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0

[访谈] 对话联发科管理层: 产品从“孤岛”走向“互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3 1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wblswbl 于 2019-11-13 10:38 编辑

随着5G、AI等一批技术从“前沿科技”走向“商用落地”,电子产品之间界限的模糊化似乎也随之而来。产品正在从“孤岛”走向“互联”。这样的变化既带来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对产品线较广的联发科来说,其似乎已来到能否把握好这一轮“万物互联”机遇的关键时刻。而这离不开在5G这一关键领域的表现。
  当地时间11月8日,在加州圣迭戈举办的联发科高层峰会上,联发科详细向在场的分析师和媒体记者阐述了这家科技公司目前所处的位置和对未来的期许。峰会期间,联发科执行长(CEO)蔡力行、财务长(CFO)顾大为、副总经理暨智能家居事业群总经理张豫台等高管分别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蔡力行出任联发科CEO两年以来首次接受媒体的采访。
  蔡力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联发科在5G领域的目标定位于高端,而在5G SoC(将应用处理器与基带做到一起封装)上的追求更是“最高端”。同时,他也并不否认5G竞争中存在的风险,而管理层最大的任务就是确保领先。“领先之后进步的斜率还要比人家高,如果做不到我们的价值就没了。”
  顾大为则指出了联发科在未来趋势中的机遇。他认为,很少有公司能拥有如此广的产品线,此外,公司内部工程团队之间的合作、跨平台的技术整合能力以及不同业务部门研发成果上的共享都在为联发科确立着优势。
  5G时代已“接近”主要竞争者
  5G无疑是2019年科技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商用部署的进度数次被提前,2020年到底会有多少台5G终端出货的预估也已数次被更新。联发科总经理陈冠州此前就曾指出,一年前大家还会疑虑明年全球会有多少台5G设备,而现在这个数字会大于1亿已成为业界和供应链的共识。
  谈及该领域的竞争,高通是绕不开的竞争对手。早在2016年,高通就推出了首代5G芯片X50,并在2019年初宣布首款5G SoC将于第二季度出样。联发科在2019年5月首次发布了5G SoC的消息,此次峰会期间展示了其最新的5G SoC产品。不过,完整的参数规格还要等11月底的相关发布会之后才会正式公布。据了解,目前已有1家以上的主要手机厂商采用该方案,终端产品的信息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底对外发布。
  蔡力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管是从调制解调器,还是CPU、GPU等技术参数上看,联发科的5G SoC都已堪称“最高端”。他指出,公司在3GPP耕耘已多年,在专利领域也已颇有成果,这些技术、专利方面的竞争因素他已“不太担心”。
  “重点是我们和客户是不是有最好的合作关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他表示,“5G到目前为止,我们做得还不错。”
  此前,陈冠州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4G时代联发科是“第二名”,目前公司推动5G SoC赶上大规模商用背后的思维就是,如何在5G时代拉近与“第一名”的距离。
  在蔡力行看来,关键在于进步的斜率是否高于竞争对手。“从基带上来说,我们进步的斜率是要高的,到了5G我们是接近主要竞争者的。”
  谈及掌舵联发科两年多以来公司最大的变化,蔡力行认为这更多在于对“技术领先”的心态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他坦言,公司过去是以“很快的追随者”的角度来看事情,目前则已是对“科技领导力”的重视,以及对产品落地的重视。“这是一个心态上的改变,这个改变驱动了其他的事情。”
  机遇:产品从“孤岛”到“互联”
  张豫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过去每一个产品都好似一个“孤岛”,而如今通过互联和彼此间的交互,新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涌现。
  张豫台认为,联发科在这一趋势中正处于良好的位置上。联发科有手机等移动领域产品,通过互联产生的新应用场景下,联发科又在电视、语音助手、智慧屏等领域有着广泛布局。
  顾大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公司内部工程团队的合作以及平台之间的技术整合能力两个角度看,这一趋势对联发科而言都会是一个机遇。“你很难找到其他一家公司有我们这么广的产品线。”他说,“尽管大家谈到联发科,可能80%的时候都在谈手机,但手机其实现在只占(营收)1/3。”
  据了解,目前联发科无线产品、智能设备、智能家居三大事业群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32%-37%、32%-37%和28%-33%,基本呈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势。
  顾大为还指出,尽管研发投入会有所侧重,但研发成果实际上可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例如,电视领域多年提升画质积累的经验,可以推及至手机画质的提升;而毫米波雷达领域的研究也可以应用至其他产品的手势识别上,以解决部分室内的隐私忧虑。
  张豫台则举例,手机在半导体制程上往往走得比较靠前,这也就使联发科电视芯片在制程方面可以“不太踩坑”;在电视业务上同Netflix的合作,也为Netflix推出手机相关服务时在认证领域的合作提供了经验。
  对于产品界限的模糊化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目前以业务产品为主的架构划分,顾大为表示这是一个“会,也不会”的问题。他指出,公司内部的运营远比向外界解释的“三大事业群”的架构要复杂得多。
  “严格来讲,一个产品是横跨在公司内不同部门之间的。”顾大为表示, “重点是在产品经理,不见得一个产品经理看一个产品,可能是看很多个。”
  持续投入研发
  对5G和AI的布局正逐步抬高联发科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联发科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已从19%上升至24%,投入规模从264.54亿新台币升至575.49亿新台币。顾大为透露,联发科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预计将进一步升至25%。
  即便是在以高研发投入为特征的半导体产业,这也已是极高水平。而高研发投入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如何应对高投入带来的风险、确保投入能够带来回报,也一直是顶尖的半导体厂商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蔡力行坦言,研发投入既看绝对值,也看比率,而从研发投资金额占营收比率上来看,联发科确实比较高。不过他指出,即便是在公司两三年前经历困难的时候,联发科也很清楚不会降低研发投入。“重要的是,要让研发的投入产生对的、真正的价值——卖出去能卖到好价钱的价值。”蔡力行强调,“我想我们正一步一步在做到,我们的毛利率也有显示出来,下一步是营收的增长。”
  蔡力行表示,联发科的营收预计在明年以及未来数年都会有“不错的成长”,而研发增长则未必会超过营收增长,研发资金占营收的比重也就可能会出现下降。“这才是对的做法,是把饼做大了,而不是要降低研发投入。”他表示,“在我们这个行业,很少有公司敢说它要砍研发。”
  顾大为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研发投入的绝对金额来看,这个数字未来不太可能降低。“我们还有好多新的东西想做。”他说,“我们还是觉得,半导体市场充满了机会,重点是内部(投入)资源的转移和新旧产品的交替。”
  并非“纯粹B2B公司” 强调品牌需要竞争力
  过去,相对“低调”的半导体产业中,较为重视品牌宣传的仅有英特尔等少数厂商,在移动领域则是高通走在了前列。
  联发科无论规模还是市占率,都已是一家出色的半导体公司:以2018年营收数据为例,据集邦咨询,联发科是仅次于博通、高通和英伟达的全球第四大IC设计厂商;据Gartner市占率分析显示,联发科是全球第14大、亚洲第4大的半导体公司。
  不过,尽管联发科在安卓平板、智能音箱、路由器、数字电视、多媒体播放器等领域市占率均居首位,实际上却较少有消费者关注到这些产品的“芯”来自何处。峰会期间,也有分析师向联发科管理层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像一些友商一样,在合作伙伴的产品上打出“MediaTek”的标签?
  蔡力行也多次提到目前“品牌竞争”的重要性。“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的品牌力不够,会是一个不利的情势。”蔡力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品牌力也很重视,他们的产品要销售出去的时候,也会希望芯片厂商的品牌是有竞争力的,尤其是在线销售的客户会更加重视。”
  “从防御的角度来讲,(品牌)是很重要的。”他解释说,“更重要的是,像联发科这样的芯片公司,我们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来自消费者,不是像纯粹的B2B公司。”
  蔡力行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而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仍然在于技术。“我们必须做到让消费者有感,我们需要有好的技术让消费者能有好的体验,这样对我们的品牌价值会比较有利。”
  此外,蔡力行还指出,如果从未来三到五年、甚至五年以上来看,他希望联发科能够在全球的舞台上更具影响力。“这不光是竞争力,而是要有战略上的影响力,成为一家广受尊敬的企业。”他说,“这还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一步一步在往那个方向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4-3-28 16:24 ,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3 smzj.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