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分为3个部分:前言&背景,外观与拆解,主控JMS539的固件备份与刷写。
前言
17年买的2个G-Technology G-Drive移动硬盘盒,之前放了一块8T 西数HC320企业盘,因为盘已经装满,需要入手一块更大容量的盘,当下最具性价比的企业盘是西数16T,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个16T是阉割版,满血是18T,所以目光就锁定在18T盘上了。但是这个硬盘盒毕竟有些年头了,能否支持最新的18T成了问题。当时想到了升级主控固件,结果刷出问题了,后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恢复。
背景
G-Technology品牌的历史,诞生于2004年,之后通过与苹果合作在音视频创意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2009年,被日立(HGST)收购;2012年,随着日立被西部数据收购,G-Technology又来到了西部数据旗下。
跟苹果能搭边的第三方产品外观设计肯定不俗,另外就是价格不菲,先看看官方图片,主体全铝合金。
价格方面,4T容量的国外售价在$249-$348,自己先后在深水宝买的不含盘硬盘盒价格都在200左右,相对普通硬盘盒来说稍贵,但是总体做工设计绝对是物有所值。
外观与拆解
正面大大的LOGO,通电之后下方会有雾白色灯点亮。
侧面,布满了通风散热孔。
接口一览,从左到右:锁孔,USB3.0-A,FireWire火线(IEEE 1394B)x 2,DC电源口,电源开关。
背面,注意四颗硅胶减震垫和螺丝孔是独立设计,减震垫非常牢固。
标签,当时在售的版本应该都是4T的。
拆开之后
手上有2台,后来拆的另一台想起来电路板上还有一个不锈钢屏蔽罩,电路部分挡的严严实实,随手拍了一下。
全套芯片由JMicron(台湾智微)和美国LSI(2013年被博通Broadcom的前身安华高科技Avago收购)提供,SATA接口旁边的主控是智微的JMB335,USB 2.0/1394火线转SATA桥接芯片。
JMB355 eSATA+1394A/B + USB20 to SATA Host Adapter
Description
The JMB355 is single chip solution to bridge between USB 2.0 host or 1394 host and SATA device. The
highly integrated USB 2.0, 1394A/B and SATA Phys technology provides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 to
apply SATA to SATA device or USB to SATA device or 1394 to SATA device enclosure. The USB
adheres to the Mass Storage Class Bulk-Only Transport Specification. The embedded command parser
supports both ATA and ATAPI command set with LBA48 bit addressing capability. The 1394 adheres to
SBP-2 specification. And SBP-2 acceleration hardware is embedded to off-load CPU and easy firmware
control.
DataSheet文档(英文)。
USB 3.0 A口旁边的主控:智微的JMS539,USB3.0转SATA II桥接芯片。
JMS539
SuperSpeed USB to SATA II 3.0G Bridge
Description
The JMS539 is a bridge controller, which translates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etween SATA II 3.0G and
SuperSpeed USB commands. The integrated 60MIPS 8051, SATA II, Hi-Speed USB and SuperSpeed USB
technology enable users to perform SuperSpeed USB to SATA II 3.0G, applications in a signal chip.
In this chip, the Hi-Speed/SuperSpeed USB controller supports the USB Mass Storage Class Bulk-Only
DataSheet文档(英文)。
旁边还有一颗MXIC(台湾旺宏电子)的512K闪存,丝印25L5121E。
DataSheet文档(英文)。
2个FireWire火线(IEEE 1394B)接口旁边的主控是LSI的L-FW843-07,最高3口1394B控制器。
IEEE® 1394b Bilingual Three-Port Cable Transceiver/Arbiter.Description The FW843 provides the digital and analog functions needed to implement a three-port node in a cable-based IEEE 1394 network. Each of the three ports can be configured to work in data-strobe mode only (1394a-2000) by pulling the corresponding DSMO input pin to the 3.3 V supply
详细文档(英文)。
供电部分特写,电容基本都是Lelon(台湾立隆),3颗蓝色是普通的REA系列,85°/2000小时,2颗黑/金色的是低ESR/高频RXW系列,105°/7000小时,没用上日系算是小小的缺憾。
晶振特写
主板背面全貌
背面细节,几颗贴片芯片:
1颗Axelite(台湾亚瑟莱特)的AX3117,2A PWM 降压稳压器;
1颗Axelite(台湾亚瑟莱特)的AX3003,2A PWM Buck DC/DC转换器;
3颗丝印M30 SK34B硝基特;
板子的另一端,1颗MXIC 25L5121E。
电路部分结束,看看其他的。
固定硬盘的单独底座,通过螺丝和硬盘盒主体连接固定,从而让整个铝合金外壳参与散热,总体散热效果非常好,记得夏季室温30°左右的时候,8T的3.5寸盘工作温度也就40°左右。
硬盘底座下面的散热鳍片。
拿掉硬盘底座之后的样子。
LOGO后面的灯特写。
原配APD亚源科技的12V 2A电源。
原配白色USB3.0数据线,时间长了有点脏,线身非常柔软,随意弯折(当前室温13°左右)。
线身和端口特写,两头都带品牌LOGO。
原配的螺丝。
不含硬盘的净重,681g,拿在手上相当有分量。
通电状态(照片是正的,不知为什么传上来是颠倒的,压缩了一次尺寸也不行,各位将就着看)。
第三部分,固件的备份与刷写
前面提到,因为准备入手18T新硬盘,心血来潮想尝试刷机看能不能实现对新的大容量硬盘识别。
到网上搜JMS539固件更新工具,在一个国内论坛上搜到几个固件更新工具,挑了一个新一点的版本下回来就开刷了,下回来的是单exe文件,无需选择固件文件直接刷写,到最后一步提示刷写失败,因为是固件更新工具的问题更新失败了也没在意。结果在移动电源关机重启后发现设备命从"G-Drive"变成了"USB to ATA/ATAPI Bridge"。
这是另一台没有更新固件的识别信息
刷新了之后变成这样了。
设备名改了也没啥,在硬盘用完之后系统托盘安全退盘,之前退盘之后3-5秒硬盘休眠,现在不行了,试了几次都无法休眠,这才意识到固件给刷出问题了。当时的心情是一万只萌兽从心中奔过,好好的盒子非瞎折腾干啥~
然后就又到网上搜JMS539固件更新工具,费了半天的功夫才在国外见到一篇文章(链接在此),JMS539没有专门的固件刷写工具,JMicron的通用固件刷写工具名为jmicron jm2033x fw update utility,又到国外花了半天时间才找到正确的下载链接,然后找匹配的固件又是半天,没想到G-Drive这个原版固件在国外还真的有下载的地方,实在是喜出望外。
然后又在一篇台湾网友的文章(链接在此)里发现这个固件刷写工具还有一个隐藏的高级选项,其中的一个功能是备份固件。然后专门用另一台正常的G-Drive做了一次备份,跟网上下的固件做了对比,文件大小完全一致,看来网上下的固件也是没问题的,可以放心写入。
运行该工具之后,正常识别移动硬盘是这样的,如果单纯想刷入固件,只要点”Load File"选择.bin固件文件,然后点下方的Run等待写入完成即可。
附上之前刷入问题固件之后的状态。
固件版本识别为"Internal code",无法识别出正常的固件版本。
如果想要备份固件,先选择Run左边的"RD Version"(研发版本,也就是高级模式),才会出现备份等高级选项。
如果类似G-Drive外挂MXIC闪存的话,要同时勾选第三个选项“Include 4K NVRAM"(包含4K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最后一个选项”Backup Old Firmware Only"(仅备份旧固件),否则就只要勾选最后一个选项,然后点下方“Browse”选择备份固件存放位置,再点上方的"Run"按键执行。
附上固件刷写工具的论坛附件和G-Drive备份固件,同时献上国外网站上的下载链接。
专门放上国外网站的下载链接,无需M币。
https://www.usbdev.ru/?wpfb_dl=3869
https://www.usbdev.ru/?wpfb_dl=8233
另外补一下关于容量识别问题。
后来在深水宝找到一家卖DELL EMC 拆机18T西数盘的,买上运费险,回来测试(原始固件)完美识别,另外在手上的WD PR2100 双盘位NAS上测试了也能正常识别,给有需要的坛友带个路。
全文结束,感谢各位观赏。
预祝各位坛友度过一个愉快的2022春节,阖家安康,心想事成。
补充内容 (2022-2-23 17:39):
后续排查供电问题导致硬盘启动异响甚至无法启动,更换开关解决:https://www.mydigit.cn/thread-296023-1-1.html
补充内容 (2023-7-24 21:39):
G-Technology G-Drive mini(火线1394)日立2.5寸硬盘盒拆解:https://www.mydigit.cn/thread-404345-1-1.html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