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耳机展3月23和24日在华亭宾馆举行。23日到上海华亭宾馆参加了耳机展
听到了很多厂家的机器,刚开始还很清楚,后来听多了就模糊了,
好在我随时带了HD600,脑子糊涂了,插上600对比不同的耳机,清醒多了。
还带了一台HHB PDR1000的DAT做音源,可以判断各个机器的效果。
有趣的是,展会上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DAT,只有一个展位的工程师知道。告诉摊位的小年轻,看到这个机器,要表示尊重。
好了,大家一起看展吧。
前台,还有美女福利哦,
小提琴演奏,是最保真的声音吧,
怎么听起来尖利,没有松香味,没有中低音,
其实剧院都讲究混响,声音更加丰满,平时听的小提琴都是录音室出来的作品,
那是有个话筒在小提琴一米以内,
所以,除非你贴着美女,站2米外听,就是这样子了。
周杰伦带盐的1MORE耳机
图上可以看到我带的PDR1000
挺好的耳机。
推出来效果不错的,
乾龙盛推金属的动圈120欧姆耳机,声音很不错的。
带电池供电的耳放,
我最喜欢电池供电,可以取得比较清楚的声音,
从高音到低音都是非常干净。
少了些气势,多了点清澈。
这家的耳机有一对号角,作为公司的前瞻性产品,非卖的,
我播放《在锯木厂酒吧的爵士》声场很大,身临其境,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大的声场,
还可以调整角度,听出前后的音场变化。
一套电子管耳放,
整个展会电子管耳放很多。
我个人来说不喜欢电子管耳放,感觉虽然很讨好耳朵,但不是我要的声音。
挺好的播放器
电子管耳放都是分体式为主
分体式的耳放
sonyD100声音很好,很SONY,推小耳机很好。
木头的耳机也不少,
黑檀木雕刻的耳机。可以作为收藏品了。
传说中的总司令,耳放一台
带阻抗选择,试了试,效果明显。
店家说是英国的CD机,
声音挺好,有点英国声,感觉很顺滑,但细节少了一点点。可能和听的素材有关吧。
像个电饭锅,样子很唬人。
aunrsnder CD机和我想象中的耳机发展技术接近,我说过,以后的CD机,只消一个光驱,放CD时候,光驱读出数据,交由硬盘来储存,处理,出来的声音应该是很好的。省掉很多光学CD的麻烦事。光学CD,最麻烦的是转盘,他是恒定线速度,所以光盘是从内圈高速向外圈低速转动的,所以出现了四大家族,大压碟的TEAC vrds,cec的皮带盘转动,飞利浦的摇头机,先锋的倒转碟,按说SONY的固定头也算一个。这样数下来5个了,但CD届一直说4大转盘。其实光学CD。最好的还是蓝光,做做加固,当转盘,很好的。
很漂亮的耳放
雨果?
GS-XMK2耳放,也许是我听惯了晶体管耳放,对这个很满意,用自己的HD600听了好久
喜欢这个声音,声场,声音的丰满度,都可圈可点。
也是分体式,
漂亮又好用
说句蛋鸡耳放厂家不高兴的事情,耳放如果解码和转盘好的,应该用晶体管的耳放,前段稍差的,用电子管比较合适,电子管会美化不的声音。
据说是韩国的产品
带电池的,电池的好处,隔绝电网的干扰,
容易做出好声音。
我自己用的是中道550卡座,音乐传真V-CAN都是廉价的东西,卡座用12V电池,耳放用16.8V电池,推DT235,
播放一盘80年代末的奚秀兰,
是我每晚睡觉前必听的机子。声音无比的清晰和通透。
很难得,这款带时钟,
时钟是数码录音播放的专业机,必须有的一个设备,
可以说,是个录音室,必配。
最便宜的,DIGIDESIGN的VSD,再到DIGIDESIGN的USD,或者apogeeBIGBEN,最终产品是羚羊系列。
在数字播放过程中,声音的数字输出输入,都要依靠时钟来同步,也就是相当于,你有一千个男女,你要排队,
要用一把一样的尺子来让每个人相隔标准的1米,这把尺就是时钟,要是尺子一会儿长,一会儿短,那就很麻烦了,要是排队从你面前走过,你给他们数个数,时钟统一了,就是一致节奏的,不统一了,长短不一致,会节奏混乱,或者干脆数错了。
就是常说的JITTER,数字就怕这个。
数码录音播放,JITTER决定了音色中的声场,真实度,密度,
所以,很多不注重时钟的,往往会出现,声场大了,密度弱了,中音好了,声场糊了。
所以,很多分体式解码,转盘,弄得不好还不如合并机。
在展会上,很少遇到有时钟的,另外一个是,用兄弟自己做了10M时钟,特意分2组,一组出来声音干净的,一组出来声音气势大的。
要舍得投入,
对于数字声音的传输,
我一直用最简单的思路来对待,
一看是否能高速传输,二看传输用到多少根线。
就像影像传输的,video复合端口和3线分离的色差端口,传输水平明显不一样的,。
数字传输,最厉害的当然是HOST,不是标准,就是厂家自己制定格式的,有些厂家用火线,有些用电脑的链接线,这个是最顶级的,
只有厂家自己在弄。这个厂家投入,十分巨大,民用的基本沾不了边。
接下来通用的传输方式,我来排个队,
第一,火线,能传输视频,也用在专业的电脑和声卡对接,火线有6根线,当然传输效果挺好的,
第二,I2S,cd机的一个标准,但是没有标准的连线,有人用网线端口,有人用HDMI线材和端口,声音非常好,
第三,SDIF格式,专业用的,时钟一条线,左声道一条线,右声道一条线,这个当然好,而且都是75欧姆同轴线,传输效果一级棒,这个数字传输方式,我没有见过,只听说过,
第三,AES EBU平衡线
第四,BNC同轴线spdif
第五,莲花头同轴线spdif,莲花头原则上不是用来传输数字信号的,专业上用,数字同轴的,基本都是BNC的,莲花是通用性好,其实就是技术对低端通用的妥协。
第五,usb线,最次的一档。原本是传输数据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实时传输数字音频,4根线,一根是正电源,就剩3根,还是阻抗模糊的,后期USB3.0,速度是不错,
但那是靠接收协议(电路)的提升来的。用在实时音频上,它是瓶颈。
在我看来,当一个东西稍微变化,就对音质影响很大的,那么这个东西一定是最弱的环节。
使用USB是音响技术对通用技术的妥协,很痛苦的妥协。没有一家专业音响会用USB传输信号的,火线到是很多,现在用网线的也有,
很堆料的
艾利和推IE40PRO很好听,这个耳机值得拥有
、
我听下来,最好听的耳放,还带解码,可是照片糊了,
声音可是最好了。
顺便说他们的HD800S,和我的hd600比较声场大了,中音薄了,
说明这个声音很现代,像我们听了50年的耳朵,已经弱化了,只对中音敏感了,
年轻人估计喜欢HD800,我们这个年纪就还是喜欢HD600中频为王啊,要听中频,最好的是FM收音机,你用studer的收音头,听LOVE RADIO,你就知道完美的中音,密度大,很健康,其实高低音也过得去。FM从原理上来说,是喝LP很接近的。他们一个用调频,一个用电磁,产生立体声的方式几乎一样。
原创电子的耳放,推木碗还是很好的
A2效果很好
MBL气场,声音的确很好,细节丰富,气势宏大。
这种CD就适合用晶体管的耳放了,
用电子管就辱没了他
A730全球没有几台了,还能显身手,
声音顺滑,细节一般,声场一般,廉波老矣,但比一般的CD还是远远超出的。
分体式的很多,
其实可以一个机体,内部隔开,那样还省了连接线
小不点的机器和工程师
胆机耳放
也是分体式的
好耳放
不错的播放机
大长腿和小提琴镇楼,记得调音,要多去剧院,多听听音乐会。
花那么多钱,买机器,却从来不去剧院,那是不对的。5万元的机器,换成音乐会门票,一周去一次,可以听十年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