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拆机大王 于 2019-7-31 10:38 编辑
冲击批100多牛的扭力输出啥概念......开关面板,风险很大,一般非熟练工不要尝试.
这个里面的扭力(扭矩)大概的意思就是,拧螺丝的瞬间力量(和螺丝刀拧螺丝用力一个意思).
扭力越大,螺丝拧得越紧.
如果扭力超过螺丝和螺母的承受力,可能会出现:螺丝滑丝,螺母滑丝,螺丝变形,甚至螺丝直接打断掉.
比如开关面板上的螺丝情况来分析(每个品牌的电钻扭力档位稍许不同):
1:12V锂电钻(30牛左右),这最好在1-2挡使用,过大容易螺丝滑丝
2:3.6v电起子(5牛左右),这个扭力调到最大或者倒数几档,虽然拧得不是特别紧,也可以使用.
3:12v冲击批,比如松下65XX有刷,72XX无刷(100牛左右),如果一旦出现塔塔声,基本就完蛋了.一般人很难控制转到底马上松开.
4:20V冲击扳手(150-480牛左右),基本上和12V的冲击批一样,听到声音估计就出事情.
适用范围举例:
1) 3.6V电起子(5牛): 1mm-6mm 机头螺丝,有的起子一档力气较大的话,只能从3mm开始算,也可以自己调整扭力(别问我怎么调)
自攻钉的话,3mm以内,最好拧塑料而且有开过孔的塑料.如果用来拧木头自攻或者没有开孔的塑料,这个电起子寿命会缩短.
并且如果不带双速的起子,转速只有180-250,不太适合开孔,最多也只能用在薄塑料上开小孔,否则会缩短寿命.
2) 12v 锂电钻(30牛):6mm以内的木头自攻螺丝(硬木头需要预先开孔),机头螺丝(4-12mm).塑料开孔,铝薄板开孔(6mm以内),金属开孔(4mm以内)
燕尾钉6mm以内(会缩短寿命)
3)12v 冲击批(100牛):6-8以上自攻螺丝,6-12mm以上的机头螺丝,燕尾钉,冲击批因为同心度一般都不好,而且没有万能夹头,在超过平转扭力的时候,
会突然冲击造成开孔不规则,不建议用来开孔.
4)20v 冲击扳手(150-480牛):8mm以上的螺丝螺母,燕尾钉,大到汽车轮胎.好一点的具有转速限制调节(扭力调节),反转自停(螺母拧出后自停)功能,
基本用在架子工,或者各种维修上,方夹头不兼容普通的6.35批头,转接的话同心度太差,不建议家用.
调节扭力:
1) 3.6v电起子: 如果买到没有调整扭力的,建议重新买一把,.种拧小螺丝起子,没有扭力调节很不方便
2) 12v电钻: 同样靠扭力环调节扭力,如果不带扭力的,除非木工电工老手,否则不建议用来拧螺丝
3) 12v 冲击批: 扭力调节靠2个方面 1:转速控制 2:打击次数 高级的带 转速限制调节,和打击次数调节
4) 20v冲击扳手:同上.
螺丝是否拧紧,如果扭力调节用熟练了,心理会有数.但是每种品牌的电起子档位扭力又不同,最好自己适应.
冲击类型的,最好快到底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凭感觉.到底是打击多少次才能拧紧,到了那个次数就停,或者买高级的可以调节打击次数的.
最后说下冲击类型的有刷无刷,和有感无感的区别
1:有刷 用电会多一些,低速无力,堵转容易烧电机,要换碳刷
2:无刷 省电,低速有力,堵转不太容易烧电机,没碳刷磨损,寿命长
2.1 有感无刷 低速启动平稳抖动不明显,成本稍高,结构稍复杂,冲击批建议有感,因为有低速拧螺丝需求.
2.2 无感无刷 低速抖动,成本稍低,结构稍微简单些耐用.有的冲击批因为无感低速抖动,就直接没有低速,一档直接就是中速启动.
这种的适合冲击扳手,冲击扳手对低速需求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