的人可能都没听懂问题。
我是听懂了,但不回答,太深奥了。

唉唉,刚毅木讷近乎仁,我没弦外之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02: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世小蝴蝶 发表于 2021-6-17 23:41
楼主怀疑 我们的天地通话是假的。。就这么简单,还一本正经的给楼主科普呢 ...

参见我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02: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skyplayer 发表于 2021-6-17 22:24
国际空间站上的技术相对落后,事实上,航空电子产品的技术以稳定为主,先进为次,就像哈勃望远镜,都已经出 ...

我记得是486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0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宅小唐 发表于 2021-6-17 22:24
太空受失重影响,不能用电容麦,只能用电阻麦,比如NASA就爱用电阻麦,拾音效果懂得都懂
我们用动铁麦,哈 ...

嗯嗯,您这个目前是最让我觉得可能的答案。30w这个,您不说还真不知道,我原先以为是通讯速率受限,但给我们电视上看看的画面,不用实时,照道理可以慢慢传回来即可,何况现在h.265压缩率很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8 15: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样频率?
传统电话采样频率是8000Hz,现在大部分设备都是48KHz或44.1KH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4 14:57 ,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