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硬件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原始数据体量越来越大了,原来用的U盘、机械移动硬盘、甚至固态移动硬盘都无法满足日常需求使用了。这时候迫切需要一款全新的高速读取的存储介质,并且体积要小巧便与携带,来弥补市场上的空缺。那么M.2 NVMe极速版硬盘的诞生,尤其是国产阿斯加特的出现,使得价格一降再降,这就为高性能的移动存储打下了基础。此时,ORICO奥睿科 NVMe M.2 固态硬盘盒应运而生,解决了移动存储的难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移动硬盘盒 ORICO产品包装采用白色纸盒,上端塑料挂耳,方便上架销售,包装的正面是产品的渲染图,上方是产品的英文名称和型号,右下角则用蓝色加粗字体标注了10Gbps的最高速度,彰显产品的最强战力。 包装的背面是产品的基本信息,主要由产品名称、型号、尺寸、接口、最大传输速率、支持最大容量和产品的生产信息等。 这是产品体积及具体参数列表 打开包装盒,透明的硬盘盒用黑色减震内盒包裹,即使暴力运输也不会对硬盘盒有丝毫的伤害 这是使用说明书,对于熟悉电脑的人员来说,不用说明书一样可以上手 产品采用的是透明的塑料盒,正面盒盖上镶嵌有一块蓝色的铝合金材质散热片,用于SSD散热,毕竟高速的数据传输产生的热量还是十分惊人的。而这块散热片除了蓝色外还有银色、黑色的配色可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对色彩的需求。 盒反面,从外面能够一眼看穿内部结构,pcb板上的芯片一目了然 拿在手里轻若无物,十分小巧 握在手里,亲切自然,不像机械移动硬盘那么笨重 硬盘盒采用的是Type-C接口,可以有效支持10Gbps数据传输,位置在端部 盒盖上的蓝色铝合金散热片用螺丝固定在盒盖上,带有竖条,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 内侧是平滑面,通过导热胶与SSD芯片接触,进行散热 打开移动硬盘盒,发现PCB板并没有采用任何螺丝紧固,而是直接采用的卡口进行水平固定,垂直方向可以轻松取下。正面可以看到该PCB板的版本号:PVM2-C3-R1.1,M.2接口采用了M key插槽,仅支持NVMe协议的M.2固态硬盘。PCB板上还有4个不同距离的圆孔,用以对应2230、2242、2260和2280等不同尺寸的固态硬盘。 整个硬盘盒的主要部件几乎都集中在PCB板的背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一颗智微的JMS583主控芯片,目前移动硬盘盒采用较大的NVMe转USB3.1 GEN2主控芯片。 这是JMS583主控芯片 再看一下其他元件
硬盘插口上方粘有一块海绵,有效的增加了外壳的阻力,不会轻易滑开 插头部分特写 上下盒盖之间采用卡扣设计,易于开盖,轻轻地向下一推就能打开,便于安装硬盘 随机配了两根数据线,一根A-C口,一根C-C口 随机的导热胶贴 接下来我们就装上SSD,进行测试,采用阿斯加特AN3+的1T硬盘,读取和写入都可以达到3000MB/s,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性能。 取下硬盘盒的pcb板 插入SSD,SSD上已经粘有导热胶了,随机配的就没用 用螺丝固定好 归位后就可以盖上盒盖了 跟一个U盘放在一起,没有大多少 测一下空载电流0.078A 测一下重量326g 拷贝一个24G的电影,388MB/秒,时间大约60秒就能拷完 用ATTO测速截图 C口测速截图 A口测速截图 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测得散热片上的温度为54.6度,这个温度已经很低了,说明散热效果很好 最后比较一下机械移动硬盘、U盘和M.2移动硬盘的大小 总结:盒子轻巧,携带方便,性能相当不错,虽然我用了垃圾电脑测试,但数据仍然美丽,缺点是盒子强度低,有压破摔破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