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科技] 英特尔18A制程正式开放!2025年客户芯片流片启动,性能对标台积电N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2 09: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22 09:52 编辑

"我们准备好了!"——英特尔官网上一行醒目的更新,揭开了半导体领域的新动向。当地时间2月22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其18A先进制程全面开放客户合作,首批采用该技术的芯片设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进入流片阶段。这场被视作英特尔"技术翻身战"的关键节点,不仅承载着自身重返制程领先地位的野心,更可能搅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格局。

性能对标台积电,三大亮点抢镜
根据英特尔披露的技术细节,18A制程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能效飞跃 ——相比用于至强6处理器的Intel 3节点,18A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5%,芯片密度增加30%;

晶体管革新 ——采用全球首款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取代沿用多年的FinFET架构,有效控制电流泄漏;

供电革命 ——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破解布线难题,让晶体管排列更紧凑。

值得关注的是,其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密度已追平台积电尚未量产的N2制程。这意味着在数据中心等对存储性能敏感的领域,18A或将具备直接竞争实力。

首批客户阵容曝光,巨头试水
除了自家即将推出的"Panther Lake"客户端处理器和"Clearwater Forest"至强数据中心芯片,外部合作名单同样星光熠熠:

亚马逊AWS计划用于云服务定制芯片

微软正为Azure平台研发18A制程处理器

博通已启动相关芯片设计探索

尽管当前多数芯片设计企业仍与台积电、三星绑定长期协议,但地缘政治引发的供应链分散化趋势,正促使更多厂商寻求"第二选择"。英特尔高管透露,已有数十家企业展开技术评估。

翻身仗的关键变量
行业观察显示,18A能否真正扭转局势取决于两大因素:

量产可靠性 ——2025年流片后需快速实现良率爬坡,避免重蹈10nm制程延期覆辙;

生态构建 ——吸引EDA工具厂商、IP供应商形成完整支持体系。

若首批客户项目顺利落地,英特尔或将在2026年迎来代工业务爆发期。正如某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所言:"这不是单纯的技术竞赛,而是关乎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重构机会。"

此刻按下启动键的英特尔,正试图用18A制程证明:半导体江湖的剧本,远未到终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26 11:43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