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72|回复: 0

[科技] 硅发光了!麻省理工发明新型实用硅基LED,亮度提升近10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 0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2021-01-01 22:00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编译 | 林卓玮
编辑 | 江心白
芯东西1月1日消息,博士生Jin Xue领导的麻省理工研究团队采用正偏方法,设计出一款实用性较强的硅基LED,这款产品相较于其他用正偏法制成的硅基LED亮10倍。该团队还将新型硅基LED集成到CMOS芯片之中,并交由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在新加坡生产。
长久以来,硅尽管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相关制造工艺成熟,而且是人类使用和了解最广泛的一种材料,但由于LED的电能转换效率较低,大多数人并不看好硅在LED上的应用前景。
麻省理工研究团队采用正偏方法,并创造性地改变了LED中PN结的组合方式,成功提高了硅材料光电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硅基LED的亮度,降低了LED的制备成本。
近期,Jin Xue研究团队在IEEE国际电子器件大会上展示了这项成果,该技术在近程传感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硅材料优势:成本低、工艺成熟
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性质稳定,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主要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但始终缺席光学领域。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一款能真正投入使用的硅基LED,并将其集成在芯片之中。一旦成功,硅基LED作为一种廉价的红外线光源,能让许多现阶段难以实现的手机应用成为现实,并降低许多现有应用的制造成本。
硅基LED主要发射红外线,这样的特性使其格外适用于相机自动对焦和测距。尽管现有移动设备大多都具备上述功能,但使用的材料相较于硅要昂贵许多。
撇去硅的种种优势不谈,硅基LED的研制之路事实上却并不顺利。
二、“能隙问题”限制硅基LED发展
科学家屡屡碰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便是硅作为LED材料来讲,并不十分理想。
发光二极管(LED)由一个PN结组成,包括一个N区和一个P区。其中,N区充斥着受激的自由电子,P区则有许多带正电荷的空穴,吸引着P区的电子。随着电子冲入空穴,电子能级骤降,释放出能量差。
不同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因此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也会有差异。
氮化镓、砷化镓等常见LED材料属于直接带隙材料,其导带最小值和价带最大值具有同一电子动量,导带底的电子与价带顶的空穴可以通过辐射复合而发光,复合几率大,发光效率高。
然而,硅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导带最小值和价带最大值的动量值不同。因此,硅材料中的电子倾向于将能量转化为热,而不是光,使得硅基LED的能量转换速度和效率均低于其同类产品。
因此,只有突破能隙问题,硅基LED才有可能真正投入使用。
三、能隙问题的两大对策:硅锗合金、正偏/反偏方法
针对能隙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硅锗合金,另一种是采用正偏/反偏方法。
第一种方法即制造硅锗合金。通过改变硅晶格的形状,使其从立方结构变为六方结构,再将硅锗两种材料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可以得到直接带隙的合金。
今年早些时候,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Erik Bakkers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VLS生长纳米硅线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硅锗合金发光材料,并研制出一款能够集成到现有芯片中的硅基激光器。该团队表示,这款小小的激光器或许能在未来大幅降低数据传输的成本,并提高效率。
这不乏是一种好方法,不过制备六方结构硅材料并非易事,其晶像也难以控制。
第二种方法即正偏/反偏方法。其中反偏技术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
什么是反偏呢?其全称是反向偏置,即给PN结加反向电压,P区接电源负极,N区接电源正极。这样一来,电子无法立马和空穴复合,当电场达到临界强度后,电子加速运动,电流倍增,形成“电雪崩”。LED可以利用“雪崩”的能量发出明亮的光。不过反偏所需电压通常比标准电压高出好几倍。
与反偏相对的便是正偏。在正向偏置模式下,电子可以尽情涌流。21世纪以来,一些研究人员也对正偏技术进行了完善,让硅基LED能在1伏特电压下发光。尽管所需电压已经达到常规CMOS芯片中晶体管的水平,但这种硅基LED的亮度尚不能满足日常所需。
四、研究创新点:一种N区和P区的新型连接方法
麻省理工团队则采用了正偏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N区和P区的新型连接方法。

结语:硅基光新时代或将到来
在漫漫几十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一直试图将硅这样一个既划算又好用的材料应用到光学领域,然而苦于硅材料固有特性的限制,迟迟没有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制成硅锗合金,解决了困扰硅材料已久的能隙问题。麻省理工的这项新发明又创造性地改善了半导体材料中P区和N区的排列方法,大大提高了硅基光材料的发光效率。
尽管这些技术尚在发展中,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定距离,但今年接连取得突破,或许预示着硅基光新时代已经在地平线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21 01:11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